刑法对侵犯商标权方面的犯罪的规定有哪些 侵犯商标权的后果有哪些 你好, 1.侵犯商标权的刑法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并处以罚款或单项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第214条销售已知金额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金额较大的,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一次或一次罚款;如果销售量巨大,惩罚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款。 第215条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监禁。控制权,应同时或分别施加。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2.对出售未售出或部分出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定罪判决 在下列情况之一中,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应根据《刑法》第214条的规定,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未遂)定罪并处罚。 : (一)未售卖带有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商品价值超过十五万元; (2)出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部分少于50,000元,但尚未出售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总价值超过150,000元。 根据商标法第214条的规定,尚未售出具有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商品价值分别达到1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和25万元以上。刑法。定罪和处以法定罚款。 如果销售量和未售商品的价值达到不同的法定罚则或两者均达到相同的法定罚则,则应在较重的罚则或相同的罚则内处以较重的罚则。 3.关于出售他人尚未生产或部分出售的他人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的信念 在下列任何情况下,出售他人未经许可伪造或伪造的注册商标,应根据《刑法》第215条的规定,对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罪定罪并处以刑罚(尝试): (1)未经他人伪造或制造的未注册商标数量超过60,000; (2)未经他人伪造并未经授权制造的两个或多个注册商标的数量超过30,000; (3)一些由他人伪造并未经授权制造的注册商标,出售的商标数量少于20,000,但未出售的商标总数超过60,000; (4)在他人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伪造或制造的两个或多个注册商标的部分销售中,售出的商标数量少于10,000,但未售出的商标总数超过30,000 希望它将帮助您希望采用 侵犯商标权罪怎么处罚 你好。 商标侵权的类型 首先,《商标法》第52条规定了五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2)出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3)伪造或制作他人的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 (4)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将替换注册商标,并将具有替换商标的商品再次投放市场。此行为也称为“反向伪造”。 (5)对他人的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其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50条规定,以下任何行为均为侵犯商标法第52条第5款规定的使用注册商标专有权的行为。 : (1)在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作为产品名称或产品装饰,从而误导公众; (2)故意提供便利的条件,例如仓储,运输,邮寄,隐瞒等,以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 第三,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商标民事纠纷案件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一条规定:商标专有权造成其他损害: (1)与其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词,在与公司字体大小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突出使用,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人误认。有关公众; (2)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注册的著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作为在另一种或不同的产品上的商标,从而误导公众,并引起该商标的注册人的利益,已知商标受到损害; (3)将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词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很容易引起相关公众的误解。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商标法》第56条规定,侵犯商标专有权的赔偿金额是侵权者在侵权过程中获得的利益,或者是侵权者在侵权过程中的侵权行为损失包括侵权人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如果难以确定涉嫌侵权人的侵权收益或侵权所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将根据侵权情况判给其最高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 如果您出售自己不知道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则可以证明该产品是您自己合法购买的,并向提供者解释,您将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中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在审理涉及商标注册人专有使用权的侵权纠纷时,人民法院的依据是《民法》第134条一般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消除障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对商标徽标以及专门用于生产侵权商品的材料,工具,设备和其他属性的民事制裁决定。罚款数额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确定。 此外,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同一侵权行为处以行政处罚,则人民法院将不再给予民事制裁。 根据上述规定,商标侵权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道歉并消除影响。 2.行政责任 《商标法》第53条规定,如果一项侵犯本法第52条所列的使用注册商标的专有权的行为引起纠纷,应通过当事方之间的协商解决;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用于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并伪造注册商标;可能会被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满意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不起诉,不履行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起诉。法院强制执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调解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2条:违反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处以最高三倍非法经营额的罚款;不能计算违法营业额的,处以罚款。10万元以内。 根据上述规定,商标侵权的行政责任主要是命令立即停止侵权,没收和销毁侵权商品以及专用于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并伪造注册商标,并可能处以罚款。 3.刑事责任 (1)假冒注册商标罪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相同种类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并处有期徒刑。处以罚款;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以下情况之一中,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刑法第213条规定的“严重情况”。假冒注册商标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或处以单一罚款: (一)违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 (二)假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二万元以上; (3)其他严重情况。 在下列其中一种情况下,属于《刑法》第213条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假冒注册商标罪: (一)违法经营额超过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15万元的; (二)假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 (3)其他严重情况 (2)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的犯罪。 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徽标,或销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徽标,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控制,并处以单一罚款;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徽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徽标,应属于《刑法》第215条规定的“严重情况”,非法制造2.出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的罪行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控制,并处以罚款或单处罚款: (1)伪造或未经许可制造或销售伪造或未经许可的注册商标数量超过20,000,或者违法经营金额超过50,000人民币,或者违法所得金额超过30,000。元; (二)伪造,未经许可制造或销售伪造或未经许可的两个或以上10,000件以上的注册商标,或者违法营业额超过30,000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20,000元; (3)其他严重情况。 在下列情况之一中,它是《刑法》第215条所规定的“特别严重”,并因非法制造或制造毒品罪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出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并处以罚款: (一)伪造,未经许可制造,销售伪造或未经许可的注册商标,数量超过十万件,或者违法经营的数额超过人民币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的数额超过15万元。元的; (2)伪造,未经许可制造,销售伪造或未经许可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注册商标的数量,或者违法营业额超过1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金额超过十万元以上的; (3)其他严重情况。 (3)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 销售数量较大的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并处以罚款;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处罚监禁和罚款。 销售已知金额为人民币50,000元以上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属于《刑法》第214条规定的“巨额”,应判处三项销售罪。假冒注册商标。不到一年的监禁或拘留,可处或一次处以罚款。 如果销售金额超过25万元,则属于《刑法》第214条规定的“巨额”,应处以七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假冒注册商标和罚款。希望它可以帮助您希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