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学商标 侃品牌】——《商标来袭》深度解读(八) 【看小说 学商标 侃品牌】——《商标来袭》深度解读(八) 温海星 中华商标协会 2019-01-16 作者简介 温海星,长期从事商标注册审查、商标异议、商标审查质量管理等工作,现就职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出版中国第一部《运用指南》、《企业商标品牌注册申请实战宝典》;在《工商行政管理》《中国工商报》《中国市场监管研究》《中华商标》《商标通讯》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小说原文 第二章 // 商 标 圈 // 04 第4节 《再上征途》 在g省商标协会,至今都流传着几个关于孔在途离职的段子。 一个说是他一听说器重自己的老领导要调走的消息,就直接找到老头子要求扶正当法务部的部长,结果没成就辞了。 还有一个说是孔在途是被老领导带走的,老头子发过话有他在就不准孔在途走,他不在孔在途也必须走。 甚至有的人还绘声绘色地说看见老会长知道自己着力栽培的孔在途要离职后,气的吃了速效救心丸…… 但这些错漏百出的段子明显不是真的。 而知道真相的几个人也懒得去管这些风言风语:人都走了,随你们怎么说吧…… 如果说孔在途从省商标协会的离职是一个三部曲的话,和妻子吴慧敏的矛盾算第一部,老领导的调离就算是第二部了。 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一般都是高潮,充满了戏剧性。 不知道谁多嘴,孔在途跟老婆闹矛盾的事情传到了老会长耳朵里。而他也希望在调走之前,跟这个手下的爱将好好聊一聊。 一个布置简单的茶室里,这爷俩就着一壶清茶就聊开了。 在孔在途眼里,相处多年的老头子就跟自己的父亲类似。这些年能“放任”自己在商标协会“纵横驰骋”,真是亏了有他了。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临别之际,是不吐不快的场合。在这幽静的茶室里,孔在途向关心自己的老领导讲述了自己的家事。 “在途,你有没有考虑自己的事情?” “老领导,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你能不明白?” “我知道您关心我的前途,但局里要我你都不放人……” “笑话!我那是惜才!在我手下,你就是有老鹰罩着的小鹰。别人看你随便扑腾,我才知道有多少风雨危险!”老头子一挥手,说:“在途,你的性格可能真的太专注了。这些年来你真的很给我长脸,给什么活儿都完成的漂漂亮亮的!不过,你是真没少让我提心吊胆……” 别的不说,就说前不久的g省商标研讨会,孔在途为代理机构“请命”的事情就让老头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别看会场上手拍的啪啪响,下来之后就有领导表示怎么这会开的跟捧人似的…… 还有,本来是给企业做讲座宣传地理标志,你孔在途却给领导们上了一课!虽然是出于推动工作、调查研究后的正确举动,但你孔在途有没有考虑到领导们的感受?有没有考虑到下面办事人的感受?有没有考虑到以后怎么在这里混? “我只是想怎么把工作干好!我真没想那么多!” “如果人家都不跟你玩了,你怎么干好工作?” 孔在途愣了,这么多年来,他还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这不跟他和吴慧敏的事情是一样的嘛?老婆都跑了你还怎么跟人家谈教育理念分歧呢…… 老头儿盯着孔在途说,“家事国事,其实都是一回事。你呀,太专注于自己的想法了。在老婆面前认个错,赶紧把人给我请回家吧!以后多考虑考虑旁人的感受,别老盯着眼睛里的工作不放了。别只顾低头赶路,也时不时抬头看看天嘛。我走以后你更要多注意啊。” 临别,老头子叫住孔在途,又嘱咐道:“在途,一定要好好干哦!” …… 几天之后,岳母一句“再不来接我女儿可就真不回去了啊”的话算是给了孔在途一个台阶,让他把人给领回了家。 孔在途郑重的认错,而吴慧敏点头表示接受,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躺在床上的小两口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谈心了。 “我想辞职。” “真的假的?在途,我不都说了以后咱家的事情商量着来,我也不任性花钱了。你不要压力太大……” “当然是真的!慧敏,其实你没错。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这经济基础也确实薄弱了点……不过,更重要的是我确实是沉迷在自己的圈子里太久了,该抬头看看天了……” 他又将和老会长临别喝茶的事告诉了吴慧敏。 “老领导是给我提提醒,让我收收锋芒,他肯定没料到一句‘抬头看看天’的话却让我真有了动一动的想法。” “那人家那么器重你,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啊?再说,别人会不会以为你是没了靠山才被迫辞职啊?会不会有点……丢人?” “呵呵,你以为你老公这些年白在商标圈混了?我还没给你丢过人呢!随别人怎么说吧,我们走自己的路!” 孔在途辞职的想法在吴慧敏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家庭的问题固然是个导火索,但对于工作、事业的更高追求才是孔在途想换个环境的内在动因。g省商标协会这个平台还是小了些,不可能呆一辈子。 下海,不单对家庭经济条件、女儿的教育环境以及夫妻关系的改善有好处,也是多年前父亲的夙愿,孔在途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冲动和期待。 毕竟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闯一闯、看一看呢。而这些年来的积累也让孔在途有充分的自信能走的出去,而且走的好。 既然有了辞职的想法,那就需要考虑下家。 按说以孔在途在g省商标圈儿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找个下家完全不是问题。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亦或是各种商标代理机构谁不眼馋他这块肥肉啊? 只要消息一放出去,他家的门槛都会被踏破。 但既然不是急于一时的事情,那就慢慢来,孔在途可不想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这个想法除了自己和吴慧敏,连父母都没有告诉。只是在一次与方晓春吃饭时提到单位的变化,他无意中说了一句:“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就凉啊。我这红旗也不知道还能打多久。” 谁知道,猴精猴精的方晓春立刻就捕捉到了空气中的兴奋因子,两眼冒光的说:“有想法了吧?你倒是早告诉姐啊!姐帮你找个好下家啊!” 他只是一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好啊,要找就快点找哦,说不定那天我就另谋高就了……” 而方晓春也没让孔在途等太久。 大概是半个月以后,味之运总经理董华波打电话请孔在途喝茶,说是有关商标的事情必须面谈。 孔在途没多想就答应了。 “听方记者说你对换工作的事情有想法?”董华波试探着问。 孔在途心说老姐啊老姐,你的嘴怎么就这么快啊……这董总今天怕是来“招贤”的吧。于是老实的回答道:“我其实有要动一动的想法,不过还真没考虑好下一步去哪里。” “是吗?那就好!真怕你已经有了意向,我还不好意思开口了。”董华波呵呵笑道…… 原来董华波第一时间就从方晓春那里知道了孔在途考虑跳槽的事情,不过人家也说的清楚:孔在途不缺下家,话儿我是给你带到了,人还得你自己想办法挖! 董华波对孔在途的欣赏从2年前因“味之运”商标变更续展结识起就是显而易见的。而从认识到现在快两年时间,他和孔在途不论是因为公事还是私交接触更加频繁,早就认定孔在途是味之运公司需要的人才。 但董华波也看出孔在途在商标协会干的风生水起,并没有离职的意愿,而以味之运公司当时的状况,人家也很难跳槽过来。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首先是孔在途自己有心离职,这就是主观上有了动机。再一个,通过两年的相互交往,董华波能感觉到孔在途对自己、对味之运公司发展的认可,这叫客观上具备了基本的条件。 不过,这并不能保证他就一定能得到孔在途。 因此,董华波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思考如何才能打动孔在途,拿下这个自己渴望已久的人。 当老总的董华波明白,员工换工作其实就是考虑三个方面的事情,无外乎待遇、情感、事业。 董华波觉得对孔在途而言,最不看中的恐怕就是个人待遇,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呆在商标协会这么多年。情感当然重要,对于尚未与其他单位联系的孔在途,味之运公司也不处于下风,甚至还有那么点优势。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事业了,只有给孔在途一个优质的事业平台,才能真正打动他…… 茶香悠悠,月明星稀。 在这个恬静的夜晚,两个有着远大抱负的男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以后他们将同舟共济、搏击商海…… “你怎么会去味之运?!”柳泽并不吃惊孔在途辞职,在他看来以孔在途的能力,下海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怎么也跟个做辣酱的本地公司扯不到一起吧? “呵呵,这都是我干的好事!”方晓春咯咯的笑道。 打完辞职报告后,知道消息的柳泽非要请孔在途吃个饭,说怎么也得欢送欢送。正好叫上来协会办事的方晓春作陪。 “姐,你可是把我给卖喽!”孔在途故意说道。 “卖就卖了!你还不赶紧感谢我把你卖了个好价钱?”方晓春得意的说道,“人家董总可绝不会亏待你!” “是嘛?在途,快告诉我们给你多少钱一个月啊?”柳泽一下兴奋起来。 “我的柳主任,什么多少钱一个月啊……人家讲的是年薪,多少万一年!”方晓春纠正道。 孔在途笑着说:“还真没你说的那么多,人家企业又不是开银行印钞票。再说,我到味之运真不是冲钱去的!” 方晓春点点头,很肯定的说:“这个我信。要冲钱,你就不会选味之运了。记得你的那个在银行当行长的大学同学……叫叶浩,对吧?找你多少回了?人家银行的待遇可高多了。” “方记者,这你都知道?!”柳泽瞪大了眼睛。 “谁让我是他姐呢!”方晓春又回头对孔在途说,“不过你也不亏啊!人家董总早就和你惺惺相惜了,而且味之运发展势头不错,正缺你这么个商标方面的人才。能去这样一个机制灵活的民企,可是一个画你商标圈、圆你商标梦的好平台啊!不然我能把你‘卖’给他?” “知我者,方姐也!能和味之运走到一起,还真少不了你的牵线搭桥,确实要感谢你!”孔在途有点动情了,“不过从90年起到协会工作也十年了,真要离开了,心里还是……” “好了好了,怀旧的事情还是改日吧。今天可是欢送你的高兴日子,咱们不醉不归!”柳泽的酒杯很是时候的举了起来…… 觥筹交错中,孔在途迈出了离职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步,花落“味之运”。 作者解读: 本节的内容是老领导离任前找主人公孔在途茶室畅谈,却成了孔在途离职下海的导火索,“味之运”老总董华波在记者方晓春的通风报信之下促膝长谈拿下商标品牌专家孔在途,孔在途临别之际与朋友们酒桌话别。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企业寻找知识产权人才或者说商标品牌人才的问题。 从笔者的从业经历以及对身边的人了解来说,觉得现在搞商标品牌的专业人才还存在比较大的“撕裂感”…… 亲们会问,何为“撕裂感”?这个从何而来呢? 概括起来讲就是:懂搞商标的不太懂如何搞品牌,而懂搞品牌的不太懂如何搞商标……但真搞起来的话,商标品牌又都是联系在一起,不容分割的。 我们先来捋一捋商标和品牌的关系。 那么品牌又是什么?根据“度娘”的说法,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于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承载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对其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 大伙儿看出什么来没有?品牌和商标虽然都具有非常相近的功能和特点,但是品牌更多的是从营销学的角度进行定义,而商标则更多的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定义。 而这也正是现在搞品牌和搞商标的人之间最尴尬的地方。我可能这么说您就更能理解了。现在做市场的,恐怕没几个不是嘴里念念不忘的叨唠着品牌长品牌短的,但很少会考虑到商标的问题,或者只是把商标作为品牌下面一个很小的范畴来考虑。而搞商标的人怎么说?他会说,你品牌是个什么东西?你品牌不过就是营销学里边一个啥都可以装进去的大概念而已,根本不是啥法定的东西,哪有我商标来的这么精准?我这可是需要通过法定注册的,受到法律保护的! 其实的,双方说都没错,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权威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商标与品牌是同义语。为啥呢?因为商标是品牌的法律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商标注册是品牌获得法律保护的主要途径,进行商标注册就是要实现企业品牌的法律确权。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获得商标注册的品牌无疑能获得更为全面的保护与发展机遇。 不知道经过以上的一番口舌之后,亲们对商标和品牌是啥关系有没有搞清楚。有没有搞清楚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您其实只需要知道,您搞的所谓的品牌最好能注册为商标就好。如果不能够注册为商标的话,您可能就会面临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麻烦。 从品牌打造而言,还是有的企业脱离商标看品牌,一门心思地认定自己必须做品牌,眼里只有质量、产品、消费者,就是没有商标。品牌作为一个营销学或者说消费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但也出现“品牌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例如宋城演艺申请注册“裸婚日”被驳回,就是没有考虑到这个品牌根本就不具备注册为商标的条件。如果企业在“裸婚日”等这样的品牌上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宣传打造,却最终不能获得商标注册,那就是建“空中楼阁”,做无用功了。 综上,笔者认为商标和品牌是高度关联的,一个是与法律确权高度关联,一个是紧贴营销,谁也不能取代谁,而是应该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事物。 那么,让我们回到开始时候所说的搞商标品牌的专业人才“撕裂感”的问题。笔者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与搞商标的不如咱搞品牌的接地气,搞品牌的不如咱搞商标的懂法律! 那怎么办呢? 就请懂法的也接接地气,接地气的也学学法吧!也许这样,也只有这样,商标和品牌会成为最亲密和谐的一对儿…… (未完待续) 联系人: 入会联系人: 聚焦商标品牌新闻活动 欢迎关注“中华商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