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杜商标律师-金杜商标代理人笔试题

提问时间:2020-07-05 10:20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05 10:20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从金杜到中伦:我的24小时竞聘之路

作者:Ciara

7月17日,周一,北京,暴雨。

8:10 家中

原本精心筹划行程满满的面试安排,天公却不作美。洗漱、化妆、着装,一切看似与往日出门无异的日常,在今天变得欣喜而谨慎,生怕在哪一环节出错,想拿出最好的形象和状态面对合伙人,然而北京的天气却不那么配合。望着窗外的滂沱大雨,早起的亢奋瞬间化为浅浅的忧虑。看来今天注定是“淋漓尽致”的一天啊,既然天不时地不利,愿能人合吧。

9:30 出租车

从东郊民巷去往环球金融中心的路上,我惶恐难安,不是害怕面对竞争激烈的红圈所笔面试,而是担心自己能否在恶劣天气中按照安排的时间如约而至。回想起上周四在回家的火车上匆忙投出的简历,没想到第二天就分别接到了金杜和中伦律所的电话。

在确认面试时间时,我特意安排在了一天,本想在精神高度集中的一天高效地完成两家应聘,却忽略了意外情况发生可能随时导致紧凑行程的崩盘。

10:15 金杜律师事务所

顶着暴雨,挽起裤脚,终于赶在约定时间的尾巴进入金杜律所。

繁忙的周一清晨,律师们早已开启战斗模式,穿过人影奔忙的办公室,我被安排在会议室稍作休息。旁边三五个看似校园学生样貌的女孩子,在马不停蹄地码字。

不会是竞聘者在电脑答题吧,斜眼一看,在一摞厚厚的资料上放着一本草稿纸,“中国政法大学”几个字映入眼帘,这定是一起进来应聘的实习生了。看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且胸有成竹啊,我不禁心里一慌。

10:45 金杜律师事务所

等待半个小时有余,还没有律师来“认领”我,真是坐如针毡。照她们电脑答题的趋势,估计下午两点的中伦场要凉了。

于是我从邮件里迅速找到中伦HR的联系方式,发短信表示意外状况能否另约时间的请求。刚说明完特殊情况,一位男律师就将我带走了。

11:00 金杜二层会议室

金杜二层的艺术中心,充满了精致典雅的艺术气息。穿过紧凑的办公区进入会议室,惊喜的发现等待我的考核是合伙人直接面试。

一位美丽高挑的合伙人笑着让我坐下,温暖的笑容顿时让我紧张的心情轻松许多,同面还有她团队的另外两个律师。从自我介绍开始,合伙人会询问一些基本信息,如毕业院校,实习经历,家庭情况等等。

在给我充分表达空间的同时,她会就着我给出的信息细节继续追问,比如研究生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实习经历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学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实习期间关注的民商法热点问题有哪些,对哪些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如何看待法律检索等等。

这些问题都不是合伙人凭空抛出的,而是她根据我回答的内容,挑出她个人感兴趣或者与自己执业领域相关的点,或想了解我身上是不是有她期待的品质进行有关联性和针对性的发问。

在这种紧张氛围下,我需要迅速地回想起自己读过的学过的以及做过的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在大脑里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组合的同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内容真实、条理清晰、态度诚恳,是我想尽力展示出的形象,在回答中我不 断地暗示自己要沉着,不慌不忙。

随后,男律师接着对我进行专业知识的考察。两道股东抽逃出资的案例,虽然案情复杂,但在他的讲述和引导下,我迅速梳理案情,确定法律关系,回忆相应的法律规定,并作出分析和解决措施。

及时捕捉律师的反应可以让我有效地判断出回答方向是否正确,如果律师继续追问,通常是所作出的回答没有令其满意,或者是回答的点不是那么确切,如果针对回答不再继续提问,那可能是已经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

40分钟过后,面试结束了,对方的肯定让我喜出望外,同时也心存疑惑,仅仅如此短暂的面试就结束了吗?

11:45 WFC

连绵的大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WFC大楼的活力,随着午餐时间被年轻人的蜂拥而唤醒。在人潮涌动的低层穿梭,细密的大雨和紧迫的时间使我不得不决定在快餐店吃个简餐,随后便冒着雨踩着水直奔SK大厦而去。国贸附件林立的高楼建筑虽然不如上海陆家嘴楼群那样富有浓重的现代化气息,但因地处首都最核心的位置,在商业氛围中多了一份厚重感。

14:00 中伦律师事务所

相较于金杜简洁明快的风格,中伦律所按地域划分会议室的设计带有一份神秘感。

我与另外两个应聘者在HR的带领下进入会议室进行两个半小时的笔试考核,随同试卷一起发下来的,还有基础信息表和职业性格测试单。笔试的题型也是大家熟知的中英翻译以及案例分析,英译汉是关于抵押的法律条文,汉译英是一份房屋租赁合同。

拿到题目看到大量占用四五行的长句,瞬间想到要使大量嵌套的复杂从句变成中文,往往需要切分,让长句变短句,最关键的是主语或宾语从句的还原。再结合平时学习公司法、合同法英文版积累的法律英语固定句型,加上租赁、抵押等关键词的翻译,也能把核心意思表达出来。

虽不能达到完整准确地还原合同文本,但也能将主旨意思大致翻译出来。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房屋多重卖卖的案例分析,案情和题目很简单,每小问考核的法律知识也很明确,只要根据基础的合同法规定,另结合程序法如证据的证明力,在表达上注意答题规范形式及句式的连接,基本就可以解决。

16:30 中伦律师事务所

交完试卷,HR将我带入新的会议室。

这一轮是HR面试,比起合伙人更专业、更烧脑的问题,HR面试更轻松,主要是更面对面地了解个人的经历、性格、谈吐及能力。

针对简历上他感兴趣的点,会根据我的回答做标记,我猜应该是加分项或者留下印象的记录。面带微笑,谦虚谨慎,表达清晰,精神饱满,做到这四点,我觉得基本就取得HR的认可了。

17:00 国贸

整整下了一天的雨,终于在傍晚时候放晴。

离开中伦所,随即收到金杜律师发来的邮件,是为了进一步考核我的案例分析能力,24小时内完成一道案例分析题。

本以为走出大楼能结束神经紧张的一天,没想到战斗未完待续。

想到明天还有一天的会议,便立马急匆匆赶回家打开电脑,进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

22:00 家里

一道案情简单关于确认股东是否抽逃出资,追究股东连带责任的案例,律师给出7个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分两小问回答救济途径和免责事由,分别考核程序法和实体法。

经独立思考并与好友磋探讨后,在大家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共梳理出5个方面的免责事由,再三检查后发送给对方,这才使紧张的头脑慢慢放松下来。

回想着安排紧凑的一天,真是刺激得意犹未尽。

次日10:00 单位

第二天便收到了中伦律所的电话,安排次日进行房地产诉讼部合伙人的面试。

轻松的时光还没来得及享受,又要投入下一场面试的准备中。

鉴于金杜商事诉讼专业面试的经验,我立马查找了一些有关房产纠纷的素材,开始疯狂恶补模式,希望在第二天面对面案例分析能答得更好。

(摄于中伦律所)

隔日10:15 中伦律师事务所

再次来到SK大厦来到中伦,先前的紧张和欣喜感消失了,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和淡定。这一次我看到更多的竞争者在等候,看来求职者之多,岗位之稀缺,还真是一环都不能松懈。

接着一位女合伙人把我接入会议室,她同样目光温柔,气质优雅。相较于金杜抛开简历让面试者自由发挥自主展示的模式,中伦的面试选择简历提问的方式。

同样是对基本信息的关注,这位合伙人更关注细节,如家庭情况,实习工作,甚至个人爱好,问的更全面也更细致,想从各方面来了解一个新人。不论什么样的问题,我的经验就是要将自身情况用凝练的语言巧妙包装,尽量展现良好的品质和个人独特优势。

比如非独子可以显示出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家庭对个人成长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比如虽有某一段失败的经历但可以彰显出个人面对挫折抗压能力强以及面对困境能以良好的心态快速解决并重获成功等等。

十五分钟结束后,又迎来第二位合伙人的考核。相比于前一位的温柔气质,这位女律师更显干练气场。她没有对简历上的基本信息进行重复询问,而是问了我对一个社会事件的看法以及在法院实习时一个协助审理案件的案情表述。这种看似自由的发言会在她的步步追问下变得紧张起来,以至于我在面对她犀利的眼神中手心有些出汗。

我随即将目光转移,挺直腰背,思路又重新回到脑中,凌乱的语言在快速梳理后又变得有逻辑性。在紧凑的十分钟后,面试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中伦之旅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11:40地铁

返回单位的途中,回想这两天的律所应聘经历,是那么真实那么刺激。

虽然我的简历没有那么出众,我的能力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在这两场面试中,在短暂面对面的交流中,将自己的法学基础、法律素养、个人综合素质表现出百分之八十,再加上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敏锐的临场应对能力,我认为自己也是尽力而为了。

跨越一天的24小时两家红圈应聘之旅结束了,没有忐忑不安,没有惶恐焦急,更多的是平静和心安。

接下来的漫长等待,内心特别担心是否会因无法立即入职而错失良机,但至少在机遇面前及时抓住并勇敢面对了,得到一些经验和收获,也就问心无愧了。至于结果,也就是一件随缘的事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