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商标何人所创-金鼎商标寒梅壶

提问时间:2020-07-05 12:45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05 12:45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紫砂

紫砂

徐红 红韵轩徐红

4月18日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故宫博物院 紫砂梅花鹿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

跂陶刻金鼎商标紫砂盘一红韵轩 徐红

跂陶刻金鼎商标紫砂盘: 金鼎商标即民国时期吴德盛紫砂陶器行(亦称公司或店),为吴汉文于民国五年( 1916 年)所设。店址选在宜兴县城蛟桥边堍。早期用印为“吴德盛”阳文籇书小方章,底盖并用。稍后用印为阳文籇书大方章“吴德盛制”。中期用印为大圆章阳文籇书为“吴德盛制”、“宜兴吴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后期,店主吴汉文创立“吴德盛”店号著名商标“金鼎商标”。“金鼎商标”印款中央以鼎为图案,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为“吴德盛”店号订壶专用印款。后期吴汉文亦以阳文楷书方章“松鹤轩”钤于精制之壶。“吴德盛”、“金鼎商标”印款钤壶底,盖把一般有制壶者小方章印款,当时专门为吴德盛制作紫砂茗壶的有岩如、储银兰、王熙臣、冯桂林等,专门为吴德盛铭刻的艺人有任淦庭,经常订制坯件的有俞国良、程寿珍、朱可心、汪宝根、吴云根、王寅春等。在民国十四年( 1925 年),吴汉文又在上海开设“吴德盛”分号,主要销售紫砂制品。吴汉文自己制的茗壶早期亦用“吴德盛”款。抗战爆发后“吴德盛”倒闭,“吴德盛”及“金鼎商标”印款沿用至 1939 年底。 跂陶,本名吴汉文,字德盛,宜兴芳桥人,生卒不详,艺名跂陶、企陶、歧陶、岩如等。他自幼习文练字,对书法情有独钟,曾学制壶,并以陶刻为入门手艺,精擅单双刻陶刀法(即空刻、写刻)。1916年,吴汉文在宜兴蛟桥桥堍创办“吴德盛紫砂陶器行”,后使用“金鼎”商标。曾聘王熙成、范锦甫、储银兰等为技师,长期向裴石民、蒋燕庭、吴云根等订坯,延聘专业从事陶刻的卢兰芳、邵云如、陈少亭等为其客串作陶刻装饰,切磋技艺。

位于丁蜀城区东北部的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

故宫博物院 紫砂桃式砚滴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

孔子75代世孙孔祥灿游丝体紫砂盘一红韵轩 徐红

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

故宫博物院 紫砂描金彩绘天鸡尊

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做成壶。

陈鸣远制紫砂盆一红韵轩 徐红

陈鸣远制紫砂盆一红韵轩 徐红

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供春,陈曼生等。

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一故宫博物院

描写紫砂壶的诗句有:

陈鸣远紫砂壶一红韵轩 徐红

陈鸣远紫砂壶一红韵轩 徐红

1、欧阳修-北宋-《和梅公仪尝茶》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紫砂仿生小把件

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紫砂双螭福寿水丞-故宫博物院

2、米芾-北宋-《满庭芳》

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少石刻周玉芬款紫砂盘 红韵轩 徐红

少石刻周玉芬款紫砂盘 红韵轩 徐红

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飞鸿延年壶一故宫博物院

3、王昌龄-唐代-《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沈戟紫砂壶(少盖)13.3/10.05/21.3 一红韵轩 徐红 沈孝陆(1908-1968年),男,又名沈戟、孝鹿,宜兴中袁人。出身制壶世家,与壶艺大师顾景舟为青年时代好友,俩人曾一起有"自怡轩"款为人赶制茗壶。

沈戟紫砂壶

沈戟紫砂壶

释义: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紫砂御题诗山水人物纹阔底壶一故宫博物院

4、杜牧-唐-《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

纪念孙中山诞辰135周年紫砂壶证书

释义: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友兰款紫砂诗句温壶一故宫博物院

紫砂泥原料,俗称“富贵土”。

紫砂描金堆绘打枣图大笔筒一故宫博物院

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大彬款紫砂剔红执壶一故宫博物院

紫砂的泥色有多种,俗称“五色土”,除去主要“五色”的朱泥、紫泥、段泥、黑泥、墨绿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

圣思桃杯一南京博物馆

紫砂可以做佛像、砚台、壶、盘、煲、花瓶以及其它紫砂工艺品。

圣思桃杯一南京博物馆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

竹笋水盂一南京博物馆

清代时,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装饰的 新风格。

大享款龙头一捆竹一南京博物馆

宜兴紫砂陶花盆特有的红褐色彩给人一种庄重、古雅、质朴之感。

横云壶一南京博物馆

它把装饰和雕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金石篆刻的手法,把诗词、 山水、花鸟、字画雕刻在盆上,古色古香。

鸣远款东陵瓜壶一南京博物馆

陈设客厅、居室、更显得文雅古朴。 造型优美,古雅大方,透气和吸水性能好。

大彬提梁壶一南京博物馆

紫砂最独特的实用魅力就在于其多气孔结构,透气却又保温,能发扬茶味,使茶香四溢,茶味更醇。

曼生仿古井栏壶一南京博物馆

用紫砂壶泡茶,看茶叶在水中漂浮沉淀翻卷舒展,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壶要历经岁月才显神韵,人生也要历经磨炼才能坦然。

吴经提梁壶一南京博物馆

这就是玩壶中的品茶之趣。

大彬如意壶一南京博物馆

爱壶的人有好多种,有的喜欢收藏名家名作,有的喜欢当工艺品摆设,有的喜欢用以饮茶品茗。

鸣远四方壶一上海博物馆

但无论怎样都会各得其所,乐在其中。

弯棱壶一上海博物馆

子冶石瓢壶一上海博物馆

乾隆御制诗文紫砂壶一上海博物馆

瓦当壶一上海博物馆

曼生乳鼎壶一上海博物馆

曼生提梁壶一上海博物馆

莲蓬水洗一上海博物馆

凤尊一上海博物馆

翻盖柿子壶一无锡博物馆

瓦当壶一无锡博物馆

陈用卿提梁壶一无锡博物馆

清乾隆堆泥龙纹壶一无锡博物馆

清乾隆御赐壶一无锡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鸣远莲花壶

苏州博物馆曼生柱础壶

苏州博物馆蝉卧枝笔架

苏州博物馆珐琅彩白砂壶

苏州博物馆鸣远紫砂干果水洗

紫砂壶拍卖价:如

顾景舟松树葡萄十头茶具

2015年东正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92,000,000 此为顾老为数不多的花货之一,亦是精品中的精品。 杯碟成套,无论造型、装饰风格统一,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之感。 十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翘楚。

陈鸣远制传香壶

2016年保利华谊拍卖会 成交价:RMB 34,500,000 此为制壶大家陈鸣远所作,其所作方壶都继承晚明紫砂壶式,而这把传香壶可谓是圆非圆又方非方,是其真正创发出个人风格之杰作,为方圆之新式。 壶身以内侧出筋形式,遗形取神,脱略浑厚敦古而臻于秀骨雅健,壶流则笔断意连之弧以遗圆意,与方把形成圆方对照。 寓圆为方又能化圆为方,是为陈鸣远创作于艺术高峰之盛年,融古铸今而创新的方壶。

陈鸣远制南瓜壶

2016年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RMB 32,200,000 陈鸣远所制南瓜共有四件传世,大多藏于博物馆,此件为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旧藏。 壶作七棱腹,卷叶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壶柄,蜿蜒灵动。 瓜梗作盖钮,挖中空而显秀巧,南瓜造型活灵活现,浑然天成。

陈鸣远制素带壶

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价:RMB 31,625,000 此壶原为民初收藏巨擘庞元济藏品,并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录《虚斋名陶图录》当中。 庞虚斋的宜兴陶壶部分收藏在抗日战乱中归于李氏家族,并辗转渡海至台湾,此壶即为其中之一。 其收藏与流传史颇富大时代的传奇色彩,是清初宜兴制壶巨匠陈鸣远重要代表作品,流传有序,可称传世珍稀名品。

顾景舟制九头咏梅茶具

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RMB 28,750,000 自1970年代完成后,此套咏梅茶具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作为当代紫砂的代表性作品,顾老亦多次在陪同贵宾参访时,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 从手工捶泥到排窑送烧,一砂一泥、一杯一托,皆是顾老亲力亲为,毫不取巧。

景舟石瓢之湖帆石瓢

2015年北京东正春拍 成交价:RMB 28,175,000 1948年,顾景舟于上海,经戴相明介绍与海派书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人相识,制五把石瓢刻绘分赠,其中四把皆是风动疏竹,唯此把为孤雀寒梅。 此为顾景舟之石瓢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为陶书画刻的珠联璧合。

景舟石瓢之相民石瓢

2015年北京匡时秋拍 成交价:RMB 27,025,000 此壶同是五把石瓢中一把,顾景舟感念戴相明对他的情谊,专门相赠此壶于戴相民,盖款为顾景舟,底款为戴相明。 这是在顾景舟从艺多年的生涯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底款戴相明。

顾景舟 菱花套组

2015年北京远方春拍 成交价:RMB 19,320,000 此套菱花套组壶,当时为顾景舟此款拍卖首见,顾老所作筋纹器不多,此款这样的套组极为珍贵。 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极为精巧。

顾景舟 亚明井栏

2017年北京东正春拍 成交价:RMB 17,825,000 此壶为顾老与亚明先生合作之款,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此壶为顾景舟根据曼生井栏而作,其晚年制壶多不用刻画装饰,素壶已展其韵,而与亚明合作乃是文人相和,艺与境的交流。

顾景舟 提壁组壶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RMB 17,825,000 顾景舟提壁壶可以说是当代紫砂壶中最为经典的,乃是集顾景舟一生技艺于此,是光素器中的巅峰之作。 梁的高低,流的伸卷,盖的变化,钮的虚实,角的锐钝,都作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历四十年心血,日臻完美。 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紫砂壶的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

拾壹

清嘉庆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

2013-05-14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价 RMB 3,910,000

好的紫砂器确实是自己会说话的,从图片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名作的神韵,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紫砂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紫砂收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投资手段,从事紫砂收藏活动应以精品物件作为藏物,可以升华人们的情调和境界。紫砂可以用来收藏和拍卖,获得经济利益;也可以用作家族传承,成为传家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