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正宗关公酒之一】商标之争以和为止 品牌老酒江湖再战_杨三峰 “‘关公牌’商标唯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独占享有,并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示备案。”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三峰明确表示,关于“关公牌”商标的知识产权之争已经尘埃落定,山西关公酒业将凝心聚力,重新扬帆起航。 寥寥数语,平实笃定,云淡风轻之中包含了多少创业的艰辛,也流露出再次向前的信心和决心。 商标争执已过去 握手言和共发展 “纠纷已经过去,官司也已平息,现在我们和湖北方面已经握手言和。今年7月,双方还在北京就共同致力于关公文化的传播,共同打造关公白酒品牌,让‘关公牌’、‘关公坊’共同发展、共同走出国门达成共识。”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东,是关公酒业的第一代掌门人,对此感慨万千,“冠‘关公’名,标‘关公牌’,就要对得起‘关公’的忠义仁勇、诚信英明,以前的争执已经翻篇了,现在大家要往前看,要有发展的眼光和胸怀,共同发展。” 山西关公酒业虽然已创办60年,“关公牌”也已创立30多年,但更多人听说关公酒却是因为2013年前后那场引起全国关注的品牌知识产权之争。几年过去了,靴子终于落地。双方也握手言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3年,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和湖北稻花香集团因“关公牌”商标合作经营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甚至惊动了两地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引发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一时焦点。旷日持久的官司和争执也让“关公”品牌形象深受影响,双方的产品和市场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双方都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并经过多次深入沟通,终于达成一致。 相逢一笑泯恩仇,也算是为几年前的那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专注“关公”品牌 打造百年企业 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关公故里、大运之城”的运城市稷山县城东郊,最早为1959年创办的县国营酒厂,2004年随着改革大潮,开始了体制改革,转为民企,后又不断改制、扩建、升级。如今的山西关公酒业已发展成为占地100余亩、年生产能力1500吨、有员工200余人的现代化酒厂,其中高工、总工、酿酒师、品酒师等20余人,生物科技专业本科生30余人,人才济济充满活力,成为华北地区现代化白酒生产企业的一支璀璨新秀。 关公酒业集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为运营核心、传统工艺与生物科学兼收并蓄,所产白酒坚守粮为肉、曲为骨、水为血的生态古法,不仅不忘初心让纯粮美酒天下享,更让关公文化得以四海弘扬。 “运城是关公故里,关公故里关公酒。我们要依托中国关公研究会关公文化产业促进会,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形成以关公酒业为核心,以影视、旅游为两翼,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拥有控股或参股的酒业生产公司、酒业销售公司、影视公司、旅游公司等子公司组成的股份制集团公司。”作为新的掌门人,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三峰对关公酒业未来信心满满。他说:“作为关公家乡的人,有责任有义务让关公精神传承下去,将关公文化发扬光大,也有责任将关公品牌做强做大,让关公酒业重新扬帆起航,老酒再飘香。” 近年来,虽然面临发展瓶颈,厚积薄发的山西关公酒业仍然坚持“固态发酵,清蒸二次清”古法生态工艺,倾心专注“关公”品牌,重磅打造“聚义”“忠义”“仁义”系列产品,“关公牌”系列白酒先后荣获“中国文化名酒”“中国优质白酒精品” “山西省著名商标”等荣誉,酒厂也先后获评为“山西十佳明星商办企业”“山西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行业项目样板企业”。 老酒厂新掌门 关公精神永传承 作为山西关公酒业的创立者和第一代掌门人,王文东如今已过六十,可谓是经历传奇,名声赫赫。而新掌门杨三峰却四十岁不到,叔侄两代人。但江湖无父子,能得到老掌门的认可,靠的还是硬实力。 杨三峰是山西永济人,1980年出生的他如今已在国内白酒行业打拼了二十多年。在北京读大学期间,杨三峰便开始接触白酒经销,先后在国内最为知名的多家白酒企业和大品牌任职,负责白酒营销工作,曾多年担任北京地区国内某著名白酒品牌的销售负责人,有着丰富的白酒行业营销经验。2006年,受回乡创业政策的感召,杨三峰回到山西,在汾酒集团从事产品营销,十年耕耘,十年开拓,对山西白酒行业也有了更深地了解。 虽然同在白酒行业,王文东和杨三峰之前并无交集,2016年才在朋友介绍下开始相识。短短两年间,如何放心将亲手打造的企业交给这个年轻人,王文东谈了对杨三峰最看重的几个特点:“厚道,创业意识强,对白酒酷爱,有悟性,办事能力强”,初次见面,王文东就看出这个寡言的年轻人“性格沉稳,肚子里有东西,印象深刻。” 2016年5月,杨三峰第一次正式拜访王文东,就被这个行业前辈专注和执着的精神深深感动。“当时酒厂效益并不好,但厂里环境、设备依然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大家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当时我就深受触动。” 印象很重要,关键还得靠实力。 沉稳内敛的杨三峰很少谈及多年来在白酒行业打拼积累的人脉和实力,即便要好的朋友相聚,他也是谨言慎行。但不说不代表不做,目前,杨三峰计划再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关公酒的市场推广和产品改造,酒厂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在同步进行中。按照他的计划,未来的关公酒业要推行股份制改造,让所有的关公酒业职工都参与到酒厂的管理和决策中来,要建立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共同分享发展的利益。 未来,他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维护和保持老酒厂的生产,建设新厂区,扩大再生产。要建成一座关公酒文化产业园,将关公酒业建设成一个集酒生产企业、酒文化企业和酒博物馆于一体的汉式文化产业园。“要做对得起关老爷的良心酒”“做文化名酒、信仰名酒”,扎扎实实做市场,用产品说话,做百年企业。 传承关公精神 重塑关公品牌 运城是关公故里,也是关公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关新刚先生是关公第68代嫡孙,也是关氏后裔河东研究关公文化第一人,他认为,“运城的水土养育了关公精神,由这一方水土酿造出来的关公酒,也应当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要符合关公的性格和特质,能真正担负起代表关公形象、传播关公文化的责任。” 关先生认为,要传承关公文化,让关公文化真正走出去,需要更多更好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传承关公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同时,这些企业和产品要和关公文化一脉相承,质量上确保货真价实,真材实料,包装上要符合关公文化,经营中要讲诚信,守信誉,因为关公是一个特殊的品牌形象,不同于普通的商标,经营中要信义当先,义中取利。 另外,国际性是关公品牌的一个重要特性,关公由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关羽,文学艺术中的关公,民间信仰中的关帝共同组成,是一个超时空、超民族、超国界、超信仰的国际道德偶像,目前已在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拥有广泛的信众和影响力。所以任何冠以关公品牌的商品、企业,一定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视角,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将关公文化传播好,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品和企业才能伴随着关公文化的传播不断做大做强。 “山西关公酒业前些年所经历的品牌纠纷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充分说明了品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巨大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产品过剩的时代,品牌的价值就更为凸显,可以说品牌就是企业获得市场认可的通行证,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全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郭战斌一直关注着关公酒业的发展,他认为:“关公牌是一个好品牌,具备做大做强的先天优势。关公被海内外华人广为尊崇,在民间信仰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关公都是正能量的化身和品牌形象。关公牌借助关公的品牌形象,以关公精神为核心价值,通过巧妙的品牌塑造,可以更快地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信心,产生价值共鸣。同时,通过关公酒良好的产品品质,又可以进一步传播关公形象和关公文化,实现精神、物质文明相互促进。” 关公故里关公酒,关公精神关公人。郭战斌坚信,根植于关公故里的山西关公酒业,在杨三峰这样一个既懂现代市场经营、又有关公情怀的掌门人的带领下,山西关公酒业一定可以再次扬帆起航! 关公纯粮酒,义结天下友。杨三峰表示,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山西关公酒业将继续传承关公忠义仁勇之精神,践行以诚布信、以义取利、以德树人、以仁普惠的企业使命,坚持“匠心精酿,清香淡雅”的品牌追求,坚持“固态发酵,清蒸二次清”的古法生态工艺,倾心专注“关公”品牌,重磅打造“聚义”“忠义”“仁义”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平台及跨界契合,推广和渠道同行,网络与实体并进,让关公纯粮老酒天下尽享,关公文化四海弘扬。 如今,第一代掌门人王文东已将接力棒交给更年轻更有闯劲的杨三峰。“给关公酒业五年的时间,让杨三峰会还王文东一个说法。”这是期望,也是新老掌门人的约定。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谈及未来规划,务实的杨三峰表示首先会专注于做一些具体性的工作,比如专注于组建一个好团队,建成一个具有文化旅游价值的酿造基地,建立起独特的营销团队、营销模式,最终实现从产品效益到品牌效益,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他说,这次召开关公酒财智论坛,就是山西关公酒业重塑形象、开拓市场的动员大会,要让大家重新认识关公酒业,凝聚做大做强信心和决心!明年,还将在太原、北京召开更大的关公酒财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