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丫起诉久久鸭商标侵权,我分不清了!—新驰知识产权 目前卤菜领域,除了周黑鸭和绝味之外,还有个作为鸭脖子行业的领头羊、正宗奇香派代表的久久丫。虽然周黑鸭等品牌的门店从销售规模和名气上来看,都是极其响亮的。 不过久久丫也不差,这个品牌早已家喻户晓,已经成为老百姓们休闲零食的首选,尤其是在上海、江浙等地,只要一问哪里的鸭脖子好吃,大家马上会说久久丫。 关于这个久久丫售卖的产品是否好吃,蜗牛纳没吃过也不太了解,不过吃过的几个朋友对这个品牌倒是有着不一样评价。 大体上是在异地买的久久丫产品味道没有本地的好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门店开太多了,所以创始人开始膨胀起来,不肯下功夫做好产品。 餐饮行业中,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家店的“金字招牌”。要知道在吃的方面上,大家更热衷于食品安全和美味。那么想维持这样好的品牌,肯定要有无数顾客极好的口碑。比如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包子等等,都是有了口碑之后,才能让自己的品牌被长久存留下来。 久久丫的创始人能把品牌做大到这种程度,没道理会这般自砸招牌吧? 说难吃的各位,确定自己买的是久久丫而非久久鸭吗? 怎么,久久丫难不成也有个山寨店? 蜗牛纳得说,最容易被山寨的门店不就是在餐饮业中奋斗至今的大店吗?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北京海淀法院于近日发布的案件快报。 因认为“久久丫”商标被擅用,推出久久丫品牌的浙江顶誉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顶誉公司)分别将北京凯鑫悦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雷泽吾熟食店、北京华江新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隆尧县康庄路玲玲久久鸭食品门市、邯郸市永年区城区安伟鸭脖店以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上述被告公司停止侵权、停止在提供服务或对外宣传时使用被诉商标、分别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万元至8万元不等。 原告顶誉公司称,久久丫成立于2002年10月,是源自武汉的传统美食。截至2008年底,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门店数接近1000家。顶誉公司经受让享有“久久丫”系列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经过长期的经营与宣传,已经在酱卤类肉制品、卤制豆制品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 但在最近,顶誉公司发现,上述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在店招、店内装潢、产品包装、宣传册等位置突出使用与涉诉商标近似的标识,并以顶誉公司名义销售侵权产品,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顶誉公司与上述被告之间从未建立任何合作关系,也从未授权其使用“久久丫”系列商标,前述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损害了顶誉公司的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分别提出上述诉请。 目前,海淀法院已受理了该五起案件,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久久丫和久久鸭,真是傻傻分不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久久丫开的另一家分店呢。 说起来,此前的一起关于周黑鸭的商标侵权案也和久久丫商标案一样,心大如盆的人同样也分不清正牌和山寨的区别。 不过和久久丫一案不同的地方是,山寨店没有改字直接套用了整个“周黑鸭”。 远的不说就提比较近的案例吧,北京某门店看中了“周黑鸭”这个商标,便未经“周黑鸭”商标权人授权许可,在其开设的熟食卤制品店铺的招牌、支付方式上使用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周黑鸭发现此事后,很快将其起诉至法院。 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周黑鸭公司诉北京市某酒家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未经周黑鸭商标权利人授权许可,擅自使用与涉案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侵害了周黑鸭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判令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4万余元。 从1997年创立至今,“周黑鸭”一举拿下“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等众多荣誉称号。不过“人红是非多”的周黑鸭一直有着被山寨品牌的麻烦。不仅半年内因此倒闭了117家店,并且净利还暴跌至30%。 除此之外,其他熟食卤制品店铺例如“绝味鸭脖”,也曾被侵犯过商标权并起诉山寨店。但好在发现得早,加上自己的商标保护做得很到位,因此损失没有周黑鸭那样大。 由此可见,当一个品牌店的商标出名了以后,就会有很多商家做出假冒或仿冒其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山寨他人品牌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而最常见的典型商标侵权有以下三种: 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能造成混淆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 3、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 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些商标侵权的情况呢? 蜗牛纳建议采用注册防御商标。企业可以在其主要经营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之外的其他类别里注册若干相同或近似商标,这样就能防止自己的商标被他人用到其他领域。 比如说阿里巴巴公司,为了保护“阿里巴巴”的商标,除了对核心商标进行了全类别注册,还注册了“阿里妈妈”、“阿里爷爷”、“阿里奶奶”等防御商标,为的就是避免不法商家“傍名牌”和抢注商标注册。 虽然注册防御商标所需要的费用非常多,但是一旦注册了全类别商标,别人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商标了,甚至在任何领域都不能盗用此类商标。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自己企业的权益,还可以降低品牌被山寨的风险及商标维权成本,能够有效防止其他企业恶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