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国外商品,中文译名被诉商标侵权?法院这样判!_碧萝芷 代购国外商品,配中文说明是商家的基本义务。然而,天津一代购商家将一款销售火爆的“网红”国外保健品名称翻译成中文时,竟遭遇了国内一家商标持有人的起诉,认为其侵犯了知识产权。 进口商品中译名“撞衫”国内注册商标名,到底是否侵权?近日法院给出了判决。 海外代购保健品,中文译名被告侵权 公开资料显示,pycnogenol,是一种提取自法国沿海松树树皮的成份,也被称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是世界范围内流行上百年的保健品,生产厂家众多。在国内,它有着一个优雅的译名:碧萝芷。 这是一个被代购带火了的海外品牌。在天猫平台,“碧萝芷”已是一个商品类目。众多淘宝商家销售的该类商品品牌不同、价格不同,但普遍用中文译名“碧萝芷”进行介绍。 然而,“碧萝芷”这个臆造的中文名称,早在2008年已被国内公司注册成为商标。2019年,碧萝芷商标持有人倍和阳光公司将一家代购销售美国GNC公司生产的Pycnogenol并将产品名称翻译成“碧萝芷”的公司——天津市北辰区橡树园电子商务中心(以下简称“橡树园”),以商标侵权诉至法院。 一方面,生产碧萝芷保健品的国外厂家众多,国内销售店铺同样众多,大家已约定俗成地将其中文名成为碧萝芷。另一方面,碧萝芷又是倍和阳光公司已经申请成功的注册商标,且其也在生产销售名为碧萝芷的产品。那么,碧萝芷这个名称究竟属于谁? (涉案商品截图 ) 与此同时,倍和阳光公司也在进行其他维权活动。倍和阳光公司自2018年12月以来,曾多次在淘宝平台提起有关涉案“碧萝芷”商标的投诉。今年5月7日,在另一起倍和阳光公司维权案,倍和阳光公司也胜诉并获得赔偿2万元。 二审认定:不是商标意义上使用 对此,橡树园不服,上诉至天津高院。近日,天津高院终审判决撤销了一审判决,驳回倍和阳光公司的起诉,认为橡树园并未侵权。 法院确认,“碧萝芷”已成为天猫平台设置的商品类目。 法院在淘宝网上进行了相关商品检索,在淘宝网检索栏输入“碧萝芷”文字后,作为检索结果出现的商品众多,且相关商品的详情中均将“碧萝芷”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法国松树皮提取物进行介绍,并将“碧萝芷”作为一种产品成分进行标注。 由此可以认定,橡树园中心没有借助“碧萝芷”商标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目的,其对“碧萝芷”文字的使用不构成商标意义上的使用。 另外,“碧萝芷”作为指代一种法国松树皮提取物的名词已在相关领域被广泛使用。在“碧萝芷”文字并未获得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情况下,其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提取物名称的识别性和认知度,明显高于其作为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海外代购如何谨防侵权? 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近年来,安耐晒、科颜氏、百利猫粮、水宝宝、哲库林等大量海外品牌在进驻中国市场前被抢注商标,也考验海外代购商家知产保护和如何避免侵权的意识。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武朝认为,本来“碧萝芷”作为中文领域的臆造词汇,并无先天性的含义,其作为商标注册用的标志具有较强的显著性。但随着相关公众习惯于用“碧萝芷”指代含有特定成分的保健品,“碧萝芷”虽然仍是原告的注册商标,但其显著性明显退化,致使其保护范围或保护强度减弱。 尽管该案代购取得胜诉,但是也提醒了广大海外代购经营者,代购海外商品需注意审查其商标、标识或者其中文译文是否与国内商标“撞车”。代购应注意合理避让,谨慎商标侵权行为,以免引发类似诉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