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李锦记等29种酱油都检出问题,有的甚至不该叫酱油 每次到超市买酱油 看到琳琅满目的品种 “选择困难症”就发作 不知道该选哪一种 ↓↓ 涵盖生抽、老抽、国产酱油、进口酱油、儿童酱油…… 再面对那么的品牌 又该怎么选择呢 ↓↓海天酱油、李锦记酱油…… 下面, 小编要给你一组数据 是120款酱油,涉及48个品牌的 10月12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120款酱油中,29个样品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1 120个样品有: 30个进口酱油,90个国产酱油。 其中,112个酿造酱油,8个配制酱油。 酱油,根据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配制酱油,则以酿造酱油为主,加入了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生抽、老抽则是广东地区的俗称。一般来说,生抽拌菜,老抽红烧。 这款白酱油品质指标 不符合酱油强制性标准 ↓↓ 试验结果: 29个样品不符合国标,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营养成分标注和品质指标方面。 此次比较试验的检测方,远东正大检验集团高级工程师刘爱萍介绍,衡量一款酱油的品质,主要看氨基酸态氮含量。“基本上每一款酱油配料表上都会标注氨基酸态氮含量,范围一般在0.4-1.3g/100mL。含量越高,通常酱油的质量等级也相应越高,滋味越鲜美。” 也就是说,酱油鲜不鲜,能不能提味,全看这个指标。 此次比较试验中,4款“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酱油”了: 宿迁市泗洪县华美调味品厂生产的商标为蟹园的红烧老抽,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为0.01g/100ml,全氮为0.07g/100ml。 刘爱萍表示,这不仅达不到我国酿造酱油的最低标准要求,甚至可以说就不能称为酱油。 2 海天酱油、李锦记酱油也不符合要求 还有部分酱油虚标营养成分,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经比较试验,23款酱油实测营养成分数据,与产品标识明示的营养成分表数据不符,其中,就包括B.B.、蟹园、李锦记、味美思等知名品牌。 具体情况↓↓ 从徐州市天龙食品综合市场购买的,商标为李锦记的锦珍生抽: 它的标签营养成分显示钠含量:942mg/15m 换算一下,就是6280mg/100ml 但实测值钠含量:8748.75mg/100ml 已经超过了限值! 专家表示,这对于有低盐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了这款酱油,可能就被骗了。 此外,一款海天生抽酱油也因为标签标识问题,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儿童酱油实测和普通酱油差不多 很多家长会出于让孩子少吃盐、少吃鲜的缘故,特地购买儿童酱油。儿童酱油这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吗?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并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产品标准。 这款儿童酱油钠含量 比普通酱油都高 ↓↓ 5款儿童酱油的样品3款添加了增鲜剂;检测营养元素后发现,5个样品的营养元素差异也比较大。 具体情况↓↓ 由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妈爱宝宝酿造酱油,除了强化铁营养外,其他指标与普通酱油没有太大差异。 由恩光食品(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酱油(B.B.牌),指标总体与普通酱油也没有太大差异。 由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加”牌儿童酱油,比普通酱油钠含量还要高。 4 进口酱油价格贵但品质和价格不成正比 以特级酱油为例: 单价最高的为“上海智咏贸易有限公司(代理)”,名称为“黑豆酱油360”,折合500ml价格为727.27元。 “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品牌为“味事达”名称为“味极鲜特级酱油”的特级酱油,价格只有5.24元/500ml。 这么贵有道理吗? 刘爱萍表示,进口酱油的品质指标并不能与其价格成正比。比如,新加坡广祥泰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廣祥泰的鸡饭老抽,其氨基酸态氮和全氮含量,都达不到我国酱油标准的最低要求。 消费者不能盲目根据价格来判断酱油品质的高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 酱油是北方人的叫法,“老抽”和“生抽”则是源自广东地区的习惯称呼。“抽”就是提取的意思。它分两种,“老抽”中加入了焦糖色,颜色更深,“生抽”的色就浅一些,但咸味比“老抽”要重一点。简单说,“老抽”用于提色,尤其适合肉类增色,“生抽”则用于提鲜。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和酱油颜色、包装都差不多的“酱汁”、“辣酱油”或者“调味汁”。它们和酱油是两码事,不执行酱油的国家标准,只是给菜肴增加鲜度的调味用品。至于“宴会酱油”并不表明它的等级就高,而是指在酱油中加入了多种鲜味剂,鲜度非常高,适合宴会场合烹饪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酱油的含盐量较高,除了调味,主要是为了防止变质。针对中餐的饮食习惯,不少酱油中添加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购买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酱油选购方面存在5点误区: --酱油的颜色不是越深越好。 --酱油不是越鲜越好。 --价格越高并不代表酱油等级越高。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用来炒菜或凉拌。 --调味汁、酱汁并不一定就是酱油。 儿童,患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的病人,都是要少吃酱油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一大匙(10 mL)的酱油中差不多有1.5-2 g盐,留给炒菜和其它零食的就不多了! 小编最后想告诉大家,虽然酱油能增加食物的色泽和味道,咱们身体健康的人也还是要尽量摄入哦! 这篇文章, 让越多人看到, 就能保更多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