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果园”商标之争,来看35类商标的重要性_注册 导读: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诉讼判决案例。种水果的海南“百果园”把开连锁专卖店深圳的“百果园”告上了法院,索赔额高达9103万元。虽说前者先注册了“百果园”的商标,却因注册类别限制,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海南百果园索赔九千万未果反交五十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不是忘记注册商标,而且注册了错误的商标类别。费心费力注册下来的商标,辛辛苦苦注册下来的商标,结果发现类别没有注册完善,宣传受阻,起诉他人还被驳回,不仅如此,还交了50万“智商税”! 2018年3月,海南百果园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起诉了深圳百果园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百果园),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9103万元。 原告海南百果园称自己是一家瓜果菜生产储运销一体的企业,在2000年注册了31类“百果园”商标,在海南知名度高。 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商标保护? 此案例真正意义上把“商品类商标”与“服务类商标”做了很详细的说明。 商标根据商品和服务共分为为45类,其中1-34类属于商品类商标,35-45属于服务类商标,而第35类商标刚好落在这两者中间位置,隶属服务性商标。其包括9大近似群组及上百个下属小项内容,它近乎可以覆盖所有行业,如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连锁加盟、商超便利店、商业服务、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策划公司、设计公司、传统企业等。 但是现实中,很多传统企业认为,自己是主营生产制造的企业,只要注册了产品类别相应的商标就可以进行宣传推广了,而第35类是服务商标,根本没有必要注册,有这种想法存在的企业,实际上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对于第35类商标,有人就说“一日不注,后悔终生”。第35类商标是一件“万能商标”,虽然说的有点过,但是对企业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就百果园来说,同样拥有“百果园”商标,同样是卖水果,但是类别不一样,就可以作为不同的商标主题。作为31类商标的拥有者的“海南百果园”,只有在产品上使用商标的权利,而作为35类的商标所有权人的“深圳百果园”,却可以在开店时便可当作店招来使用。 一般来说,企业的商标的保护都要涉及多类别或全类别注册,商标注册申请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经营范围。通俗地讲,就是公司开展什么业务,靠什么盈利。明确好经营范围后,再根据所确定的经营范围去45个商标分类中寻找相关联的类别进行注册。 在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大的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相当于拥有一把利剑,注册得当、完整的商标类别就可以在市场生存中获得良好发展。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企业,都一定要持续观望整个市场,及时对新出现的各个品牌做研究,避免商标被人抢注的风险。 编辑:张文婷 编审:张罡、周林盛 校对: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