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不是什么红糖都叫“义乌红糖” 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9月20日,记者从义乌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了规范义乌红糖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两个团体标准《义乌红糖》和《义乌红糖加工技术规程》,经省市专家审定通过,9月15日起正式发布实施。 义乌红糖制作现场 义乌红糖生产历史悠久,是具有义乌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食品,伴随“鸡毛换糖”的经商文化,已经声名远扬。据了解,两个团体标准均是由义乌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义乌市红糖产业协会提出,义乌市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对保护、传承、弘扬义乌红糖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2012年,义乌红糖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4年义乌红糖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义乌红糖成功注册证明商标。近年来,义乌政府部门通过农业产业政策扶持、举办红糖节等措施,在恢复壮大红糖产业的同时,也弘扬了“义乌红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 目前,义乌有红糖生产加工单位66家,年产红糖超过6800吨,下游延伸的“红糖制品”生产加工单位近百家,产业规模达到2亿元。 “面对大好的市场销售形势,我们的红糖生产加工企业却被标准和身份挡住了发展的脚步,由于多方面原因,自2013年开始,义乌红糖一直处于无标准可依的尴尬局面,简而言之,义乌红糖经营户有钱挣不了,产业做不大,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也进不去。”义乌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说,《义乌红糖》和《义乌红糖加工技术规程》标准的发布实施,有效的解决了义乌红糖生产加工行业的市场流通合法化、产品质量可提升、产业发展可持续这三大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