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伪造注册商标罪,是指在没有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违反国家商标管理规定,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该商标相同商标的行为。情况很严重。二,构成要件:(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和单位,即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伪造他人的注册商标,符合犯罪标准。(二)犯罪的对象是他人的合法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令;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和牟利的。过失并不构成该罪行。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者实施了刑法禁止的假冒商标,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213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者的许可,不得在同一产品上使用该产品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将受到有期徒刑或拘役,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并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本条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对该单位处以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照本节每条的规定受到处罚。 商标侵权犯罪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徽标或销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徽标均构成伪造注册商标罪。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假冒注册商标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2.犯罪者客观地执行了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另一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即,商标是相同的,并且使用商标的产品是相同类型的。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怀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提起诉讼:(一)违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 (二)假冒两个或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额为3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0000元以上; (三)其他严重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特别严重的情节”:(一)违法营业额超过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15万元的; (2)假冒两个或多个注册商标是非法的营业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 (3)其他情况。完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下列有期徒刑或拘留,可处以罚款或单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带有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行为】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如果销售金额较大的,处以不超过十年的徒刑。超过三年或拘留,也应处以罚款。单次罚款;销售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 商标侵权是不是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啊? 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你好!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产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行为构成犯罪,除赔偿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徽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徽标均构成犯罪,除赔偿侵权者的损失外,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出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即构成犯罪。除赔偿侵权人的损失外,还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民国刑法 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罚款或单项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法律的具体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22日 第1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下列情况之一中,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刑法第213条规定的“严重情况”假冒注册商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下罚款: (一)违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 (二)假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二万元以上; (3)其他严重情况。 在下列情况之一中,属于《刑法》第213条,并且是“特别严重的”,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和有期徒刑。假冒注册商标: (一)违法经营额超过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15万元的; (二)假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 (3)其他严重情况。 《刑法》第213条所定义的第8条“相同商标”是指该商标与假冒注册商标相同,或者在视觉上与假冒注册商标没有明显区别。商标误导公众。 《刑法》第213条规定的“使用”是指在商品,产品包装或容器,产品手册,商品贸易文件中使用注册商标或假冒注册商标,或使用注册商标或假冒商品其中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展览和其他商业活动。 第十二条本解释中的“非法营业额”是指侵权者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出售侵权产品的价值是根据实际销售价格计算的。制造,存储,运输和未售出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是根据已确定的侵权产品的标价或实际平均售价计算的。侵权产品没有价格或者无法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应当按照侵权产品的中间市场价格计算。如果 屡次侵犯知识产权而没有给予行政处理或刑事处罚,则应累计计算违法经营量,非法收入或销售量。 本解释的第3条中指定的“件”是具有完整商标设计的商标。 第十三条如果《刑法》第213条规定的伪造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构成犯罪,则应遵守《刑法》第213条的规定,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定罪并处罚。 如果您犯了《刑法》第213条所规定的伪造注册商标的罪行,并出售已知伪造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并构成犯罪,则应处以罚款。几项罪行。 第15条对执行《刑法》第213至219条规定的行为的单位,应根据本解释中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三重定罪和量刑标准,对其定罪和判刑。 第16条知道他人侵犯了知识产权,并向他们提供了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书,许可证,或为生产,营业场所,运输,存储,代理提供便利条件进出口等3.帮助的人被当做是侵犯知识产权的帮凶。 第17条先前发布的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有关的司法解释与该解释不一致,在实施该解释后将不再适用。 第214条[销售带有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犯罪]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如果销售金额较大,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应分别处罚或分别处罚巨额销售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法律具体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28日通过) 第2条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巨额”。该罪行被判处不超过三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或一次罚款。 如果销售金额超过25万元,则属于《刑法》第214条规定的“巨额”,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售假冒注册商标。和罚款。 第9条《刑法》第214条规定的“销售金额”是指出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后获得和应得的所有非法收入。 在下列任何情况下,应视为《刑法》第214条所规定的“明知”: (1)知道其所出售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已被更改,交换或涵盖; (2)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而受到行政处罚或承担民事责任,并已出售相同种类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人; (3)伪造或更改商标注册人的授权文件,或知道该文件已被伪造或更改; (4)在其他情况下,您知道或应该知道产品是假冒注册商标。 第215条[非法制造和销售非法生产的注册商标的犯罪]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应予处罚。三年来下列有期徒刑,拘留或控制,应处以罚款或单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法律具体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28日通过) 如果您可以提供更多信息,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