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出资经营乙方出公司商标合同-甲方 商标网上服务系统用户

提问时间:2020-07-17 00:00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17 00:00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2019年度南通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公布

4月24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2019年度南通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01汤某等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目前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呈现出集团犯罪或共同犯罪的趋势,对于涉嫌共同犯罪的,要按照被告人在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定罪量刑。对于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额巨大等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即便被告人有悔罪等情节,也不宜适用缓刑,应通过判处实刑,惩戒和震慑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本案依法对被告人汤某判处有期徒刑实刑处罚,充分反映了南通法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决心,借此告诫市场经营主体必须诚信经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否则就可能会受到刑罚的严厉制裁。

02罗莱某股份有限公司诉崇川区某家纺厂商标侵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本案中崇川区某家纺厂是典型的重复侵权,法院在裁判过程中援引《商标法》惩罚性赔偿条款,在确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上,做出惩罚性赔偿判决。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立,让恶意侵权者面临得不偿失的沉重代价,有利于破解权利人维权成本高昂的困境,进一步激发权利人主动维权的积极性。作为南通地区目前少有的惩罚性赔偿案例,对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利器遏制商标侵权行为,进一步提升南通地区商标权保护水平和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03上海某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诉中饮巴比某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初衷是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行为人起诉的真实目的并非制止侵权、保护创新,而是意图通过看似正当的司法程序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通过消耗对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侵害对方的经济利益、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面对已经严重妨碍他人选择和使用商标自由的大规模恶意抢注注册商标却不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即便法院在个案中无权否定注册商标的效力,但并非毫无作为,可以在商标侵权比对时从严审查,结合商标知名度、混淆的具体情形及当事人主观意图综合评价侵权与否。

04苏州某牙博士口腔诊所有限公司诉如皋某牙博士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05李某华与俞某军商标权权属纠纷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06南京某琉璃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开发区某琉璃鲸饮品店侵害著作权纠纷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随着饮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类饮品加盟店如雨后春笋,然而并非每一个许可主体都是完整的著作权人,很多主体本身并非著作权人或者权利存在瑕疵。在此情况下,许可他人使用必然会造成加盟者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在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的前提下,作品登记证书不是当然的著作权权属证明。本案向经营者剖析了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法院对作品登记证书的效力认定以及认定著作权归属过程中的证据采纳问题。各经营主体在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时,应全面、充分考察许可方权利,以免在支付高昂加盟费后,不仅不能享受相应的权益,反而会陷入无限讼累之中。

07叶某某诉南通某绿博园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向社会公众征集摄影作品、广告标语等,既可以吸引公众的眼球、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又可以通过汇集众人智慧获取满意的作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如果不对征集作品的权利归属及使用方式进行明确约定,则可能产生著作权上的纠纷。著作权法上的委托创作合同关系,主体双方都应该是特定的,即委托人和受托人是明确、具体的,并以该双方的名义签订合同,直接规定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明确著作权的归属。本案被告发布的赛事征集广告无委托他人创作作品的意思表示,亦未对参赛作品归属及使用、报酬等事项作任何约定,不能认定被告据此取得作品著作权,其未经原告许可擅自进行商业性使用,依法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责任。本案的判决对于企业向社会征集作品的行为具有法律上的指引意义。

08田某与冯某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

【案情摘要】

冯某(乙方)与江苏某公司(甲方)于2015年签订了《纯物理视力机能矫正技术加盟代理协议》,该协议规定乙方技术加盟代理后,甲方允许乙方在代理区域内做二级加盟开拓,加盟合同需要在甲方处备案,甲方也允许乙方做相关技术的加盟和传授。同年6月,冯某(甲方)与田某(乙方)签订《视力康复项目技术加盟协议》,约定甲方将所拥有海门矫正视力康复项目的经营权转让给乙方经营,加盟费50万元。该协议约定乙方的技术人员需根据双方约定的时间到甲方处进行备案后开始技术学习或送无锡总部,进行业务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该协议第6条约定,乙方只要按甲方所教授的技术参数范围内对客户保证效果,甲方确保该项目技术百分之百对客户有效,在康复矫正中确保有效率达95%,但乙方不得对客户进行夸大承诺,否则,一切后果由乙方自己承担。2016年11月15日,海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田某设立经营的海门某服务部作出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书认定海门某服务部进行虚假宣传,销售其提供的视力训练服务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决定如下:一、责令改正;二、罚款5000元。田某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判令冯某赔偿损失。南通中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因冯某无法向田某提供技术支持而导致合同解除,法院根据田某的经营时间、双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酌情确定冯某返还田某部分加盟费及赔偿田某部分房租损失共计30万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典型意义】

特许经营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特许经营存在着特许人虚假宣传、不具备“两店一年”、未进行备案等诸多不规范、不诚信情形,而诸多被特许人因经营状况不善,寄希望于通过诉讼手段解除合同或认定合同无效,进而将经营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特许人。本案通过综合判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问题,指引特许人规范其特许经营行为,引导被特许人提高法律意识、降低加盟风险。

09张某飞犯假冒注册商标罪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本案被害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系日本企业,属于涉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本案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我们始终坚持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司法理念,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平等保护中外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我国法院公平、公正的司法形象,为广大外资企业在通营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10南通某软件有限公司诉南通某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侵害专利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典型意义】

本案是南通法院唯一一件二审上诉至最高法院的专利案件。对于涉及大型设备专利侵权案件,由于设备保全时无法具备运行条件,故仅能在静态照片的基础上结合该设备的技术说明文档将被控侵权技术方案与专利进行比对。本案因比对结果无法反映出两者的一致性,故法院判令由原告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通过本案的审理,提示专利权人在启动专利诉讼时,应当申请保全完整的设备,并尽量使设备具备可运行条件,以便于诉讼中权利要求技术特征的比对,从而避免败诉的风险。

索赔1亿!「为为网诉苹果应用商店」商标侵权案(附:判决书全文)

IPRdaily

2017-12-09

IPRdaily、行业媒体的世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