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商标代理机构-国内知名品牌商标图片

提问时间:2020-08-07 17:10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8-07 17:10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品牌越洋 商标先行

标公社

3月3日

商标国际注册必要性

01

拓展海外市场

对企业而言,注册国际商标就像是企业产品出口的通行证,如果企业有志于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就应当及时在产品出口国进行商标注册。

02

避免恶意抢注

随着中国企业商标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外国家出现了大量针对中国商标的抢注行为。很多企业不得不以高价将商标赎回,甚至被逐渐挤出原已打开的市场,损失惨重。

03

规避法律风险

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商标的申请在先原则,保护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如果企业出口前没有考虑商标注册等问题,很有可能侵犯他人在该国的商标权。一旦已有他人在先注册,就会有被动侵权及面临跨国诉讼和巨额赔偿的风险。

04

塑造国际品牌

商标是品牌的载体。及时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有利于提升产品海外认知度,稳定占领国际市场,对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及塑造国际品牌都有积极意义。

商标国际注册途径

申请人到国外申请注册商标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逐一国家注册,即分别向各国商标主管机关申请注册;一种是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即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所进行的商标注册。

马德里注册的话,申请人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也可以自行向商标局提交申请。如果是单一国家/地区注册,我们建议您寻找专业的代理机构协助您进行注册。不过,不管是国内的注册,还是国际的马德里注册、单一国家/地区注册,您都可以通过图邦进行办理。

典型案例

“同仁堂”商标遭抢注案

说起同仁堂,在中国几乎人人皆知。然而,这家已有320多年历史的老店监制生产的中医药品,在颇信中医的日本,却难觅芳踪。因为早在1983年,“同仁堂”商标已被一家经营食品和饮料的日本企业在日本成功注册。同仁堂药品如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以重金买回本属自己的商标使用权,或改名换姓,再创声誉,或放弃日本市场,否则,将构成商标侵权。

案例启示:企业“走出去”应当产品未动,商标先行”,及时进行商标海外布局,对企业主要品牌进行注册保护,防止出现商标在国外被抢注而失去一个国际市场的不利局面。

“英雄”商标遭抢注案

“英雄”金笔在日本被抢注,抢注人是“英雄”金笔在日本的代理商,此人看到了“英雄”金笔在日本的良好销量,恶意抢注,之后向“英雄”金笔索要在日本销售收入的5%作为佣金,使得“英雄”金笔生产企业被迫退出日本市场。

案例启示:我国的“大白兔”奶糖,“大宝”化妆品等不少商标在境外被抢注,大多为代理商、经销商所为。企业在选择国外代理商或销售商时一定要慎重,应该未雨绸缪,做好进入世界市场竞争的充分准备。

“王致和”商标遭抢注案

2006年7月,王致和集团拟在3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时,发现“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等三类商标,已被一家名叫欧凯的德籍公司于2006年3月在德国注册。而欧凯公司申请的商标标识与王致和集团产品使用的商标标识一模一样。欧凯公司是柏林一家主要经营中国商品的超市,其员工全部是华人。调查发现,欧凯公司还曾抢注过“白家”、“洽洽”、“老干妈”、“今麦郎”等众多知名商标。

同年8月,王致和的代理律师向欧凯公司发出律师函。随后,王致和公司接到欧凯公司运营商中咨货运公司的电话称,想要拿回商标,必须付出一定代价。于是,2007年初,王致和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定欧凯百货公司无偿归还商标并予以赔偿。

2009年4月23日,慕尼黑高等法院对王致和诉欧凯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一案作出终审判决:欧凯公司不得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否则将对其处以25万欧元的罚款或对主要负责人处以六个月监禁;欧凯公司应注销其抢注的“王致和”商标。至此,备受关注的王致和诉德国欧凯恶意抢注商标案,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讼争,最终以“王致和”商标物归原主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例启示:此案号称“中国知识产权跨国维权第一案”。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起中国企业在国外以原告身份进行的商标诉讼案,也是国内企业在海外胜诉的第一个知识产权官司。企业要加强商标监测,及时发现市场商标侵权情况,对近似商标及时提出异议,切实保护自主品牌。

文字来自于网络整理

觉得不错,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更多精彩,请在后台点击“历史文章”查看

图邦国际∣一个有担当的知识产权公司

2017年度中国商标代理十强

11月18日,由IPRdaily联合主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