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记行之二 原创 萨堡儿 萨堡的春夏秋冬 2018-03-04 (文/萨堡儿 请点击上方关注“萨尔茨堡”公众号欣赏更多精美图文) 当我们步入殷墟遗址公园时,那块刻有“甲骨文发现地”的石碑映入眼帘。六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向参观者诉说着这个伟大的发现。 六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殷墟虽然挖掘了完整的妇好墓,通过其完美保存下来的文物,探寻窥测到商朝武丁鼎盛时期的风貌,但真正让殷墟闻名天下的还是甲骨文的发现。 殷墟遗址公园 内景 殷墟遗址公园博物馆里,解说员带领我们欣赏了七块龟腹甲甲骨文的仿制品后,指着陈列柜里那块刻有卜辞文字的牛肩胛骨说,这可是整个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卜辞完整地记载了商王准备第二天打猎,占卜行动是否顺利。她告诉我们,这块牛肩胛骨是在附近的甲骨窑穴里发现的。 最负盛名的七块龟腹甲文 从博物馆出来后步行几分钟,就可来到甲骨窑穴。这里现在变成了一个窑穴展厅。具有商朝建筑风格的展厅里面陈列的图片,详细介绍了窑穴的发现经过。 正是这个貌似平凡的洞穴,让安阳市小屯村闻名天下。这里出土的15万片甲骨以及其上刻录的文字,破译了整个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窑穴也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和“百科全书”。 发现上万枚甲骨文的窑穴遗址 谈到甲骨文,不能不提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 1898年清廷国子监大臣王懿荣因病在北京的中药铺抓药时,偶尔发现一味龙骨药材上刻有奇怪的文字。甲骨文这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由此诞生。我们永远怀念王懿荣,不仅仅他发现了甲骨文,还在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临危受命,担当团练大臣,抵抗侵略者。兵败后率夫人与长媳投河自尽,守职尽忠。我们应当向这位忠勇殉国的金石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王懿荣等著名的甲骨文专家 甲骨文起先用于商王占卜,刻字于龟腹甲与兽骨,其文字从象形,指事,会意,再到形声,转注,假借,每个创造都现实了古人的聪明智慧。 今天见到的甲骨文,绝大部分是卜辞,即商王与贞人在每次占卜时,把他们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贞人就是主持占卜的官员。商王在祭祀、战争或田猎等重大活动,或当遇到灾害,都要进行占卜。一篇完整的卜辞包括 叙辞,(时间及贞人名字);命辞:(占问的事由);占辞:(过程记录);验辞:(是否应验)。在龟甲上凿个洞,放到火中去烧灼,烧灼后龟甲沿洞口出现裂纹,贞人根据纹路猜测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商朝,贞人是高危职务,他对占卜结果终身负责。如果经常发生占卜错误,影响商王的正确施政,那么很可能会丢掉脑袋。 刻有卜辞文字的牛肩胛骨 除了用于卜辞的甲骨文,还有一些甲骨文是记录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的,比如干支表刻辞。之前学者认为干支纪年方式始于西汉,甲骨文证明了从殷商之前,以天干(甲、乙、丙、丁、戊、等等)与地支(子、丑、寅、卯、辰、等等)纪年方法已经使用,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 甲骨文 参观完宫殿遗址与王陵遗址后,我听从了出租车庞师傅的建议,抓紧时间参观设在安阳市区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离安阳高铁站不远,如果游客是搭乘高铁来安阳的,回程时把这个文字博物馆列入旅游计划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座冠于“中国”名称的国家级博物馆,外形建筑含有浓浓的殷商宫庭风韵,且具有后现代派风格,很好地演绎了远古与今天的人文对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 在文字博物馆里,我在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及秦国统一文字后的“马”字图片展览前伫立许久。甲骨文这样的象形文字,因为是靠眼睛识别,无论古今方言声韵如何变化,人群颠簸流离到那个角落,文字含义永远不变,只要文字留存,精神不灭文明不息,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原因于此。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文字(书同文),客观上保持了华夏文明的纯洁性,今天我们怎么称赞秦始皇都不为过。 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及秦国统一文字后的“马” 甲骨文以其线条挺拔,粗犷遒劲的“刀笔”特色,成为人们喜爱的书法艺术。从考古现场,我们看到许多甲骨文习刻中,含有许多疑似的笔书痕迹。那些习刻虽然模仿毛笔墨书的体态,但又具有刀刻勾勒的特征。从其他地方出土的甲骨文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对照,可以发现书写方法均不相同,显示了不同地方的书写流派。 由此推测,在远古的殷商时期,存在各种流派的毛笔书法家和刻字工匠,他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艳斗丽。也许每年在商城王宫还会进行各种隆重的笔墨书法与刀刻书法的比赛,并能评出书法大师。商王兴许会给荣获大师称号的书法家颁发奖品。 甲骨文从数千年前的那一刀精雕细刻,如苍穹中一道道灵光闪耀,天地间一簇簇火团燃烧,在中华大地上烹饪烘焙出的一道道文字盛宴,让我们品味到青铜金文的华纹丽图、篆书的凝重峻奇、隶书的清秀灵动、楷书的古朴俊秀,,,在这些盛宴的觥筹交错中,我们看到了王羲之的长袖善舞,颜真卿的低吟浅唱,赵孟頫的狂草高歌,,, 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下期公布答案)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三千年悠久的中华文明就以无懈可击的文字昭示天下。尔后,一系列地殷墟考古挖掘,开始了对一个伟大文明的大阔步历史追溯。零星记录在【尚书】【春秋】【山海经】等古典文献里的先秦神话传说中的商朝,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史太公在其巨作【史记】里那段“洹水南,殷墟上”的叙述有了坚实的依据。有图有真相的中华文明探索从周朝又向前延伸到了600年,直抵公元前十六世纪(BC1600)。 不要小看这六百年,却把欧洲的古罗马时代抛在了后面,把大部分可考的古希腊文明抛在了后面,(现在的西方文化,是以中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为基础,而意大利文艺复兴也只是继承了古希腊文明的衣钵)。 同时期世界上还存在另外两种文字,一种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BC3100-525)。可惜,在波斯铁蹄的践踏下,古埃及以及他们的文字烟飞灰灭。 我们只能到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以及大英帝国博物里的罗塞塔石碑上凭吊这种文字.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 还有一种文字就是诞生于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公元前十七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把其统治时颁布的法典,用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巴比伦先被北方的亚述国所灭。复国后的新巴比伦又被波斯人血洗殆尽。那座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被法国人挖掘后掠夺并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成为其镇馆之宝。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直接阅读以上两种古老文字。若干古埃及文字是通过并存在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希腊文破译的。古巴比伦文也是通过与古波斯文铭刻在同一个石碑而转译的。 通常说四大文明古国 ,还包括古印度文明。个人认为同时期的古印度,还是一个个分裂的原始部落城邦间的争斗,也没有文字流传,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所以,若以文字来排定文明发祥地的英雄座次,印度根本排不上号。 殷墟王陵遗址 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美国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称ORACLE CORPORATION并不含甲骨文的意思,(甲骨文英译 Oraclebone )。有好事者将这个公司翻译成“甲骨文”公司,不料该公司高层非常喜爱这个中文译名,因为可以把最现代化的数据库软件技术与中国古老的文明联系在一起,岂不是幸事。他们于1986年在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甲骨文”的计算机运用类方面的商标权,又于1996年收购了另外一家中国公司注册的网络IP类的“甲骨文”商标,并于2002年正式启用“甲骨文”作为公司产品的中文商标。 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几十年如一日,痴迷汉字,缩衣节食,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并做成“Chinese Etymology(汉字字源)”放到网上,让汉字学习者输入汉字就可查看字形,字意及其渊源。西尔斯的网站被称为线上《说文解字》,他本人也成为中国“网红”,被誉为“汉字叔叔”。 汉字叔叔西尔斯 (网络截图) 甲骨文及汉字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甲骨文项目顺利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理所当然。 现在甲骨文还成为文化创意的源代码,被衍生成为手机壳,T恤衫,电脑包及新年红包上的图案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古老的文字里,还有许多谜团待解密。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通告:欢迎鼓励全世界甲骨文研究者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破译二千多个尚未解意的甲骨文,单字奖励金额高达10万元。这是何等的豪气。 有关甲骨文的故事,还会继续被讲述被演绎。 文字博物馆前广场 西方某些学者对源于夏商周的中华文明始终抱有怀疑。甲骨文的发现,使得高度发达的商代文明“铁证如山”。近几年在浙江良渚发现的古城,距今五千年,这让我们再次阐述“中华五千年文明”有了100%的底气。在良渚出土了许多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与玉器,是否这些符号就是殷商甲骨文的先祖?我们期待着专家们更多的发掘与解答。 多年前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参观,讲解员评点古埃及文明时的眉飞色舞至今印象深刻。今天参观殷墟,相比豪不逊色。世界古代四大文明,若论宏大,古埃及第一,华夏第二,若论传承,至今唯一。打算去埃及旅游的朋友啊,奉劝你们先到殷墟走一圈,体会一下什么是文化自信。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个勇往直前的巨人,该巨人身上流淌的血液,就是由一个个方块汉字所打造,其干细胞从甲骨开始,经过木简,竹简,丝帛,纸箔一路承载,跌宕起伏,伴随文明巨人浩浩荡荡,无敌可挡。在华夏土地上,即使外族屡次入侵,无法消灭文字,也就无法铲除文化,反而被汉文字及承载的文化所同化,被巨人击倒。蒙元如此,满清皆如此。以甲骨文为基础的象形汉字,即使读字的口音不一样,但神散形不散,它永远铭刻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记忆中与血液里,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文化力量。 离开安阳,心头涌起了四个字:殷墟不朽!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建筑 本平台2017年最具人气文章榜单(前十名): 人气排序/文章题目/作者/ 10/繁华过后看本色——今日之G20主会场/远方 9/菊与刀之外,还有残虐冷酷 ——日军731部队遗址观后侧记/萨堡儿 8/品味哈尔滨,从中央大街开始/萨堡儿 7/多彩贵州之黔西南五日记行/喝咖啡的兔兔 6/多棱镜之东京箱根富士山 --爸爸妈妈及女儿眼中不同的日本本州/小咪 5/到阳朔的大榕树下寻找刘三姐踪迹/萨堡儿 4/掠影柏林城/孤山 3/走上佛坛的国王---曼谷文化中心之泰王拉玛九世主题展观后感 /萨堡儿 2/贝加尔湖~一辈子值得去一次的地方/菲儿 1/延安归来----革命圣地探访录/萨堡儿 本平台文章在“今日头条”阅读量TOP5: (数据摘自《今日头条》的“萨尔茨堡”头条号。关注本公共号即可阅读TOP5文章) 部分精彩文章回顾 殷商都城里的妇好女将军----殷墟记行之一 新年忆芳华,青春献国防 -----回忆我的十八年部队生涯 回眸金上京---探寻女真帝国初创时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