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OG级别的国内潮流品牌,如今为何被年轻潮人“群嘲”? 你知道金利来吗?如果你是一个60、70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甚至消费过;如果你是一个80、90后,我相信大部分记忆中都有依稀的印象;如果你是一个95、00后,我相信有部分人对这个牌子并不熟悉。今天我们来聊聊:金利来。 2019年9月20日,金利来集团发布讣告,金利来集团的创办人、香港著名企业家、伟大的爱国者曾宪梓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 在创办金利来之前,曾宪梓曾经尝试过不同的工作,但是在1968年,从叔父那里学成了领带制作技术之后,结合了西装流行,领带有需求的契机,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创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希望通过相对低廉的售价出售领带,又曾尝试过相对高端上档次的产品出售领带,但是结果都并不够理想。无奈之下他将领带放在一个百货公司,摆在显眼位置并声称不赚钱出售,正当曾宪梓准备“破罐破摔”时候,他这一招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领带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了。 这是在金利来创办之前的小故事,在1971年金利来正式注册了品牌商标,并开始了男装服饰的业务。在曾宪梓的一生中,他一直在为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慷慨解囊,同时积极创造财富并为祖国服务,甚至报效祖国就是曾宪梓先生本人一生的理念。 在曾宪梓生前的很多采访中,报效祖国是一个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题。所以金利来之父曾宪梓的一生,就是为祖国奉献自己力量的一生。说起金利来的这个品牌,彼时它就是国产品牌中的佼佼者。从一定程度上说,曾宪梓就是中国的潮流教父,并且是OG级别的。曾经金利来赞助了中国乒乓球队,打出“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口号,借助这乒乓球队比赛电视转播的热度,金利来广告深入人心并极大提高了知名度,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订单量了。再之后,曾宪梓又在无线电视台转播尼克松访华的节目中做广告,还赞助了1972年香港小姐选美比赛,这一波又一波的宣传,让金利来成功走进了香港消费者的眼中,走进了商场百货公司,开始走红。 在过去,其实金利来也是“专柜”这个概念最早的践行者。在1973年香港经济发生动荡的背景下,许多百货公司的进货受到了限制,曾宪梓却提出了在专柜摆个“摊位”的构想。在百货公司中借个架子、借个台子,然后自己供货并且找人进行售卖。如果卖出了就按照七三比例进行分配,而如果买不好的话风险和损失由他自己承担。这样的尝试却收获了很好的效果,这比把货卖给百货公司再由百货公司去卖的生意多出了五倍,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方法,金利来的柜台占领了香港的各个百货公司,销售量与日俱增。 在走红之后,曾宪梓将“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口号改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看似少了“领带”二字,也正是因为去掉了两个字,金利来迎来了从领带品牌到男装品牌的转变。在开拓了男装线之后,金利来更加偏向将成功、成熟的男士作为主要消费对象,在后期也将上班族中白领阶层纳入到消费对象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商务人士选择金利来,在那响亮的“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口号下,金利来成为了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同时金利来自身的文化,潜移默化之中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或者消费之前,就会有一种高贵感和自豪感。 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金利来,经历过时尚和潮流的各种变迁。在改革开放之后,曾宪梓的金利来是第一批回到内地投资的港商,而这也是金利来这个品牌,真正进入中国的转折点。一心想为祖国做贡献的曾宪梓,在彼时香港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将原本准备投资到美国的100万美元投资到了自己的家乡梅州开厂。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潮流风潮,不同的单品成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潮流印记,而金利来从创立以来,在成立了男装线之后一直深耕于商务男装领域。 彼时金利来红极四方,耳熟能详的广告让很多人朗朗上口,然而金利来却与当下某些“潮流爆款品牌”完全一样,他们深耕于自己的领域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曾经金利来的消费者,现在或许早已是老爷爷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金利来品牌的服装,依然后继有不同的年轻人认可并购买金利来的服装。 它伴随着一代人的老去,又迎来一代人的到来,周而复始。金利来本身的品牌,在中国潮流历史中,同样影响着许许多多人,甚至在金利来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更多不同的男装品牌。让中国男装的市场更加多样化,且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我经常会想,潮来潮去几十年,我们真正留下了什么,沉淀下了什么?在美国的潮流发展过程中,我觉得如今提起来足够有影响力的品牌,我相信匡威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它是影响运动鞋历史的一个品牌。 它是一个至今它的经典鞋款依然在售,且有不少人追捧的帆布鞋。前阵子也曝出了匡威1970鞋需要炒价才能购入的新闻,匡威影响着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们。甚至不少人习惯将匡威称之为美国文化的精神象征,曾经经典黑白配色的匡威收到了摇滚乐手和年轻一代的强烈追捧,被许多不同亚文化所接受,搭配牛仔裤和白T成为了反叛文化的象征。而中国的几十年呢?我相信金利来同样会榜上有名的。不仅一句响亮的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在过去甚至拥有金利来的服装或者领带是一种“有排面”的直接象征,时间转瞬即逝,有不少品牌早已消逝,早已淡出了时尚的历史舞台,但是金利来却一直存在,它见证着时尚潮流的发展,在发展之中保有自己的初心和特性。 或许有人会说,金利来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确实从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中,金利来无论是营业额和净利润都有一定的下跌,自营门店的业绩相比之前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固然在当下服装市场愈发热闹的时候,金利来似乎有一丝暗淡。但是真正拥有品牌历史,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且坚持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本身就足够值得尊重。外界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存在,而金利来品牌自身也曾针对当下的大环境对于自己的产品线进行过调整。 固然彼时金利来的消费群体已经老去,新一代的消费者却认为这东西不是我这个年龄能买的,直到2014年,金利来对产品线做出了比较大的调整。在以往“金标”的基础,又增加了“紫标”和“红标”两个全新的系列,不同产品线也有不同的定位,金标以贴近国际流行元素的时尚感为主,紫标以商务着装为主,红标以年轻简约风格为主。 然而在很多年轻消费者对于金利来的初印象中,金利来就被先入为主地被贴上了“老气”的标签。为什么穿金利来会有中“老气”的感觉,甚至有人会产生一种“丢人且没有排面”的感觉呢?被群嘲的金利来到底怎么了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下的流量明星,诸如吴亦凡、蔡徐坤等等流量明星来为金利来带货,金利来是否就成为了很多人开始了解并开始追捧的品牌了呢?即便是当下很多人追捧一些来自国外的品牌,而是否国外的品牌就一定比金利来好呢? 国外品牌在营销技术上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质量和面料选择上是否就一定比国产品牌好呢?我觉得这并不一定。或许有人觉得“国外的品牌更好”,这其实像极了“西方月亮比较圆”的荒谬理论,或许有人觉得“金利来没有名气”,但是一件衣服更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且取悦自己,并不是为了任何的社交认同感。 我们将没有文化的人称之为“文盲”,而对于当下的消费群体,我觉得有部分人存在有“衣盲”的现象。如果文盲是指没有文化的话,我觉得那衣盲就像是没有自己的衣服品位。那么衣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可以我们日常身边的一些现象之中得到体现。 如果你觉得金利来“老气”,或许从根本上排斥它的话,对于金利来产品的认知早就已经打了折扣。如果你觉得金利来“不洋气”,那么又是认知偏倚,实际上,洋气就不应该成为选衣服的首要标准,崇洋媚外的思想其实并不理智。 但是其实长期来看,只会更加影响日后的消费者的穿衣选择。当下跟风现象泛滥,不少人一味信奉网红博主的带货,这其实正是衣盲所表现出来的影响。衣盲让大家开始追崇各种爆款,什么火穿什么就是购物的主基调,这更像是衣盲所带来的后遗症。 每个人生来不同,每个人有着不同的风格,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品位,每个人也有着不同的个性,如果大家千篇一律都在信奉各种爆款,各种跟风,这最后呈现出来的或许很直接就是缺乏了一个时尚中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多样性。 对于金利来品牌本身来说,对于当下的市场从品牌自身的角度也可以更多尝试一些改变,假如爸爸们曾经爱穿的金利来,变成人人爱穿的金利来,或许那一句经典的口号“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依然会将在我们耳边响起。 很多人说现在是对于时尚潮流行业最好的时代,但是其实它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利来,更像是一个OG级的国潮品牌;曾宪梓,更像是一个OG级的潮流教父。他们在一定意义上,改变并提升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穿衣习惯。面对各种网红品牌烂大街,面对各种跟风现象的盛行,或许很多人会说金利来已经很难再重现曾经昔日的辉煌了,但是一个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品牌,在中国的服装历史上本身就足够值得人们去尊敬,甚至金利来的故事,更应该继续被延续下去。 金利来的辉煌,是一代人的记忆;经典的中国品牌,更是中国潮流时尚历史组成的重要基石。祝福金利来,respect! From 蝉市。 声明:本人与文中品牌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