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河套”品牌拥有生力军,“后山羊肉”也要借势闯市场 巴彦淖尔日报 2018-11-23 打造知名品牌 让草原羊肉香飘四方 乌拉特中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重点牧业旗县之一,牧区有散养牧户3620户,饲养牲畜130万头(只)。乌拉特草原气温、水质、草种等条件良好,所产羊肉不膻不腻,肥瘦适中,肉丝细、热量大、宜消化、营养价值高,尤其产于狼山北草原的羊肉更是肉中的极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被称为“后山羊肉”。 然而,长期以来,广大牧民单打独斗,恪守传统经营方式,严重制约着草原羊肉品牌化发展和牧民增收的步伐。 怎样将乌拉特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走品牌化道路是必然之选。走品牌化道路,需要由产业龙头企业来引领。 乌拉特中旗草原恒通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中旗具有代表性的肉类制品加工企业,也是全市屠宰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主打乌拉特草原牛羊肉。 走进草原恒通的牛羊屠宰车间,与气味腥臭刺鼻、设施简陋、无任何环保设施的小作坊不同,这里干净明亮,没有任何异味。一只只刚宰杀的羊倒悬在屠宰线上,工人们正在进行分割。 “我们的羊全部是原生态牧场散养的,吃的是极富营养的野韭、野葱、野蒿,甚至是苁蓉、黄芪等名贵药材。我们从屠宰分割到冷藏物流全过程获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全程可追溯生产。屠宰采用吊宰方式,羊肉产品经冷却排酸、精细分割修选加工而成,享有‘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权。” 草原恒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军说:“我们已经有5个牛羊肉产品获得绿色认证,‘恒牧均’商标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公司拥有300余家稳定的中高端连锁酒店客户群,在北上广等城市建立了销售店。目前,我们正积极向市里申请使用‘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便把草原羊肉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打造品牌最终的目的是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这就需要龙头企业走互利共赢发展之路,构建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更多地分享产业效益。 这两天,甘其毛都镇呼格吉勒图嘎查牧民刘祥成正忙着把自家能出栏的牲畜拉到草原恒通公司出售。刘祥成一家经营着4万亩草场,养着800多只羊。从2015年开始,刘祥成与乌拉特中旗草原恒通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定期向公司出栏肉羊,仅去年一年就向草原恒通销售了1700多只羊,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自从与公司合作,我们牧民从春季开始就能出栏肉羊,出栏次数比以前多了,收入也多了。”刘祥成说,“我们严格按照恒通公司提供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饲喂和管理,每只羊卖价平均比市场价高50多元。” 正因为有了草原恒通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近几年乌拉特中旗牲畜出栏速度显著加快,牧企融合,缓解了大数量牲畜给草原带来的生态压力,也加快了全旗农畜产品向标准化饲养方向迈进的步伐。目前,中旗已建成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60户,生态家庭牧场65户。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的比例提高到48%,共同打造出了乌拉特羊肉等知名品牌,这些产品除了受到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外,还漂洋过海,走上外国消费者的餐桌,成为宣传乌拉特草原的金色名片。 巴彦淖尔日报记者 刘飞 本期编辑 张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