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著名导演张以庆携新作《君紫檀》光临汉川 【下午茶】著名导演张以庆携新作《君紫檀》光临汉川 原创 汉川电视台 看汉川 2017-11-03 有料 / 有趣 / 有品 / 有心 11月1日下午,中国纪录片领军人物张以庆导演携新作——纪录片《君紫檀》来到汉川电视台开展学术展映活动。 人物介绍 张以庆,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高级记者、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 代表作包括《红地毯上的日记》、《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等。近年来在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方面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个、国家级政府一等奖3个、中国电视“金鹰奖”2个、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最高奖2个、国际大奖4个。 好的作品不是拍出来的 而是思考出来的 是以耗去一部分生命做代价换来的 ——张以庆 张以庆从事电视纪录片创作三十年,至今只出品过八部作品。 回顾每部纪录片创作的背后,张以庆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拍摄,他比喻这种历程就像跑“马拉松”,前面的40多公里都无人喝彩,只有当接近终点才能听到加油和掌声。 新作《君紫檀》是他的第九部作品,他说,或许,这将会是他的收山之作。 张以庆创作年表 1990年:《红地毯上的日记》获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 1995年:《起程,将远行》获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 1996年:《导演》获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 1997年:《舟舟的世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及最佳编导单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电影节等6项国际比赛提名奖 1999年:《英和白》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最佳音效 2004年:《幼儿园》获第四届阿拉伯半岛电视节奖、第十届上海电视节国际纪录片“白玉兰”奖、首届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视节奖和第二届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金童奖”一等奖(国家级政府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大奖 、中国电视星光奖二等奖等 6个奖项。 2010年:《前世今生》 2011年:《听禅》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提名奖、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一等奖、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评委会推荐奖 2017年:《君紫檀》完成拍摄制作,尚未公映。 当天,在汉川电视台三楼演播厅,现场展映了由张以庆导演率团队耗时三年精心打磨的纪录片《君紫檀》,这是此片在尚未公映前首次在全国县级电视台进行的展映。汉川广电系统的部分员工在现场进行了观摩。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被誉为当今制作中式古典家具第一人、民间紫檀家具巨匠——顾永琦,在振兴民艺的过程中完成对整个民族精神灵魂的再塑。纪录片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纷呈,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性。昆曲、古琴、评弹、京胡等艺术样式浑然相融,各种民间艺术手法灵光乍现。片中还有陈丹青、张永和等多位中国顶级艺术家和学者参与录制。 展映结束后,张以庆导演向在场的广电工作者分享了《君紫檀》拍摄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心得,在场的汉川广电员工也提出了自己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张以庆一一给予了耐心解答,现场频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关于“君王” 片中主人公顾永琦做出的紫檀家具,“家具”两字已经不能承载它背后的内涵。紫檀是木料中的王者,顾永琦却是这个行业的帝王,这也是片名《君紫檀》中“君”字的真正含义。 顾永琦一直处于“病态的执着”当中,他饱读诗书,从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与哲学、政治思想;他结合现代科技,自创独特工艺,解决了从古至今全世界木制家具最难解决的问题,他让传统中国紫檀家具登上了世界家具界的新高度。 在旁人看来十分成功的顾永琦却一直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治理天下的政治家。他有政治家的雄心和情怀,却无处施展政治理想,成为了他终生的遗憾,但是,紫檀家具让他找到了心力倾注之所。 在影片多处,顾先生吐露心声,对自己成就侃侃而谈的背后,是他壮志难酬的心结和不为人理解的孤独,这个时候,观众看到的紫檀巨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 张以庆: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尤其是君王。也许距离与你最近的人,心却离你最远,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比不上人与动物与器物之间的感情。 关于“通感” 艺术界泰斗王世襄称赞紫檀是“抚之逾玉、逾羊脂、逾少女肌肤。”在片中,丝绸从紫檀木上慢慢滑落、水珠在紫檀家具上滴落聚合、婴儿在紫檀桌面攀爬、少女纤细柔美的手轻轻拂过紫檀家具……让观众分明感受到紫檀木异乎寻常的光滑触感和温度。张以庆导演成功地用视觉和听觉语言将紫檀的触感传递给了观众。 甚至,片中那扬起的紫檀木屑扑面而来时,现场的观众似乎闻到了紫檀的香气,透过《君紫檀》的声画,观者都嗅得到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的气息。 这样通感的表达可遇而不可求。它通过视、听两种语言,藉此调动相关的神经,传递了其它感官的感觉,从而产生通感。 正是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整部片子的美学价值大大提升。这正是张以庆导演的用意所在,也是他的作品一脉相承的精髓———不为叙事,只为抒情。《君紫檀》这部片子不仅是在向世人展示顾永琦紫檀家具的旷世之美,更是在托物言志,传递思想。 张以庆:我想通过紫檀这个载体,拍出中国手工艺的触觉。眼前一扇门,一边是五千年,一边是十四亿,我要用顾先生和他的紫檀家具为楔子,哪怕撬开一道小口子,能够看得更宽广、更深远,足矣。 关于“素养” “被规则所排斥,但是坚持自我”。这是张以庆导演在纪录片创作中秉持的一条原则。他不再让纪录片去俗套的讲故事,而是颠覆传统的创作理念。他勇于挑战真理,主动去影响规则,打破规则。 在《君紫檀》中,他将纪录内容碎片化,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东方与西方之美相融合,他让纪录片重生,绽放出新的光彩。 张以庆导演以天马行空的创作思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将紫檀家具一丝一毫的精细、精致做了完美的呈现。 精美绝伦的紫檀器具与昆曲、古琴、评弹、京胡等传统艺术形式交相辉映,氤氲发酵,让观众渐渐沉醉于紫檀的美,沉醉于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美,让人叹服! 张以庆:人文素养高于技术素养,并非否定技术素养的重要性,而是单单就导演这个角度而言,能把握片子情怀和文化深度的只有导演。只有内心丰盈的导演才能拍出内容丰富的片子。 关于“身外之物” 顾永琦对于紫檀家具,拼进了一生的精力,而张以庆导演为了《君紫檀》,用了三年的时间,积累近1200个小时素材,又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剪辑制作出一部76分钟的导演版。这部跨越四个年头精心打磨而成的纪录片,深深的折服了现场所有观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何谓身外之物,身内之物又是如何?在张以庆导演看来,人百年之后,留在世上的,便是身外之物;而身内之物,便是那些随人一同消逝,无法留给世人的东西。 顾永琦之后,或许再无紫檀家具的巅峰,这种对于紫檀家具精益求精的追求,便是顾永琦的身内之物。而张以庆导演对纪录片的热爱与执着,何尝又不是一种身外之物呢? 张以庆导演曾说,这或许是他的最后一部纪录片了。谢幕是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我们从这部影片、这次“谢幕”,看到了张以庆导演的心。我不认为这是一部传统的、单纯的纪录片,因为他并不是在记录,而是在倾诉他的内心、倾诉他的理想、倾诉他的执着、倾诉他的孤独。 《君紫檀》:“星星还是那颗星星,白菜还是那颗白菜,案子已不是那张案子,可匠人么,却还是那颗匠心。” 张以庆:有些人摸完无动于衷,有些人摸完内心已经翻江倒海。 致敬 张以庆导演! 致敬 顾永琦先生! 致敬 《君紫檀》! (点击图片可放大;点击最上方视频,可观看详细内容。) 编辑/小汉 《对话一把手》、《党风政风热线》栏目常年征集线索,欢迎市民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四风”问题、懒政怠政现象、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进行监督发声。 点击《看汉川》首页下方“微互动”,再点击“爆料和投诉”留言,或直接在首页下方输入文字或图片、视频等。 推荐阅读 【汉川工匠】沈八军:毫厘之间见“匠心” 【下午茶】王俊琳:“羊司令”的新目标 | 汉 | 川 | 电 | 视 | 台 | 汉川最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公众平台 看汉川 知汉川 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