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品牌脱贫致富路 ——集体商标化隆牛肉面培育发展记 走上品牌脱贫致富路 ——集体商标化隆牛肉面培育发展记 中国市场监管新闻网 1周前 区域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区域品牌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但众所周知,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条件较多,对产地产区要求严格,并不适合某些区域品牌申请。在此,笔者以化隆牛肉面为例,介绍一下集体商标,希望给有志于打造区域品牌的人们以启示。 十万“面军”闯神州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是以农牧结合、农业为主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该自治县广大群众在政府的引导、支持和能人的带动下,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开牛肉拉面馆,逐渐创出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路子。2015年,常年在外从事“拉面经济”的人员达1.5万户1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利润18亿元,分别占青海省海东市拉面经济营业收入(108亿元)和利润(32亿元)的57.4%和56.3%。2015年该自治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575元,其中拉面经济收入占40%。 区域品牌谱新篇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食材成本上升、用工工资及铺面租金上涨,化隆牛肉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瓶颈。虽然化隆人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十几个国家开办拉面店,但真正打出化隆牛肉面品牌的仅占极少数,很多打着兰州牛肉面的牌子。随着兰州牛肉拉面被相关方面注册为商标,化隆人面临被摘招牌的风险。 品牌效应的缺失,不但降低了市场认可度,更可能危及拉面产业的生存。此外,化隆拉面行业不规范,基本为散、小、个体或家庭经营的模式,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没有标准,发展实力与行业自律力量不足,迫切需要整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化隆人首先想到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但化隆牛肉面店开在全国各地,不符合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所要求的“特定地区”这一条件,此路不通。 县原工商部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认为化隆牛肉面可以申请同为区域品牌的集体商标,以协会的名义注册化隆牛肉面,供协会成员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协会中的成员资格。这就完美地解决了化隆牛肉面“遍地开花”不能申请地理标志商标的问题。 2015年1月,化隆县有关部门向原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化隆牛肉面集体商标申请,注册项目为自助餐馆、饭店等服务。2016年12月,化隆牛肉面集体商标注册公告下发。至此,化隆拉面人终于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共商标品牌。 脱贫致富显身手 以化隆牛肉面集体商标为统领,有关方面整体规划了品牌开拓市场和产业管理升级的相关事宜:百城万店在同一时间,统一招牌统一换牌,恢复化隆牛肉面的本来面目;鼓励有条件的拉面企业做强做大,向高端餐饮进军;出台《化隆县精准扶贫“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实施方案》…… 从借牌创业到合法注册商标品牌,从曾经的“化隆造”到如今的“化隆灶”,化隆人一直创造着奇迹。在化隆牛肉面集体商标的引领下,全国271个大中型城市、数量达1.5万家的化隆拉面店被串联起来。截至2019年,超过全县总人口1/3的近11万拉面人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在南方重要节点城市覆盖率和密度率分别是100%和800米一个门店。2019年全县“拉面经济”年产值超100亿元,相比集体商标注册之前,年产值增长50%多。在已经脱贫的12万贫困人口中,有9万化隆人通过拉面产业走上了致富路。(温海星) 执行编辑:黄星蓉 编辑: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