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此次Google新Logo及VI? 如何评价此次Google新Logo及VI? 标志情报局 2015-09-03 昨早打开Google时,有没有发现到什么不同?(当然我是说能打开的人)一只手突然从画面左下方伸出来把Logo擦掉,再用粉笔写上新的!原来Google官方宣布,从美国时间9月1日起,将使用一套全新的Logo,而本次改头换面将会是16年来改变最大的一次。 新LOGO采用无衬线字体,同时字母“G”采用四种颜色,整体更加动态。新LOGO的推出是为了更好的适用不同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电视、手表、汽车等。谷歌副总裁、产品经理塔马尔·约书亚(Tamar Yehoshua)表示,谷歌Logo和商标,它们最初的设计被用于单一台式电脑的浏览器页面,之后不断更新,以期能在无以计数的设备和不同种类的输入方式(如触屏、打字和对话)中适应无缝连接的世界。 多年来,谷歌一直在对Logo进行小幅调整。谷歌曾在Logo后面加入感叹号,并在字母G上使用绿色替代蓝色。不过,自1999年以来,谷歌Logo的基本设计没有发生太大变化。Google在其官方博客中表示,这不是Google第一次更新LOGO,也不是最后一次,不过,这是16年以来风格变化最大的一次。 2分钟看谷歌17年发展史!中文字幕 1998年 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在史丹佛大学毕业的专题中首次将成果命名为”Google”,是Google 的一个标志。 1998年8月30日 Google 创办人在参加火人祭(Burning man) 时制做的图示,也是Google 的第一个Doodle,主要是告诉大家目前人不在办公室。 1998年9月 Google 正式使用Google.com 这个网址,也向全世界使用者公开测试。 1999年5月 变化了字型,也取消了Google 后面的惊叹号,字型的选择上则是让活泼好动的Google 能也有沉稳的表现。 2010年5月 将文字的亮度调高,阴影的面积也变得更小、更清楚。 2013年9月 平面化设计开始流行,Google Logo 也搭上这波风潮,将Google 压扁处理。 为什么要换Logo? Google的官方博客里提到,在过去的17年中,他们致力于增进产品的种类、外观和带给人们的感觉,而未来也会持续这么做;从前,大家从桌上型电脑开始认识Google,现在同一天内就可以从多元的平台如APP、手机、电视、电脑甚至汽车仪表板使用Google的相关功能,输入方式也多了声控、触控等。 以下是Google更换新Logo的博客全文: 过去的17年,Google的变化很大——从我们一系列产品的推出,到它们外观和使用体验的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做出改变。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呢?曾几何时,人们只能通过台式电脑这一种设备来访问Google。如今,人们一天之内会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应用程序和设备来使用Google的产品。你期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求,Google都能给予帮助,无论是通过手机、电视、手表还是车里的仪表盘,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台式机! 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它可以反映上述现实并能向你展示Google如何通过一个小小的显示屏来施展魔法。你会发现我们已经更换了Google Logo和商标,它们最初的设计被用于单一台式电脑的浏览器页面,之后不断更新,以期能在无以计数的设备和不同种类的输入方式(如触屏、打字和对话)中适应无缝连接的世界。 这不仅仅说明你正在使用Google,也展现了Google是怎样为你服务的。例如,一些像彩色Google话筒图标的新元素可以帮助你识别并与Google进行互动,不论你正在交谈、轻击鼠标还是打字。同时,我们告别了蓝色的小“g”图标,替换为与整体标志相统一的符号。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更换Logo,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我们认为今天的更新很好的体现出了Google正在通过Search,Maps,Gmail,Chrome等产品以不同方式为你服务。我们认为这次的Google Logo非常棒(简单、整洁、多彩、友好),当然,做出这些改动不单单是为了Google的今天,更是为了迎接Google美好的明天。 不久之后,你就可以看到新设计遍布于我们不同的产品。希望你能喜欢这种改变! Google标志:logo内容并没有变化,依然是Google几个字,但新logo字体经过重新设计,采用了无衬线风格,字体更加圆滑、现代,同时展现了一种简约、友好、平易近人的风格。字体进行了不断的测试以检验其易读性,争取最大限度的完美。 Google动态点:这是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移动的状态标识,它指示出谷歌当前正在为你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也见证了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时刻。 Google G:Google G是由谷歌的原LOGO衍生而来,但增加了其视觉效果,因为它不必再向以前一样和其他字母挤在一起。和其他产品的设计方法相同,这次相对圆润的设计让字母的圆形部分和交叉部分良好地融合,呈现优雅的视觉效果。色彩部分仍沿用了原有的几个色调,并且按易读的顺序排列。 如何评价此次Google新Logo及VI? 知乎作者:Linkzero Tsang 在Google Design上关于此次换标的文章上其实已经对整个设计有较为详细的展示。按照我的理解,这次Google换标其实不仅是更换Logotype, 而算是一次VI重设计——虽然可能程度并不想当“颠覆”。 如官方文章所介绍,这次的新标志实际上有三个主要元素——Google 的文字标识(Logotype)、四色动态圆点以及Google G “1, The Elements一节”。 新Logotype上使用了新设计的专属字体 Google Product Sans. 这款字体是较为典型的几何无衬线体,结合 Google 惯用的四色,还是较有亲和力的——这或许是另外有答主提到“感觉很幼齿”的原因之一吧。几何无衬线体相对原来使用的衬线体 Catull 自然更有“简洁、现代”之感,而对于一家已成立十多年的科技公司而言,从以往使用的衬线体换为无衬线体,或者也有种更新形象的意味。虽然“无衬线体=新”、“衬线体=旧”这样的认知未免有些刻板印象,但亦无可厚非。而新Logotype在小字号下的可辨认性相对较好(Catull 作为保持一定书法痕迹的衬线字体,横向笔画会偏细),这使得其在功能性上面更有优势,而这点亦是 Google Design 那篇文章提到过的。 Google Product Sans 这款字体目前并未有太多样张,仅能从 Google Design 文中 Typography 一节的演示动画中窥见一些特征。如上文所提到,这是一款几何无衬线体,不过从使用双层小写 a 这一点来看(动画中还特地演示了这一特征),可能也会在一些长文本场合中出现——毕竟双层 a 的易认性相对单层 a 较好。从演示页面中不多的文字样本来看,这款字体算是不过不失,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征。根据官方描述,该字体有若干 OpenType 功能,除了拉丁字母,亦覆盖有希腊字母和西里尔字母——这对于一款“现代”的字体来说,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了。有了这款定制字体,也意味着先前在 Google 各子服务中 Roboto 和 Open Sans 混用的情况应该会得以改变。 至于 Google G 这个图标,感觉也是中规中矩、没有太过突出的地方。相当几何化的平面构成、视觉修正、并针对小尺寸的显示而比 logotype 中的 G 具有更大的字重。这些都是一个经过严谨设计的标志会有的因素了。不过,生成动画中关于将颜色构成用以引导视线的那部分还是挺有趣的。将四种颜色用到这个 G 上也是对应了 “A compact version of the Google logo” 这个设计目的,不过,我对于小尺寸下四种颜色的区别还是略有疑虑,蓝色和绿色在小尺寸下感觉已混在一起了。 四种标志色的动态圆点是我比较喜欢的部分。虽说用圆点动画表示状态这个做法谈不上太有独创性,微软在 Windows 8 中也是使用了圆点链来表示载入。不过,对一个作为标志的东西赋予功能性还是比较有趣的做法,而且根据 Google Design 上的演示,还有多种状态的区分。 除了上面这些,此次更新 VI(嗯,我觉得比起“换标”还是用这个说法比较好)较为着重的应该就是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尺寸秩序了(原文中使用了 system 这个词)。譬如,产品图标的尺寸被确定为 logotype 的 x-height 的三倍(估计 x-height 和 em box 的高度也有一个比较“整”的数量关系,以便于换算字号与图标尺寸之间的关系)。当然,这对于一个严谨的 VI 系统也是正常不过的要求了。 另外,亦提到新 Logo 有助于处于低带宽环境的用户更快速地载入页面,因为新 Logo 的图像体积大大减少——得益于一个基于 SVG 来生成不同尺寸场合下使用图像的新系统。大概,比 Catull 更简单的形状亦有些许帮助吧。 要总结的话——虽然在形体上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使用 Catull 的原 logo, 不过这次 VI 更新对于统一 Google 旗下子服务还是有益处的,而且 Motion Dots 的加入亦有别于传统的 logo. 若仅从 Logo 本身好不好看来评价这次换标,未免也略简单粗暴了些。 最后在来个官方制作的小动画,擦掉了旧版的LOGO,再画上这个新版的~ 档案上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