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演双簧14人被刑拘,教您如何识别商标代理骗局? 商标代理”涉嫌诈骗14人被刑拘!看看骗子们的行骗伎俩吧 2017年2月20日,郑州市公安局十八里河分局开始对河南中正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展开侦办,20多名民警出击将公司内30多名业务员全部带走进行调查,进行询问调查后,进一步揭开了在商标代理中通过“二次开发”违法的事实。并对多名遭遇“二次开发”的受害人进行核实取证。 深度揭穿“二次开发”的骗局,满满的套路,不上当都相当困难 河南中正商标事务所商标注册负责人闫某向民警讲述了“二次开发”的内容:选择在公司做过商标的客户,隔两三个月安排人员电话联系,谎称是其他商标公司的要竞争客户已注册的商标品类,通过高价购买或是抢注让客户产生错觉,促使客户注册更多的商标、版权、网络品牌以及中国著名商标。 他表示,“二次开发”的成功率在30%左右,自己在公司的底薪是1800元,签单后刨去成本可以将剩余利润分成两部分,自己拿走剩余65%利润的18%当做提成,剩余35%的利润则分给具体打电话的“二次开发”人员,而经理和总监也会对业务进行分成。 “这单业务下来一共是40多万元,我提成了4万多。”闫某说,李先生酒吧注册普通商标及“中国著名品牌”是公司最大的一单业务,自己因“二次开发”获得成功而收获不小。 老乡申请商标也遭遇“二次开发” 14人被拘留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目前,河南中正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的13名工作人员及“西安正大商标事务所”的一名负责人已被刑事拘留,警方仍在对涉及此案的多名嫌疑人进行网上追逃。 知识产权行业,本是一个知识型人才汇集的领域,是一个讲诚信、讲信誉、具有一定专业法律经验人员从事的行业。但随着商标代理制的放开,没有准入制度和门槛,造成市场混乱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加之政府部门没有任何监管,导致商标代理这个与法律密切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本譔纯清的行业成了骗子们的天堂。 北京捷诚信通的专家提醒企业家们,商标注册的整个流程,是一项专业且严谨的工作,请一定要认准有双资质的代理机构才更有保障! 北京捷诚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0年的商标专利执业经验,15万余件成功案例。欧盟商标局授权国际商标-专利-版权合作单位,一手对接资源。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方案。 1995年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资质 1999年获得国家商标局商标资质 先后为德云社商标、郭德纲商标、蒙牛商标、故宫博物院商标、中国铁通商标、中国体育彩票商标、海马汽车商标、水井坊商标、盖中盖商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商标等诸多大品牌企业成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