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被告怎么写证据目录格式 商标侵权如何确定 商标侵权的认定: 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或在相似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很容易引起混淆; 3。出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徽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徽标的行为;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将商标替换产品投放市场的行为; 6。有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有权提供便利条件,并协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有权的行为; 7。对他人的注册商标的专有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如何确定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 实际上,如果发生商标侵权,那么商标所有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作出相应的赔偿,但是如何赔偿商标侵权呢?确定赔偿金额的标准如下:(1)侵犯商标专有权的赔偿金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侵权人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二)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三)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应当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况,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赔偿金额确定一倍以上三倍以下。如果侵权人从侵权中得益或者侵权所造成的损失难以确定,并且当事人就赔偿金额达成协议,则人民法院应当准予赔偿。侵权人实际遭受的损失,侵权人所享有的利益和注册商标的许可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判处三元以下的赔偿。根据侵权情况赔偿人民币万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应当根据权利人因侵权造成的实际损失,确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利益的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应当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况,情节严重的,赔偿金额可以确定为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两倍以上,确定数额的三倍以下。赔偿金额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商标侵权有哪些连带责任 商标侵权连带责任是指商标的共同侵权,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或自然人(包括非法人,个人合伙等)侵犯商标管理条例规定并共同侵犯专有权的行为。注册商标。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侵权对他人造成损害,则应承担连带责任。” 1.本文是关于常见侵权制度的。目的是确定当多个人对他人造成损害时的责任分配。 2.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并对他人造成伤害。 3.要构成共同侵权,应满足以下条件: (1)主题的复数 共同侵权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更多人。如果只有一名肇事者,则不能确定共同侵权。犯罪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2)共同侵权 此元素中的“公共”主要包括三个含义:第一,共同意图。上面已经介绍了多种学说。不管学者采用哪种学说,他们都同意,如果多个犯罪者基于共同意图故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则应建立共同侵权行为。第二,常见的过失。“共同过失”主要是指几个犯罪者基于共同过失共同从事某种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第三,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相结合。 (3)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常见侵权中,有时每个侵权行为在损害后果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必须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演员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没有应与其他行为者共同构成侵权。 (4)受害者有伤害 这是受害人要求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要求。没有损坏,就没有救济。如果没有损害,就不可能确定侵权责任。 4.如果共同侵权对他人造成损害,共同侵权人应承担连带责任。普通侵权在多样性和连带责任方面与普通侵权不同。所有国家都有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规定。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共同侵权认定中容易发生争议。立法不明确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本文关于共同侵权的规定是在全面审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例和司法实践演变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基本上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相一致,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限制或扩大,以利于司法实践的灵活把握。 应该指出,在中国共同侵权和共同责任的适用范围并不完全重叠。多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除了连带侵权外,还有其他情况适用连带责任。例如,本法第51条规定,组装或报废的汽车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承担连带责任。第七十四条规定,高度危险品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