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商标属于哪一类-假发商标取名

提问时间:2020-07-12 02:22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12 02:22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许昌的那些大佬们—瑞贝卡郑有全

许昌的那些大佬们—瑞贝卡郑有全

若寒 智慧火华

2017-07-23

范冰冰最新MV,倾情演绎瑞贝卡“假发·真我”

郑有全,河南省许昌县人,1954年生,高级经济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简历

1983-1989年任小宫工艺厂厂长

1990-1993年任许昌县发制品总厂厂长

1993-1999年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9-2001年3月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创业经历

郑有全是一位普通农民。他受过高中教育,毕业后既当过村大队干部,也当过民办教师。跟乡亲们一起参与人发买卖后没多久,读过11年书的郑有全对有关头发的生意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他注意到,只经过简单加工的头发(称为档发)交易利润很低,高额的利润都被有能力生产假发制品的韩国和日本人赚去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做假发呢?”郑有全的这一想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最终改变了许昌在发制品产业链中的地位。

1990年,时年36岁的郑有全带着手工作坊中的30多名乡亲来到县城,创办了许昌县发制品总厂。郑有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试制假发的过程自然步履艰难。在国外厂商严密封锁关键工艺技术的情况下,郑有全只能走“捷径”,从韩国发制品企业高薪“挖”来有丰富经验的韩国师傅进行产品开发。在韩国师傅的指导下,经过在简陋车间里没日没夜地反复试验,许昌县发制品总厂终于掌握了从档发到工艺发的一系列工艺和程序,并且自制了生产设备。尽管一切因陋就简,但郑有全的发制品却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郑有全开始着手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在公司创办的初期,产品全部内销,经由批发商和外经贸部门转口海外。

1993年,郑有全巧妙地“借船出海”,与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从此,瑞贝卡产品得以直接销往全球最大的假发市场———北美,并逐步在该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至2003连续3年中,瑞贝卡发制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份额分别为11.3%、12%和15.4%.即使在2004年北美发制品市场跌入“谷底”时,瑞贝卡在该市场的销售额也达到了5.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6亿元。“9.11”事件的当年,瑞贝卡在北美的业绩增长放缓,这让郑有全感受到了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于是他开始努力拓展非洲和欧洲市场。

瑞贝卡已经在非洲建立了一个销售总公司、4个分公司和一个工厂,并在当地叫响了“若波”(Noble)品牌,2004年非洲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47亿元。为了进军欧洲市场,郑有全决定与英国斯里克公司合资成立亨德尔有限公司,当年在欧洲实现销售9189万元。

1999年11月,瑞贝卡公司完成改制,2003年2月,郑有全辞去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聘任了新的总经理,2003年7月,郑有全一手创办的瑞贝卡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发制品第一股。郑有全也因此登临福布斯2004年中国富豪榜,排名第182位。

郑有全认为,在瑞贝卡各种核心能力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在研发体系建设上,公司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研队伍,完善开发设施,促进技术进步”的指导思想,坚持走“招聘与培养相结合,内引外联相结合”的科研道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设施和开发体系。

开发产品

瑞贝卡在国外引进的工艺发条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在开发出浅色号染色技术的同时,先后自主开发出了双色、间色等特种色号生产技术,目前形成了产品色号繁多,各种色号齐全的产品色彩规模,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特色号染色技术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开发和掌握的化纤发、教习头、女装假发和男装套头生产工艺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化纤发及女装假发的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完成的人发修补技术使公司色发出品率提高了6%,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公司先后研制、开发出1000多个新产品,平均每天有6~8个新产品投放市场,新产品的产值高达公司总产值的26%,使公司的出口创汇屡创新高。

社会评价

汉魏古都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河南省的许昌市,是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以民营企业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们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商海淘金创大业的比比皆是。在河南省的17个地级市中,许昌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列第5位,农民人均收入进前3位,外贸出口居第1位的辉煌业绩,有河南的“温州”之称。民营企业家们自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明星中,郑有全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郑有全,貌不惊人,1.70米的个头,瘦瘦小小的体格,不显山不露水,智慧和能力却过人。

在我国乃至世界,对于制假售假者,人们大都深恶痛绝,政府要坚决取缔。而郑有全制假售假,人们都很拥护,政府大张旗鼓地扶持,连世界好些国家和人民都张开双臂欢迎。

郑有全白手起家制假售假16年,已成为一个拥有一万名员工的集团董事长,拥有10亿资产的企业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还当选为全国十届人大代表。

郑有全制的是假发。销售的也是假发。

走深加工路子

郑有全1954年出生在许昌县小宫村。小宫村的邻村泉店村是闻名中外的人发收集集散地。这里一直有收集人发的传统。这个传统,始于1900年泉店村一个叫白锡和的商人。

那年,白锡和与一位德国商人相识。这个德国商人是做人发收购生意的。那时,欧洲和一些美洲国家,已经开始了将人发收集起来加工成假发套的行业,人们将假发戴在头上,作为一种时尚,称之为“头上时装”。德国商人拉白锡和入伙。由德国人出资金,同时提供妇女们做针线活用的针、梳头用的梳子等物品。白锡和负责组织人员游乡串村收购人发。收购人发的方法比较灵活,即可用钱买人发,也可用针和梳子等物品换人发。很快在泉店周边的十里八乡各个村庄,都可以看到收购人发的货郎。

白锡和在村里开了个名叫“德兴义”的发庄,货郎们收集的人发他统统收购,再雇人把收购来的人发理顺,然后扎成一把一把的打包外运。

泉店周边的群众看到人发收购有利可图,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把收来的人发都卖给“德兴义”发庄。使白锡和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意迅速扩展到邻县,接着又扩展到邻近的山东省和安徽省。那里的人们也将收集到的人发,卖到泉店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泉店人在外国人的指点下,又把人发按不同长度分档次扎把儿,取名为“档发”。这样,泉店又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档发集散市场,被世界人发行业誉其为“许泉发”,在国际市场销路一直很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泉店档发行业受到冲击。1979年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泉店的档发市场又活跃起来,成千上万的群众又进入了人发收购、销售行业。受过高中教育、任过民办教师,又当过大队干部、从小对人发收购加工耳濡目染的郑有全,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和一帮熟悉的伙伴一起,成立了小宫工艺毛发厂,担任厂长。

郑有全进入人发行业,尽管开始同祖祖辈辈们一样,走的是人发收购,加工成档发,通过外贸部门外销的路子,却有不同凡响的表现。

当时的小宫毛发厂,全体员工仅30人,他们靠质量和信誉打开市场,绝不准参假,全是真货。因此,郑有全毛发厂加工的档发,色泽光亮,手感柔软,耐蚀耐磨,重染着色性较好,很受青岛外贸部门的青睐。那时对外出口档发的全国只有青岛一家。郑有全的毛发厂有多少档发他们就收多少。

一年的腊月,眼看快过年了,郑有全接到青岛外贸部门急需20吨档发,要求立即发货。郑有全二话没说,立即装货。不料货车刚出村,就翻入水塘中。只是水浅,人没出事,货物全湿了。郑有全只好重新找车装货。派副厂长和一名业务员,乘着夜色,赶赴青岛。深夜11点多钟,行至通许县境内,由于雾大,司机看不清路,又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卡车,虽然车速很慢,人没伤着,机器也没损坏,但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全碎了。为了按时交货,副厂长用穿在身上的大衣当挡风玻璃,仅给司机留一个“瞭望孔”,刺骨的寒风直往驾驶室里“灌”,冻得人直打哆嗦。他们只好开一段路,下来活动活动,驱散身上寒气,又继续赶路,硬是咬着牙,直到第二天深夜把货送到。外贸部门深受感动。为此,外贸部门免费为他们更换了挡风玻璃,还特地从库存原料中拿出了20吨人发原料,让他们加工成档发再返销回来。第二年夏天,青岛外贸部门又特地让郑有全派20多人,把仓库里人发原料梳理成档发的粗加工生意给他们做。

质量和信誉,使郑有全加快了发展速度。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档发生意的不断火爆,个别档发经营者,开始在档发中弄虚作假,收其它毛发渗入人发中充当人发。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下子使许昌的档发信誉遭受损失,外商只要见是许昌的档发,坚决不收。青岛出口的档发,绝大部分靠许昌提供货源,外商拒购,青岛出口档发的生意也无法做下去,只好关闭。

此时,南方新型城市深圳,也开始了出口档发的生意。档发的经营者们蜂拥进深圳,外商趁机把价一压再压。

郑有全也带着货物来到深圳,外商一味压价,货出手就得赔钱。一连几天,郑有全茶饭不思,都在档发市场上转悠,思考着对策。终于发现了好办法。

郑有全的办法是“赔钱不赔货”。当时郑有全把拿到深圳的档发全部卖出,赔了20万元。许昌好些做档发的生意的人,都急出低价卖出。有能弥补多少是多少的心理。郑有全算了一下,依当时的行情,用这50万元的卖货款,在许昌可以收购到78万元的货。再拿到深圳卖出。虽然看是赔了20万元,但实际上却还赚回了8万元。

就这样,一些档发企业滞留深圳,盼着市场行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郑有全和他的伙伴们,却忙碌着深圳与许昌,卖货与购货之间。结果好些档发经营者,坐以待毙,亏得一塌糊涂,而郑有全还净赚了50万元,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郑有全在多次与外商谈判中,发现了奥秘。外国人低价收购经过简单加工的人发,是作为生产假发的原材料运往世界各地的,先是西欧,再是韩国和日本。这些工厂经过深加工变成发套后,利润便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原来祖祖辈辈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做的竟是用宝贵的资源换取微量外汇的买卖。高额利润都被有能力生产假发产品的外国人赚走了。

发现了这个奥秘之后,郑有全就想。许昌交通便利,原料充足,为什么不能把原料变成成品,制出自己的假发换取外汇呢?

郑有全这一想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下决心要既收又制,就是把收购来的人发原料在许昌制成假发成品,像外国人那样赚大钱。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恰在这时,国家轻纺投资公司认准了许昌县这一名扬中外的档发集散宝地,决定以巨额贷款扶持成立发制品总厂。投资公司和该县领导在当地挑选经营人才,相中了郑有全。

1990年6月,郑有全带着小宫工艺毛发厂的30名乡亲来到县城,成立了许昌县发制品总厂。

郑有全当时既无设备,又无技术。试制假发精加工的设备买不到,几十道工序无人指点,复杂的技术没人传授,制造假发成品的过程非常艰难。

制造假发,三连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郑有全以往只是在青岛一家中韩合资企业销售档发时见过这种机器,它的外形和家用缝纫机差不多,但里面有些什么零部件,一概不知。那家企业对设备和关键的工艺技术封锁严密。几经周折,聘请到了一位曾在发制品企业干过的退休师傅。退休师傅对郑有全要制出自己国家的假发来,非常支持,答应一定帮忙。只是老师傅工作期间不直接和三连机打交道,又没有多少文化,只是凭着印象和实践经验,想想画画,前后用了个把月时间才绘了三连机图纸。郑有全立即联系一家机械厂造出样机。随后,又经过20多次的反复试验和修改,终于制造出了符合制假发要求的三连机。

有了设备,还要掌握制成发制品技术才行。将档发制成假发,工艺相当复杂。仅毛发深加工过程中的脱鳞、染色就有10多道工序。郑有全和员工们以前别说没见过,连名称都没听说过。

郑有全没有被困住难倒。而是高薪聘请一名韩国师傅传授技术。这位师傅很热心,也很尽责。他是位常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毛发脱鳞、染色等工艺说得头头是道,实际效果却不是一回事。在简陋的车间里没日没夜地反复试验,经他指导造出的首批5万条工艺发条发往香港,港商张振亚却不认可。企业120万元投资一下子占压了80多万元,急得郑有全不知如何是好。

也真是郑有全运气。张振亚是位70多岁的老人,是香港乃至世界有名的发制品批发商。当张先生在深圳得知,这批货是世界最大的人发集散地许昌刚刚成立的一家发制品厂制造的,感到很新鲜,做成了意义重大。于是和郑有全取得了联系,并专程到许昌发制品厂实地考察。一看到刚刚制作的工艺发条,凭他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就知道问题出在工艺不到家上,建议郑有全另请高明。半个月后,张先生又飞抵许昌。当时郑有全等人正和新来的师傅一起不分昼夜地在车间里,反复揣摩发制品工艺的关键技术,张先生也主动加入了攻关的行列。使郑有全和他的员工们,闯过了制成假发的工艺关,掌握了从档发、色发和工艺发的一系列工艺程序。许昌发制品总厂的第一代产品制出后,张先生又欣然同意包销。事后,郑有全才知道,他们制的首批发制品货物当时并没有得到其它客户的认可,是张先生反复做工作,并降低了价格,才成交的。

郑有全非常感动,并在下一批供货中主动给张先生补偿。这样张先生和郑有全成了忘年交。后来,张先生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体力不支,退出发制品贸易圈时,还特地把郑有全和他公司推荐给了自己在美国的客户,也把自己在美国的客户一一介绍给郑有全。

郑有全曾直言不讳地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把原料变成成品,是我们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张振亚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许昌发制品总厂成立一年便收回了投资。郑有全和他的员工们随后研制出的七彩秀发问世,受到了国际市场青睐。

产品直销国外

郑有全闯过生产工艺难关后,开始成批量地生产,并着手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

那时,发制品总厂生产的产品全部内销,是经批发商转手出口海外的。这样既制约着销售渠道的畅通,又难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郑有全为了生产的产品有更好地发展,下决心把产品直接推向国际市场。当时,要把产品直接销往国外,要么是到国外办公司,要么是与外国企业合资。郑有全选择了与外商企业合资的路子。

1992年盛夏,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全结识了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鸿山。吕鸿山经营发制品生意。当得知郑有全是许昌一家发制品公司负责人时,产生了兴趣,并欣然接受邀请到许昌考察。虽然,当时的许昌县发制品总厂规模不大,生产设施也很简陋,产品的某些工艺技术还不尽人意。但吕鸿山敏锐地感觉到,这家企业后劲足,大有潜力可挖,像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宝玉,一经雕琢就会价值连城。于是,投来了同意合资的橄榄枝。此后,通过大半年的谈判,签订了协议。美方主要是强化措施,提供信息,在美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中方则主要是继续练好内功,提高产品技术质量,不断开发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1993年阳春,中美合资180万美元,在许昌创办了河南瑞贝卡发制品公司。产品通过新亚公司直接销往美国市场。也就在这一年,瑞贝卡公司获得进出口权,实现产品供需直接见面,进入了国际贸易大循环的行列。

此后,郑有全着力在提高制作假发的质量上下功夫。制假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万名员工里面,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她们热情高、干劲大、肯吃苦,但文化素质较低,接受能力不强。为使员工能保质保量掌握发制品清理、染色、制作定型等要求很高的工艺技术。郑有全先是在员工中开展岗位练兵,把制作假发的一系列工艺程序及标准要求,作为岗位练兵内容,定期进行考核。接着,开展“技术能手”比赛,把制作假发操作技巧作为技术能手比赛的重要内容。参赛员工在公司人事部门人员、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的共同裁判下进行,按照完成规定操作的时间长短和完成物件质量,综合评分,淘汰率达80%,入围的20%的员工,再进行企业理念、本岗位的工作标准和程序的闭卷测试,文武双全的才能获得“技术能手”这一荣誉称号。目前,这样的比赛已进行过10次,获得“技术能手”荣誉达900人次。这些技术能手现在成了郑有全的“宝贝疙瘩”。郑有全还注重改善员工的综合素质结构,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让人事部门的同志经常参加省内外人才交流活动,到高校考察招聘,陆续吸收各类专业人才。目前,公司大专以上学历达1200人,中专学历已近期5000人。还委托许昌学院为公司办了个学制两年的中专班,目前公司已有两个班100人在校学习,课程由学院和公司共同设置,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巧为主。郑有全经过多种途径,提高员工制作假发质量收到了成效。现在无论什么样的假发发式,只要能够开发出来,就能保质保量地制作出来。

2000年,郑有全在美国芝加哥考察发制品市场时,发现一种小辫头套。款式新颖,做工讲究,刚刚上市。郑有全眼睛一亮,敏锐感觉到这种产品很快会成为美国市场的走俏货。当即将样品寄回公司,并发来传真要求公司迅速攻关。技术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样品的不少细微之处进行了非常巧妙的改进,使其更加完美靓丽。这种小辫头套长短两种,长的由100多条小辫组成,短的多达1000多条,既要求全用手工编制,又要解决辫子蓬松度适中的问题,给人自然形成的感觉。员工们硬是凭着精湛的技能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一种假发,投入市场,竟净挣了近一个亿。

郑有全不断提高制作假发质量的同时,十分注重科研开发队伍的建设。他深知,要在国际竞争中满足消费者对发制品色彩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仅是一方面,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是另一方面,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研发队伍的建设上,郑有全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开发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的理念,走招聘与培养、内引与外联结合的路子。先后从美国、韩国等地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30多人,聘用国内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相继成立了科研开发部,技术部以及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男装发等开发研究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开发体系。

郑有全的科研开发有一个特点:根据市场选课题,依据课题定人攻关,不断开发研制产销对路的新产品。目前,公司开发出浅色技术同时,又相继自主开发出双色、间色等特种号生产技术,形成了产品色号品种多,各种色号齐全的产品色彩规模,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掌握特色号染色技术的生产企业。该公司开发的化纤发、教习头、女装假发和男装套头的工艺技术,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化纤发和女装假发的工艺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司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的人发修补技术色发出品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郑有全在此基础上又确立了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新思路,强调新产品开发要根据季节变换、地域差别同步进行。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廉”和“一品为主,多品开发;一品为主,多品开花”的开发原则。生产巩固好现有一代产品,开发研制好新一代产品,技术储备未来一代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发制品款式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公司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郑有全在科研队伍上付出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这些年来,公司已先后研制开发出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男套发块、教习头五大系列2000多个新产品。2000年以来,每天都有新产品投放市场。实现了产品由粗加工单一型向高档次、系列化的转变,顺应了世界发制品的潮流,使公司出口外汇连创新高。

郑有全制的假发在美国持续走红,引起各国记者的注意。美国《美丽时报》记者特维斯·姜、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堀江义等10多个国家20多名资深记者先后采访了郑有全,称郑有全制假发使许昌名扬世界,中国为生产假发的“世界工厂”,许昌是“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基地”。

海外媒体还着重介绍了瘦小的农民出身的郑有全制作假发的传奇经历,以及靠质量和诚信打开销路的经营策略。使世界更多从事发制品生意的商人,认识了解和熟悉了郑有全,与他下订单和合伙做生意的越来越多。郑有全的发制品很快从专销美国,发展到整个美洲和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改制上市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瑞贝卡发制品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到1997年,令郑有全没想到的是,企业的规模和黑人假发产品销量已居世界同行业首位。但他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脸色凝重。

郑有全经过这些年打拼,到多个国家发制品行业考察,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公司的这些首位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与韩国的宝洋产业制品厂、美声、高丽安娜,日本的娜格莱斯以及香港的精工公司等先进企业相比,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生意做到这个份上,郑有全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维持现状了。他心中有更大的目标,就是要尽快弥补公司与世界先进发制品企业的不足,要和先进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同等的国际竞争能力,最终赶上和超过他们。

郑有全同时心里也明镜般的清楚,要实现这个目标,原来公司的那套运作机制必须改变。走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改制上市的路子。

郑有全的瑞贝卡公司原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民营企业。经营骨干郑有全、其弟郑有志、妹妹郑桂花,还有堂兄弟表姐妹们,企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郑有全一个人说了算。靠血缘和亲情关系凝聚在一起,同甘共苦,艰苦创业。创业的初始阶段,确实收到了奇效。但要再往前发展,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完全依赖于家族式经营者个人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发展潜力十分有限。只有建立民主科学决策的内控体系,彻底改制,规范运作,才是不断发展的出路。

1999年10月,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并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整体变更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改制完成后,经过两年的规范运作,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一批新人进入公司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改善了内部构架,为谋求公司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向国家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郑有全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申请上市的过程却是如此的艰辛和坎坷。

郑有全提出上市申请时,正赶上国家股票发行体制计划指标制改为券商推荐核准制。不断有新政策出台,新上市公司在接受审核过程中,必须依据新的政策规定对上报所需的材料一遍遍补充修改和完善。证监会先是把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瑞贝卡3年来的账目进行核查,对所属成本进行核算,对数千张单据进行抽查,对银行、郑州海关、外汇管理局等部门逐一走访。后又要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对瑞贝卡在美国客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核查,工作量大得惊人。郑有全申请上市的3年多时间里,先后召开协调会达50次,140多页10多万字的招股说明书修改了17遍。900多页的申报资料补充完善制作近20次。向证监会报告辅导情况,财务数据验资和审计,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均达10次之多。募集资金项目从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定项、论证到报批也都费尽了周折。郑有全这个股市方面的门外汉,经过这些年的边学习、边实践,现炒现卖,已成了股市通。2002年9月,郑有全和公司的有关人员在中国证监会,回答了发审委委员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后,终于通过了瑞贝卡公司股票上市申请。2003年6月,郑有全等人在北京成功进了网上路演,7月10日,瑞贝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强强联手,抢占全球市场

瑞贝卡股份上市后,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平台更加广泛。2004年3月,瑞贝卡公司二届七次董事会以通讯表决方式审议通过了瑞贝卡公司与英国斯里克国际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中英合资亨得尔有限公司”的决策。斯里克公司是英国一家发制品专业销售公司,在欧洲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商业信誉。他们携手合作,将瑞贝卡公司的产品优势和斯里克公司的销售、商誉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成为瑞贝卡公司开发欧洲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非洲也向郑有全投来了橄榄枝。郑有全登陆非洲,对尼日利亚、加纳、贝宁等国逐一进行考察。他惊讶地发现,在非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竟有一个庞大的发制品市场。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城,接连几条大街和大街相连的一条条小巷,以及几乎所有的门店,全是大大小小的假发摊点。它们与满街的商贩、行人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郑有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并对产品、客户作了仔细地分析,决定在尼日利亚成立分公司,运作以西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非洲市场营销格局。并在非洲直接投资建厂,实现中高档产品中国产非洲销,低档产品当地产当地销的非洲开发路子。

出国建厂使郑有全在市场开发上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不仅能够享受当地税权、用工等多方面的优势政策,更重要的是“本土化”可以迅速扩大公司的销售区域,郑有全非洲开发一举成功,很快占领非洲低档产品市场65%的份额。

郑有全在不断扩大国外发制品消费市场的同时,注重了对国内假发消费市场的开发。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国内居民佩戴假发者主要是弥补脱发或少发的生理缺陷。现在随着求新、求美、求奇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受国外消费时尚的影响,假发也成了国内居民的“头上时装”。在哈尔滨、沈阳、西安、重庆、武汉、义乌等地发制品批发市场,郑有全的瑞贝卡公司的假发年销售总额达到600万元,并从2003年开始,每年销售收入以一百万元递增。郑有全并不满足,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断考察完善,预计今年10月瑞贝卡在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的发制品销售量成了瑞贝卡新的增长点。

假发产销量的不断增大,使得许昌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发集散地,出现了原料不足现象。郑有全为了获得足够的人发原料,先后在国内外设立了200多个收购人发站(室),把印度、泰国、越南、俄罗斯等地以及国内的人发源源不断地运到许昌,经过瑞贝卡员工们的精心加工,变成各种漂亮的“头上时装”,再销往世界各地,成了过去许昌人发行业的翻板。

随着假发产品销量需求不断增大,郑有全利用上市募集的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从原来公司占地88亩,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到2003年占地209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生产假发年产量由原来的100万套女装假发、200万条化纤发、300万条工艺发的基础上整整翻了一番。达到年产女装假发200万套、化纤发400万条、工艺发600万条。生产人员由过去的5000人,增加到近一万人。销售收益由过去年销量总额5亿元,增加到近10亿元。

打造极品企业文化

郑有全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和产品的同时,加大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他常说,“小型企业发展靠血缘,中型企业发展靠制度,大型企业发展靠文化。”

郑有全是个思路清晰,非常实际的人。他要求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从公司的点点滴滴和具体事例入手,使全公司的人员看得见,摸得着,见成效。

企业文化建设是从公司冠名“瑞贝卡”开始的。公司之所以取名“瑞贝卡”,是因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部电影的主人公叫“瑞贝卡”,长得楚楚动人,头发光泽靓丽,其美好形象深深地留在美国人和世界各地人的记忆里。

公司的标志以瑞贝卡的首位字母“R”为设计之素,寓意显而易见。“R”的上半部分看上去象人的头型,具有产品的导向性。“R”的下半部分像两条优美飘逸的发辫,具有行业的象征性。“R”的造型圆中有方,方中有圆,象征着瑞贝卡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博大胸怀。果然,瑞贝卡公司的产品投放美国市场后,很快得到认可,并以每年15%的销售量递增。接着好些国家也喜欢上瑞贝卡的产品,并不断走红。

质检部一名检验员,对郑有全儿时的伙伴送来的人发,因是董事长的老熟人,对他的人发原料,没按规定把关,更没有发现人发里掺了犀牛毛的问题,被领导发现后,这名检验员受到经济处罚和通报全公司的处理。

原料部部门经理的婶婶送来的人发,质量很差,却要求侄女按最好的人发质量价格给予收购,部门经理坚持按质量定价,她婶婶很不高兴,并拂袖而去。部门经理得罪了亲人,却避免了公司利益受损失,受到公司的通报表扬。

郑有全让收集整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同志把这两个事例放在一起,提醒公司所有人员,如何按照规定制度办事,把好方方面面的质量关。这两个事例中有答案。

印度中南部海达拉巴州的一个偏远小镇,距首都新德里3800公里。小镇虽小,却是印度有名的人发集散地。小镇气温常年偏高,夏季时达到48℃,冬季冷时也不低于30℃。天热,降温条件也极差,这里还未用上电,只有用手摇扇子降温。饮食条件也不行,有钱却难以买到可口的东西,几乎天天啃面包,要想吃顿中餐得到七八十公里外的维杰雅达市。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瑞贝卡公司采购员郑有恒等3名业务员为了公司的利益,硬是在这里安营扎寨,咬牙坚持下来,及时将收购来的一吨吨人发原料,运回许昌。

2001年8月,郑有全把来自尼日利亚拉各斯的一封信,交给了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同志。信是瑞贝卡公司驻拉各斯徐经理写来的。信中述说着在非洲这块战乱频频,充满危险土地上开拓市场的艰辛。一次他们在市中心送货的路上,突然前面出现许多荷枪实弹的警察,很快听到密集的枪声,人群四处逃窜。送货的驾驶员弃车而逃,瑞贝卡公司送货的4名同志也在惊慌中走散。几经周折才又到了一块。好在人和货物毫发未损,后来才知道当日发生了抢银行事件,当场还击毙了两人。信中说在这里办公司,还经常受到一些地痞的威胁。但大家都能一一应对,化险为夷。好在瑞贝卡的产品在这里已经打开销路。

1997年6月,重庆的广安已是酷暑难忍,瑞贝卡公司的原料员陆富恩经过数日的奔波,在该县华桥镇看好一批人发原料。他从县支行取出10万元购货款,用上衣裹好,和一客户乘车返回华桥镇时,途中遭遇歹徒抢劫。歹徒用石头重重砸在陆富恩头上,顿时鲜血直流,陆富恩为了保住现金,双手紧紧将钱抱在腹部。歹徒又用石头朝陆富恩头上砸去。包裹被打落在地,现金也散落一片,陆富恩什么也不顾,张开双臂扑上去,死死护住现金,鲜血洒了一地。歹徒没想到这人这么顽强,青天白日抢劫,害怕自身难保,只好逃之夭夭。幸亏客户和司机的帮助,及时收拢了现金并把陆富恩送到就近的医院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郑有全让人收集整理,将这些感人事迹和瑞贝卡人走过的艰辛历程,集中在一起,清楚明白地告诉所有人员,艰苦创业,流血流汗永远是瑞贝卡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

美国有位客户原来一直经营其它国家的发制品生意。见瑞贝卡公司产品走俏,改为进瑞贝卡的货。没想到做的第一批买卖便亏了本。这位客户写信给郑有全,直截了当地说了亏本的事,看能否每件产品降低0.2美元给他,保个本。郑有全通过调查了解,事实确实如此,同意了这位客户的要求。结果,这位客户成了瑞贝卡的固定客户,并每年为瑞贝卡赢得利润300多万元。

2005年5月,美国洛杉矶一客户发来传真,说收到瑞贝卡公司的一批货物因遭到水浸导致大部分包装箱和商标损坏。这虽然是船运公司的责任,郑有全知道后,立即致电对方同意无偿提供一批商标。结果这家客户也成了瑞贝卡的长期客户。

1996年春节前,瑞贝卡公司按期给芝加哥一客户发去了一批货。可春节过后那客户却一天一个电话催促说没接到货。郑有全也一次次跟青岛那家船运公司沟通情况,最终得知是那家公司将货物暂存库房,回家过年了。郑有全立即中断了与那家船运公司的委托运输业务,并向客户作了解释。客户却一点也不讲情面地说:“你们必须搞清楚,我是在和瑞贝卡公司作贸易,而不是和船运公司。”郑有全感到客户言之有理。质量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产品质量,又包括服务质量等,作为供货方,应该负责到底才是。瑞贝卡公司以此事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以后从未发生过类似问题。

郑有全常说:“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是根本”。这些年来,郑有全很注重改善公司全体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公司在新厂房不断落成的同时,对旧厂房又进行了改造,通风透光性能好,均装有空调、排气扇,夏季员工们还有茶叶、白糖、冷饮、中草药等降温物品保障。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双保合同,为重要岗位的一线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人身、医疗、养老等保险。重大节日或“厂庆日”,公司给员工发水果、酒、肉等食品。员工食堂窗明几净,桌椅干净,卫生条件好,还配有电视机,伙食品种不断出新,大家吃得很满意。郑有全还让人在办公楼前设立了“总经理”信箱,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员工家遇有喜事或丧事,公司定有领导到场,送去祝贺或吊唁慰问。员工生病住院或突遇横祸,公司会及时派人把温暖送上。这些年来,公司看望生病员工和对遭遇车祸等不测人员慰问以及对家庭非常困难的员工资助,经费达80多万元。此外,郑有全在献爱心回报社会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先后捐助抗洪抢险、家乡教育建设、资助贫困大学生、捐助残疾人事业等经费共1000多万元。这些分散起来看似很小,却都是些很有人情味的事,凝聚在一块就能起着以心换心的作用。

郑有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告诉公司所有人员,大家凝心聚力,才是瑞贝卡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郑有全把公司长期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点点滴滴火花,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观点非常鲜明的企业文化。还将其中重要内容创作成歌词谱成曲,歌名叫《瑞贝卡之歌》,作为瑞贝卡的厂歌,一并编入《员工手册》。郑有全还通过创办《瑞贝卡人》报,《瑞贝卡之声》广播站以及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途径,让员工们对企业文化的观点和实践的具体事例入脑入耳,并在实际工作中成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每当谈到这些时,郑有全都会毫不掩饰地说,瑞贝卡的假发已经享誉世界,瑞贝卡的企业文化也要融入国际贸易的大往来中才行。只有“双轮驱动”,瑞贝卡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郑有全和瑞贝卡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假发大王瑞贝卡转战国内市场

在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有不少富豪是从小行业中走出来的。小行业干出了大成就,这些富豪们的创富经必有其过人之处。崛起于中原腹地的河南许昌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有全,是发制品这个小行业的“状元”。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去年排行第182位、今年排行第268位。同多数富豪的创富经历一样,郑有全的财富故事在当地也是一个传奇。

假发是少数可以堂而皇之销售的“假”货,人的头发则是少数可以合法买卖的人体组织。在这项特殊的生意里,中国的河南许昌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从清朝末年开始,频频光顾的犹太人就把这里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发集散地。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的头发只是在本地经过简单加工,然后作为生产假发的原材料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的工厂,先是西欧,再是韩国和日本。一直到最近的十几年,这个局面才被一个叫做郑有全的河南许昌县灵井镇小宫村人改变:他在许昌建立了全世界生产规模最大、销售收入最高的发制品企业,并把河南制造的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等5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卖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工艺发和黑人假发两类产品的销量已是世界第一。

一个想法改变命运

仅仅十几年前,郑有全还是一位普通农民。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受过高中教育,因此毕业后既当过村大队干部,也当过民办教师。跟乡亲们一起参与人发买卖后没多久,读过11年书的郑有全对有关头发的生意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他注意到,只经过简单加工的头发(称为档发)交易利润很低,高额的利润都被有能力生产假发制品的韩国和日本人赚去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做假发呢?”郑有全的这一想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最终改变了许昌在发制品产业链中的地位。

1990年,时年36岁的郑有全带着手工作坊中的30多名乡亲来到县城,创办了许昌县发制品总厂。郑有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试制假发的过程自然步履艰难。在国外厂商严密封锁关键工艺技术的情况下,郑有全只能走“捷径”,从韩国发制品企业高薪“挖”来有丰富经验的韩国师傅进行产品开发。在韩国师傅的指导下,经过在简陋车间里没日没夜地反复试验,许昌县发制品总厂终于掌握了从档发到工艺发的一系列工艺和程序,并且自制了生产设备。尽管一切因陋就简,但郑有全的发制品却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借船出海产品外销

闯过生产工艺难关之后,郑有全开始着手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在公司创办的初期,产品全部内销,经由批发商和外经贸部门转口海外。1993年,郑有全巧妙地“借船出海”,与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从此,瑞贝卡产品得以直接销往全球最大的假发市场———北美,并逐步在该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至2003连续3年中,瑞贝卡发制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份额分别为11.3%、12%和15.4%.即使在2004年北美发制品市场跌入“谷底”时,瑞贝卡在该市场的销售额也达到了5.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6亿元。“9.11”事件的当年,瑞贝卡在北美的业绩增长放缓,这让郑有全感受到了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于是他开始努力拓展非洲和欧洲市场。目前瑞贝卡已经在非洲建立了一个销售总公司、4个分公司和一个工厂,并在当地叫响了“若波”(Noble)品牌,2004年非洲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47亿元。为了进军欧洲市场,去年上半年郑有全决定与英国斯里克公司合资成立亨德尔有限公司,当年在欧洲实现销售9189万元。

看好外销市场全力扩大生产

尽管全球假发市场规模不算很大,但还是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以美国为例,目前该市场的规模在4.8亿至5亿美元之间,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郑有全说,”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黑人市场,由于黑人头发长不长,他们需要假发‘遮丑’;二是白领女性市场,她们把假发当作‘头上时装’来‘扮靓’自己。“郑有全还介绍,假发消费群体原先主要是40岁左右的人群,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开始青睐这种头上装饰品了。

郑有全知道,他的竞争对手们绝不会轻易退让。韩国和日本企业在该市场上具有先入优势,比较著名的包括韩国的宝洋产业制品厂、美声、高丽安娜和日本的娜格莱斯,此外香港的精工公司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为了弥补成本上的劣势,其中一些企业已经转移到中国深圳和青岛等地进行生产。“这些公司在技术方面都比较强,而瑞贝卡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成本无法与中国厂商竞争的情况下,有些国际厂商已萌生去意,逐渐退出这一市场。”

郑有全颇为乐观地表示,“全球发制品市场正在稳步成长,而海外竞争对手却在节节退缩。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拓展市场的极好机会,我一定不会放过。”为了抓住机会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郑有全正在全力扩大生产规模。

进行股份制改造

企业大了,同许多民企一样,瑞贝卡面临着很多家族企业相同的病痛,郑有全面前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坎———放不放权?放不放钱?郑意识到,这道坎必须要迈,企业要长成大树必须由人治到法治。

1999年11月,瑞贝卡公司完成改制,2003年2月,郑有全辞去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聘任了新的总经理,2003年7月,郑有全一手创办的瑞贝卡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发制品第一股。郑有全也因此登临福布斯2004年中国富豪榜,排名第182位。

与研究机构合作解决原料自产

瑞贝卡已经在全球假发市场占据重要席位,进一步发展的资金问题也可以通过股市融资加以解决,但困扰郑有全的还有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的问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许昌原有的原材料(人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郑有全挖空心思开发国际人发市场,现在已在印度、越南、印尼等地建立起了人发收购基地,目前来自海外的人发原材料已占到35%.

随着人发原材料成本的升高,市场对化纤发制品的需求逐渐旺盛起来,但瑞贝卡目前还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化纤发原料。“人发制品比化纤发制品的价格要高3至5倍,许多消费者把假发当作时装来用,两三个月就更换一套,因此价格相对低廉的化纤发制品市场越来越大。”郑有全说,“目前瑞贝卡的产品中有70%是人发产品,30%是化纤产品,我希望在两年之内把化纤产品所占的比例提高到40%.”目前,瑞贝卡的化纤发原料主要还是从日本科尼卡龙公司进口。据郑有全透露,他的公司正在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试图解决化纤发原料自主生产的问题。

依然保持36岁时的勇气

“人才问题是我目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只有高中文化的郑有全说,“由于瑞贝卡的业务比较特殊,并且主要业务都在海外,海外市场的维护和销售网络的拓展都需要一批既懂得营销与财务管理,又懂外语的人才。但我们现在急缺这样的人才。”“我们认准了发制品这一主业,会持续不懈地消除各种障碍。”郑有全说。他花了15年的时间让瑞贝卡在国际市场分得了一杯羹。如今,他下决心要把这门头顶生意做成头等生意,就不得不像当年一样寻求新的突破。“克服这些困难只是时间问题。”52岁的郑有全依然保持着36岁时勇气。与1990年时的一无所有、孤军奋战不同,如今他拥有一家年销售额7.77亿元、利润6800万元的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身后还有一二十家在同一个城市开工的中小型假发企业———不管郑有全喜不喜欢,它们都会和瑞贝卡一起抢夺全球的市场份额。

Rebecca瑞贝卡时尚假发新品发布会-圣女贞德

修心 · 赏心 · 匠心

修心:诸子百家历史名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思。我们以现代视角对话古人,探讨修心之论、处世之道,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赏心:古今艺术精华,四时万物之美......别让日常的喧嚣损耗你对美德敏感,跟我们一起逆流而上,寻回专属于中国人的精神桃花源。

匠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旨在研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探讨人生哲理、分享生活艺术,只为传播文化,传递温暖。

一个聚百万人脉的老板圈子

老板的商业圈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记得发到你给朋友哦!

阅读原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