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商标法论述商标无效-结合课程所学知识谈谈对商标的保护

提问时间:2020-07-06 20:23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06 20:23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41篇核心文章16种CLSCI,揭示了商标法领域哪些问题?

原标题:2018-2019年商标理论文章综述

文 | 杨静安

编辑 | 布鲁斯

本文以中国法学会界定的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在2018-2019年期间刊登的商标法论文作为主要的研究样本,为了更好地反映商标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还一并研究了《知识产权》杂志在同期内刊登的商标法理论研究文章[1]。统计范围内的研究成果中,商标法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文章共计41篇,与商标法有关的不正当竞争、地理标志、商品化权等交叉研究论文11篇,与商标相关性较强的知识产权综合问题研究论文8篇,具体情况如下:

统计范围内的理论研究文章数量较多,研究范围广泛,既有围绕“严监管”和“强保护”两大主旋律的研究,又有针对商标法传统基础理论的继续深化;既有对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与实践历程的回顾,又有对未来商标制度发展特别是修法问题的展望;既有对实践中特殊客体的商业标识法律属性的展开,又有对新技术发展对商标法律制度的影响分析;研究范围既包括商标法制度本身,又涉及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交叉、衔接问题;此外,还有大量文章结合热点案例对商标法律制度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上,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对我国商标制度与实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足之处是,较多文章的选题主要基于社会热点案例,研究着眼于案件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而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商标爆发性增长等系统性问题研究仍然不够,对我国商标领域“强保护”问题的研究面相对较窄、选题单一。因此,对我国商标领域新出现的主要现实问题回应与研究不够充分。

一、围绕“严监管”与“强保护”两大主题的研究

2018-2019年商标领域的两大主题词是“严监管”和“强保护”。关于“严监管”,最近几年我国商标申请量出现爆发性增长,包括商标抢注、商标囤积等行为在内的非正常申请严重扰乱了商标注册秩序,造成对商标行政及司法资源的浪费,给企业的正当经营造成负担。国家对非正常申请行为实行严格监管势在必行。但是,当时的商标法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已经捉襟见肘,多篇文章围绕如何规制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的主题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强保护”,则一直是近些年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主旋律,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对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商标主要使用于商品流通领域,加强商标权保护对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方面,由于赔偿额是商标保护强度的重要体现,2018-2019年商标保护的研究成果均集中在赔偿额计算问题上。

01 规制恶意注册和恶意囤积行为

冯晓青[2]指出,我国商标法总体上坚持商标注册取得原则,在享受其所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