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晚了45天,这一中华老字号30多家招牌被迫改名_天津 北稻与苏稻围绕老字号“稻香村”的商标大战还历历在目,而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天津著名的锅巴菜品牌 " 大福来 ",又接到了沈阳 " 大福来 " 的投诉,面临 " 摘牌 " 窘境。 中华老字号,一块招牌后面是一段传奇,一尺柜台后都藏着一招绝活。它们似“中华的根”,浸润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文化中。这些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是在市场风雨中屹立起来的丰碑,其品牌蕴藏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为此,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备受关注。 老字号天津“大福来” 在天津,锅巴菜是与豆浆、老豆腐并称的早点“三大件”,而“大福来”几乎是锅巴菜的代名词。大福来锅巴菜的创始人是宋代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的第十三代子孙。曾经乾隆下江南回程中路过天津,在张掌柜的煎饼铺无意间吃到了“把煎饼撕碎,加上盐、香油、香菜,用沸水一冲”的佳肴,并御赐名为“锅巴菜”。 商标申请晚了45天 据天津大福来相关负责人介绍,1757年就已经有了大福来,1924年获得了营业执照,上世纪90年代注册了食品商标“大福来”,2002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该负责人表示,2004-2006年期间,天津大福来因为整改而忽略了餐饮商标注册的事宜。直到2007年1月19日,天津大福来提交“大福来”餐饮商标的注册申请之时,才得知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大福来酒店已于2006年12月4日申请了“大福来”餐饮商标(指定服务项目:餐馆),在申请时间上天津大福来晚了45天。 按照按照《商标法》申请在先的原则,沈阳得以初审通过。但毕竟,“大福来”这个中华老字号和在天津的知名度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于是,接下来便是双方长达6年就商标问题的交涉。 天津大福来对沈阳大福来的商标初审通过提出异议,之后在当时国家工商局下的商标评审委员会进行复审,但最后相关部门认为沈阳“大福来”的注册实属巧合,并非恶意抢注,故异议不成立,沈阳大福来酒店得以注册。 仅仅相差45天,天津大福来就与“大福来”餐饮类商标失之交臂。 不过,从2010年沈阳“大福来”餐饮商标认定之后,两家倒也相安无事,毕竟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类型的餐饮生意。 但沈阳大福来突然发起侵权投诉,天津大福来不得已在30多家加盟店的牌匾上做出修改,突出展示独有的logo和标注中华老字号企业,与沈阳大福来加以区分! 老字号商标的保护 其实国内老字号“杜康”“稻香村”“张小泉”“狗不理”等都面临着商标权归属问题,而且在持续发酵。这也反映出,中国老字号商标保护意识缺失,工商注册信息不统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