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参评“南京最美家庭农场” 5月22日 积极参与投票 24家候选 『最美家庭农场』 简介 【江宁区】 1.农汇谷家庭农场 1.农汇谷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依傍牛首山,紧邻云水涧,江宁区农汇谷家庭农场座落于这样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走进农汇谷,犹如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乐园,这里不仅有亭亭玉立、果香馥郁的蓝莓,还有令孩子们陶醉的拖拉机乡村体验园游玩项目,更有蓝莓采摘、垂钓烧烤体验…… 农场主张云是一位80后女青年,曾经做到某品牌服装全国总代理的她,2014年回乡创业,在父母、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张云请来专家精心规划,坚定走上了自已想要的新型农民创业路。经过走基地、学技术和多年努力,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家庭农场呈现在我们眼前。 农场占地200亩,分为蓝莓种植及采摘区、旅游休闲区、蓝莓深加工区。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蓝卉谷”,并研发出10多种产品。每年5到8月的蓝莓采摘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2.杨长根家庭农场 2.杨长根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江宁之民善田”。江宁区湖熟街道朱公村村民杨长根2013年9月成立杨长根家庭农场。农场毗邻钱家渡,水系纵横、风光旖旎。 在区、街道及社区的指导和扶持下,农场承包经营1200亩土地,科学规划,集约经营,敢于投入,走农旅结合、“互联网+”经营之路,带动一方乡亲共铸现代绿色农业之梦。 杨长根将农场划分成大米种植区、水产养殖区、稻虾混养区、垂钓区及果蔬采摘区五个区域,农场入口处设有一个公共生态停车场和一座标准的二级公共厕所,游客采摘、垂钓,都有专人引导和讲解。 目前,农场有绿色认证大米1000亩,亩产水稻1200斤,还参与每年一度的湖熟稻香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丰收的喜悦。 2018年,杨长根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借力“互联网+”,“杨长根”牌湖熟珍珠香米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3.神农家庭农场 3.神农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江宁区神农家庭农场是一家以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为主的种养结合的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场2016年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在金陵科技学院和南京市种子推广站的指导下,种植了新一代优质稻种“南粳46”。 农场推行“稻鱼共生生物种养技术”,生产的御菁粳、西山珍米、日禾香米于2018年被认证为绿色食品,打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大米品牌。 农场主李维林外出打工十几年后,于2016 年回乡创办了神农家庭农场。如今,神农家庭农场已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创建成为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南京市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李维林也荣获南京市金陵学习之星、江宁区农业农村局颁发的创业创新新农人称号。 4.太田家庭农场 4.太田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夏黑’葡萄让人直呼‘太甜了!’我们扎根江宁这块沃土精耕优质农品,旨在打造一个葡萄创意农场,”这是太田家庭农场主对“太田”商标的诠释。 太田家庭农场位于禄口街道,距禄口机场仅4公里。农场主韩做善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是南京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他和妻子王小兰经营的农场先后获得南京市示范家庭农场、江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等。 农场先后引进葡萄品种50多个,拥有葡萄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等创新技术7项,承担了南京市创意农园项目、“双百工程”项目等多个市级项目。太田葡萄多次在市葡萄评比中获得金银奖,打造了“太田”和“葡萄归谷”两个休闲农业品牌。并通过两大品牌来拓展产品经营,通过电商平台、基地+公司、订单等模式进行生产销售。 【浦口区】 5.十里家庭农场 5.十里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老山是南京的森林氧吧,老山脚下的“十里清峰”雨花茶得天独厚,从诞生起就集天地灵气,茶香氤氲,名不虚传。 “十里清峰”雨花茶出自浦口区十里清峰家庭农场。农场周边自然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茶树品种以龙井43、平阳特早茶等无性系良种为主,良种率达97%以上。周边各种绿化树木与防护林网交相呼应,林木覆盖率达80%。 近几年来,农场先后投资建设茶园生产道路500米、灌溉渠道1000米及配套涵闸泵站、建设喷滴灌等,有效提高茶园的生产基础设施,还引进川崎牌自动炒茶机、微波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等20余台套,使得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场主陶长清是浦口区星甸街道十里村人,从事茶叶生产工作10多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为农初心,积极带动了周边农户以及茶叶产业的发展。 6.邵贤豹家庭农场 6.邵贤豹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九华山下,蜜瓜田间,农场主邵贤豹正在大棚里打理蜜瓜藤蔓。刚施完肥,得把新长出的叶子摘了,果子才能得到丰富的营养。 邵贤豹是一名退伍军人,家境困难,曾是当地的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拿着借来的承包费毅然决然的在九华社区邰聂组承包了230余亩土地。 邵贤豹凭着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农场经营蔬菜品种20余个,西甜瓜品种10余个,葡萄新品种多个,真正的实现了脱贫致富。 随着邵贤豹自己的育苗技术日臻成熟,在周边农户当中享有一定的声誉,2018年1月份开始帮助周边的农户育苗。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有六个家庭农场开始进行西瓜、甜瓜、蔬菜、果树等种植生产活动,辐射带动面积在500余亩,直接创收500多万元。 7.名文家庭农场 7.名文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名文”牌大米,在浦口小有名气。农场主邵名文是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有几十年的种田经验。他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种植方针,不管是农机配备,还是良种选购,他都能先人一步。 农场自2013年成立以来,从耕田用小6匹拖挖机,插秧靠人工,发展到大中型拖拉机4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2台、各种农机配套机械十几台,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提高种植产量和品种质量,以生态发展为理念,农场采用秸杆全量还田,休耕轮作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对水稻选购优质品种“南粳46”系列,采用稻鸭共养模式,改善稻米的品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提升效益。 正是注重品质和生态,使得“名文”大米连续多年获江苏省好大米“特等奖”。 8.尹广红家庭农场 8.尹广红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浦口区尹广红家庭农场位于老山山脉以北。这里水域宽广,水草茂盛,周边方圆5公里无工厂,非常适合龙虾养殖。 小龙虾养殖对技术的要求高,多年来,农场主尹广红带领农场成员刻苦钻研技术,从种植底层水草、投放螺丝、培育水质做起,全身心投入到龙虾养殖上面。 2018年,农场引进了“黑水虻”培育项目,将“黑水虻”作为龙虾饵料,既解决了龙虾对高蛋白摄入量高的需求,又减少了养殖水源的污染,养殖的龙虾肉质饱满,全身青皮。农场同时引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幅提升智慧水产养殖方面的运行能力,带来了更高的效益。 多年的经商经验,让尹广红抓住了电商的敏感神经,目前农场线上销售模式完整、稳定。2019年还与当地知名电商“云田商城”达成合作,致力于把永宁当地优质农特产品牌推向全国。 【六合区】 9.驿马家庭农场 9.驿马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城市姑娘,放着安逸的事业单位工作不做,来到农村做起了职业农民,自称为“新农人”。她,就是六合区驿马家庭农场农场主高澜瑄,一位90后青年农场主。 从最初的简单养殖,到今天的多种经营、高精养殖;从提供普通的园艺劳务,到目前承接大型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从平面种植到立体化种植,高澜瑄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创新的现代农业中去, 带动周边80余户农民家庭年增收6000元以上。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驿马家庭农场已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水产基地是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高澜瑄也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六合区“十大创业之星”、“最美青年”等荣誉称号。 10.兄弟家庭农场 10.兄弟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六合区竹镇镇的兄弟家庭农场,你会有种置身于生态公园的感觉——碧波微漾,鱼跃鸟飞,花香扑鼻,果蔬诱人。农场四季风景如画,春到繁花竞相开,夏有百果枝头挂,秋来鱼肥垂钓忙,冬伴初雪腊味香。 拿农场主黄康的话来说,“我们本来想建农场,一不小心却建成了花园”。 黄康坚信,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在11年前创办农场的时候,黄康就邀请了南林大专业团队来做规划设计。目前,农场已形成以水产养殖为主,休闲垂钓、果蔬种植、果园套养草鸡为辅的“畜禽—沼肥—种植”模式生态休闲产业模式。 农场的水产养殖被部、省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生产企业,每一尾鱼从育苗到上桌都可溯源。 11.郝亚亭家庭农场 11.郝亚亭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郝亚亭家庭农场位于六合第二大水库山湖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农场主郝亚亭是 80后女大学生,9年前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后远嫁六合,与丈夫刘立开共同创业,2018年获评“南京市美丽家庭农场”。 农场产品以鹅、鱼、蔬菜为主,夫妻俩在生产模式上采用的是“动植物工程圈”模式,用鸡粪鸭粪喂鱼喂鹅种菜,坚持不撒农药、化肥。经营理念是“在食品安全感严重缺失的时代,只有坚持生态道路才能走得更远。” 12.仓满家庭农场 12.仓满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六合区仓满家庭农场是一家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距南京长江四桥高速龙袍出口处仅800米。 农场主许庆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朴实农民,言语间却不离“创新”二字。农场通过水稻和鸭子共生的种养模式生产“稻鸭米”,坚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和除草剂。“许庆胜”牌商标已获注册,大米在南京市评比中获得了银奖。 农场生产的黑毛猪、鹅、鸭等常年通过互联网电商、仙林直销店销售,产品还将配送到小区开启“无人销售”模式,拟在南京部分高端小区投放10台智能碾米机,现场扫码、当场碾米,让顾客吃得更新鲜。 农场还有果园、养殖场,游客在采摘、垂钓之余,可到养殖场点一只鸡、一只鹅或一头羊,现场宰杀烹饪,品尝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农家土菜。 【溧水区】 13.恒益家庭农场 13.恒益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溧水石湫西横山北麓,有一个青山秀水、良田溢绿的世外桃源。 阳春三月来踏青,可赏桃红梨白,可钓池塘鲜鱼,可挖各种野菜。盛夏的周末,那多汁的油桃、水蜜桃、香脆的翠冠梨,带给城里人无穷的采摘欢乐。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稻浪,挂满枝头的碧根果…… 时光倒退7年,眼前这550亩的坡地水田还是一片荒芜。石湫镇上长大的王芳,放下生意红火的广告公司和农副产品店,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开始了创业的梦想。 伴随着水旱风虫各种灾害侵袭,年复一年的艰辛耕耘换来了好收成,恒益家庭农场创下一天接待3000采摘客的盛况。这个“石湫女强人”不仅将农场建成“省级示范”“南京市巾帼示范”,打响了“石湫”“石湫横山”两个绿色农产品品牌,也被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我很喜欢生活在这里。空气好,满眼绿色,吃的都是自已种的养的。”站在即将竣工的农场接待中心院前,王芳说,她要以水果采摘为纽带,把乡村休闲农业旅游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创收,走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成为当地一块响亮的品牌。 14.奕同家庭农场 14.奕同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碧水氤氲、松林深秀、鸟语花香。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红色李巷”旁的奕同家庭农场,是集蓝莓、杨梅、蜜桔等特色林果种植、花卉繁育、农技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第六产业”农场。 奕同家庭农场以乡村振兴为核心,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将农场规划为生态农业种植、教学与观摩培训、休闲观光三个区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营,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南京市农业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称号。 农场以“蓝莓”为主题,开发了以“蜜百乐”为品牌的蓝莓系列产品,推广蓝莓新品种十余个。目前已建成梯田花海、智能温室、垂钓中心、田间教学等区域,是居民休闲娱乐、学工学农、接触自然的理想场所。 农场主陈奕同是一位新型职业农民、环境保护者、2009年进入农业领域投资开办生态循环农场,2013年开垦荒山种植蓝莓,十年后的今天,已成为远近知名的蓝莓专家,还通过教学推广、技术指导等形式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15.嘉丰家庭农场 15.嘉丰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溧水区嘉丰家庭农场位于溧水和凤镇,以发展优质、绿色粮油全产业链为主导产业,配套精加工、深加工以及生态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产业,致力于推进农业智慧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打造集农、科、文、旅为一体的高效示范家庭农场。 农场现流转土地559亩,配有农机165台套,以“基地+农户”模式运营,以基地为示范带动农户科学种植;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来提高粮食种植水平和产量且全程机械化操作生产。 农场主陈小建从2005年起开始从事农作物种植及销售,是溧水区知名的种粮、售粮大户,先后获得江苏省种粮大户、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称号。 16.正芳家庭农场 16.正芳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群山翠岭间犹如紫色玛瑙般的杨梅果实压满枝头,五彩缤纷般的大花月季竞相绽放……这是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杭村锗山头水库对面的正芳家庭农场。南京市溧水区正芳家庭农场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要以种植杨梅为主,农场主胡震芳带着一份“绿我荒山,富我家乡”的情怀,将这片荒山整成了一个花果满山、风景优美的农场。 农场以“原生原味,原来的杨梅"的种植理念,以绿色种植、原生态的有机种植方式,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胡震芳还开拓思路,使产品由单一的杨梅种植向多元化发展,做到鸡、鹅等种养结合。果园现有杨梅、梨子、桃子、板栗、蓝莓等,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杨梅采摘节,吸引了宁、镇、常等周边游客慕名而来,累计接待8万多人次。 【高淳区】 17.禾田坊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17.禾田坊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平坦的公路蜿蜒而上,一路风景如画,轻飘飘的云雾和金灿灿的油菜花掠窗而过,形成飘动的彩带,指引着我们来到东坝街道下坝村,这里距离高淳桠溪国际慢城不过十几分钟车程,禾田坊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就点缀在这青山绿水间。 “常年种植水稻2820多亩,油菜800多亩,还有56亩连幢大棚,光瓜果的亩产就在3万元左右。”农场主魏清介绍道。 难以想象,这里的固定工作人员不过几人,而撑起这千亩地的农场主,以前竟是个“不会拿锄头”的生意人。 魏清是高淳使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第一人,他还陆续购置旋耕机、高速插秧机……仅2018年,他就投资近800万元新建了一个育秧中心,通过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分批播种、统一秧田管理,提高了种植效率,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18.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18.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坐落在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阳江镇是“中国螃蟹之乡”,拥有固城湖螃蟹近一半的养殖面积。 围绕品牌做文章,是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发展核心。2008年,在农场成立之前,农场主张明龙就已经意识到品牌重要性,注册了“良庄优选”。 围绕质量求生存,是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发展基石,从2015年开始,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即开始建设固城湖螃蟹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已建立以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数据库,通过产品数据化推动固城湖螃蟹的差异化、品牌化销售。 围绕创新谋发展,是良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发展手段,自2009年开始,农场主张明龙即依托互联网开始电商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潦田社区农民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 19.筑梦家园家庭农场 19.筑梦家园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时值初夏,苗木进入生长旺季。漫步位于高淳区古柏街道戴家城的筑梦家园家庭农场,颇有“一林一世界”之感。筑梦家园家庭农场闯出了一条发展苗木产业,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的特色发展路子。 筑梦家园家庭农场总占地100多亩,其中苗木占地五十多亩,有桂花、樱花、紫薇、玉兰、红叶石楠、栾树、银杏、香樟等60多个品种,市场遍布全国各地。林果有桃、梨、石榴、枇杷、杨梅等,品质极佳,受到来客的一致好评。 “我们一直想要实现自己的古雅梦,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创建行业一流品牌。所以我们的家庭农场,从建筑规划到生活方式,正是这个梦的一个缩影”。农场主黄正香笑道。因为这个梦,现在农场里不仅有各种苗木林果,还有蟹塘、鱼塘、菜畦等,节假日来人络绎不绝,到此游玩、采摘、垂钓和休闲用餐。 20.青蓝蔬菜种植家庭农场 5.十里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高淳区青蓝蔬菜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毗邻国际慢城,是一家集种植、生产、销售、配送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场一直以来坚持健康、养身、优质、绿色生态的经营理念,严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关,自建农残检测室,并配有专人负责每天每批次上市蔬菜的农残检测、投入品记录等,并将检测数据同步上传至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基地全程化绿色生产。农场是南京市第一批产地产出证明示范点,作为高淳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基地,曾获得省厅多次点名表扬。 农场在早期就注册和搭建公众号和企业官网,利用互联网做有力推手,并在高淳主城区拥有自营配送门店。目前,主要为高淳区域的政企、学校、福利院等食堂和餐饮机构提供食材配送服务。 农场主杨巧云是下岗再就业的典范。2000年初,她得知各级机关工委正在大力扶持和支持青年农民创业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家乡从事农业产业。 【栖霞区】 21.徐磊家庭农场 21.徐磊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二桥下,有座70亩的桃园。春风十里,桃之夭夭,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徐磊便是这座桃园的主人。 徐磊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大学毕业之后,他义无反顾的回到农村,做起了家庭农场。 刚落脚八卦洲,徐磊也做蔬菜种植,但收效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桃子。通过请教专家并不断尝试,徐磊引进了全国各地优质的成熟品种,同时拉大树种之间的距离,让机械入田作业,并着手发展休闲采摘农业,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徐磊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利用网络销售平台的同时,还与新媒体合作,小区团购、网红直播带货等等销售新模式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道路。 22.周诚家庭农场 22.周诚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八卦洲,绿色植被多、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洲内水系纵横,一派自然的田园之色。 栖霞区周诚家庭农场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农场占地100余亩,主要经营蔬菜种植、水果种植及销售。农场主周诚是个90后,小小年纪却已经是老道的“行家”。由父亲带入行的他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在农艺方面好评无数,更是将农场经营打理得井井有条。 农场建设阳光房进行蔬果的高效育苗,并和蔬菜研究所合作培育新品种蔬菜,实施无土栽培模式。这样种植出来的蔬果品质有保证且绿色有机。 农场除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之外,建造连栋大棚,发展休闲农游,让广大市民、游客体验下田种植的乐趣。 【江北新区】 23.桃人喜家庭农场 23.桃人喜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务管理专业,曾就职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这是桃人喜家庭农场主李伟军的“前半生”,“后半生”的他,辞职回到家乡盘城街道从事农业创业。 父亲的那句“懒惰就像一根生锈的钉子,它会一直腐蚀到你的骨头里”是李伟军的座右铭。利用生态循环共生模式,李伟军探索出了一条优质安全、绿色生态、效益优良的农业新路。2017年,李伟军成立桃人喜家庭农场,精选优质品种,重视科技、巧施肥料,利用生物防治,使得桃子口感独特。 24.何文进家庭农场 24.何文进家庭农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接触种田,对何文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多年之前,与父亲从连云港而来,尝试多种养殖,最终选择稻麦油的种植。 何文进家庭农场拥有田地400多亩,目前已实现机械化种植。受制于当地土壤质量问题,何文进积极与当地政府、农业研究院、农业专家沟通,形成紧密联系。每年对土壤进行检测、改良,保证产品的质量给每一位粮食用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做到生态化种植。 在产品销路方面,凭借年轻人的灵活头脑和对新事物的敏感,除了稳定的米厂供应之外,农场还实现了网络化销售,客户可自主下单。 对于种植,何文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摄影:田松沪 刘晶 王琦 陈向俞 王伟超 丁亮 袁曦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