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拱门刷爆票圈,外国品牌想起个中文名心好累 麦当劳改名 “金拱门” 的新闻刷爆了票圈,还炸出一批段子手,诞生了“白毛女咖啡”(星巴克)、“太极可乐”(百事可乐)、“红帽子餐厅”(必胜客)等创意译名。其实,外国品牌在考虑中文译名的时候,真的很心累,他们自认为已经考虑得很周全,结果往往是槽点满满。 “金拱门”这个名字不简单 首先要澄清的是,中国麦当劳已在官方微博上表示,此次更名改变的是麦当劳中国总部的 企业名称 ,而不是品牌名称,因此餐厅的门面并不会由麦当劳改为金拱门。 麦当劳改名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今年1月,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交易于近日完成后, 中信 成为麦当劳(中国)的 最大股权持有者 ,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麦当劳已部分成为“国企”。不过,麦当劳餐厅名称、营运流程等保持 不变 。 吃瓜群众或许对餐饮巨头的重大交易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是对“金拱门”这个接地气的名字很是好奇。其实,这个名称背后还有一段故事。麦当劳创始人理查德麦当劳和莫里斯麦当劳在1952年创办餐厅时,画出了两个半圆拱门的建筑草图,想以此吸引食客的关注,最后这一构图演变成了麦当劳的经典Logo。长期以来金色双拱门的标志深入人心,在欧美很多人也把麦当劳叫做“Golden Arch”,直译过来就是金拱门。所以说,这次更名也可以看做是 对品牌经典的致敬 。 不过,也有网友猜测,金拱门这个名称是来自 风水 大师的杰作。可能高人取的是“跃拱门”的寓意,再加上香港风水命理上喜用金水(发财),最后结合为“金拱门”。 外国品牌起中文名,套路有点多 “金拱门”不是唯一一个被大家集中吐槽的外国品牌,今年年初,美国民宿租赁网站Airbnb给自己一本正经起了个中文名 “爱彼迎” ,寓意“让爱彼此相迎”。然而这个名字不出意料地被“喷”拗口,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海外品牌想要给自己起个合适的中文名,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而且还会遇到被 “抢注” 的问题。 《国际财经时报》报道称,越来越多国际大牌看中中国市场,设计恰当的中文译文成为必不可少的品牌攻略之一,而它们 起名的套路 基本是以下几种:1. 意译 (比如微软就把Microsoft拆分成micro和soft两个词分别翻译)。2. 音译 (比如连锁酒店Hilton就翻译为希尔顿)。3. 音译结合意译 (比如运动品牌Reebok翻译为锐步,读音与英文相近,同时寓意快速的步伐)。4. 情 感联想 (比如汽车品牌BMW译名为宝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宝马既有吉祥之意,又有风驰电掣的画面感)。 但是,想到合适的品牌译名还不够,必须注册商标后才能使用,而很多国外大牌就遇到了中文商标已被“抢注”的尴尬。比如,英国汽车品牌LandRover原译名为陆虎,被抢注后被迫改为路虎;当年耳熟能详的ETUDE HOUSE(爱丽小屋)无奈更名为伊蒂之屋;意大利奢侈品牌BottegaVeneta,当时为大家熟悉的“宝缇嘉”名称被抢注,目前译名为“葆蝶家”。 也有任性的国外品牌不设立中文名称, Facebook 就是其中之一,一直努力想要进军中国,但是始终不宣布官方译名,所以在中国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民间翻译,如“脸书”“脸谱”“面书”。 iWeekly+ 最佳&最糟的品牌中文译名 最佳Top3 1.可口可乐(Coca Cola) 这是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应该没有人异议。不过鲜为人知的是,1927年,可口可乐刚进入中国大陆时的中文译名为“蝌蚪啃蜡”。后来可口可乐发现这个名字不妥后,就以350英镑悬赏征集新名字,一位叫蒋彝的教授以“可口可乐”这一名称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2.宝马(BMW) 宝马这一名称与中国本土文化贴合紧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宜家(IKEA ) 瑞典的家居品牌IKEA取名“宜家”,中文发音与IKEA发音相近,又同时体现了家居产品的优质。而且《国风周南桃夭》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最糟Top3 1.百思买(Best Buy) 美国的消费电子零售商Best Buy有一个非常棒的英文名,寓意最好的购买,但是翻译成中文“百思买”,有“想一百次再决定购买”的意思。最后,百思买在2014年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2.色拉布(Snapchat) 实在难以理解,“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的中文译名是色拉布,这三个字和原名有什么关系呢? 3.美思恩(MSN) 如果说“美思恩”这个名称可能鲜有人能想到MSN。曾经在中国非常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MSN翻译为“美思恩”,可能让人联想到的是一款奶粉,或是女性服装。 点击下图订阅季度杂志即可获赠ITMUG权利游戏系列时尚艺术马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