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诉讼的取证范围有哪些 关于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程序的几个问题 您好,针对近年来商标民事纠纷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局总结了审判经验,并针对司法实践中许多重大难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介绍如下: 1.商标受让人在获得专有权之前提起侵权诉讼的条件 在商标转让合同生效后和转让公告发布之前,受让人实际上尚未获得使用注册商标的专有权。发生侵权时,受让人是否可以提起诉讼以及以何种身份提起诉讼在实践中存在争议。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意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生效后,转让人在公告批准前仍享有商标权,受让人无权起诉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但是,如果转让合同规定受让人可以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使用注册商标,并授予受让人对随后的商标侵权提起诉讼的权利,则受让人可以提起诉讼。 2.暂停商标侵权案件 在商标侵权的情况下,如果被告侵权者要求商标管理当局取消注册商标并要求中止诉讼,则通常不会中止诉讼,但被告侵权人符合《商标法》第41条的规定。商标法。如果需要取消商标,并且有充分的证据或理由,则诉讼可能会暂停。 3.被许可人提出侵权投诉的条件 对于通用许可证合同的被许可人而言,在商标注册人的明确授权下,它可以就诉讼中的明确授权提出裁决,包括许可合同中的明确授权和单独发布的授权。从合同。那种情况。 与注册商标转让不当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发生了权利人注册商标转让不当的情况。在实践中,对于此类纠纷的处理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此类纠纷是侵权或使用权的民事纠纷,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人则认为,这种不当转让的结果是由于商标当局的审核和批准由于程序不当,也可能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对于如果受让人再次转让商标且该通知获得批准,受让人是否可以获得使用注册商标的专有权,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批准通知书的转让是由商标局发布的性商标所有权变更通知应当具有公示性和公信力,使受让人真诚地可以通过批准的公告获得商标权;有些人认为商标权毕竟与当事方的商业声誉密切相关,只有正式承认公告的有效性。忽略原始商标所有人通过使用注册商标建立的市场影响力和公信力,并将商标归还原始商标所有人是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意见,如果商标所有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未经许可转让商标所有人的注册商标,商标所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要求确认转移无效1.归还注册商标;如果商标所有人的商标被他人擅自转让,则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所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并要求归还注册商标。在这两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商标局批准注册商标转让后提出行政诉讼。如果受让人通过正常的商业交易将注册商标转让给第三方,并且公告被批准,则第三方将无法获得商标权。(以上内容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提供) 网页链接 商标侵权诉讼如何取证及其注意事项 商标侵权诉讼中的取证方法 1.委托律师调查和收集证据 2.向公证处申请证据保全公证处的法定业务之一是{证据保全}。经公证的证据具有推定为真实的效果,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经公证的证明,否则公证的证据通常被法院直接接受。公证机关对证据的保存基本上与法院根据其权限进行的保存相同。诉讼前,当事人可以充分利用公证处的证据来收集和保存证据,这是在诉讼前做好准备的有效措施。 3.向法院申请诉讼前证据保全 关于在起诉前制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问题的解释和法律适用的保存证据规定,在商标侵权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审判前证据保存。采取保全措施后,当事方或利害关系方应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则应取消此类保全措施,或者销毁或返还相关证据,申请人应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4.向人民法院申请取证 如果出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取回证据,或者在对足以影响该案的关键证据进行调查之后,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该案所必需的证据,则人民法院应对此进行调查和收集。一般分为三类: (1)保存涉嫌侵权的产品; (2)调查被侵权单位的财务账簿以确定赔偿金额; (3)检索被指控侵权者侵权的证据。 当事人在申请法院调查和取证时应注意两点:首先,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况;其次,此应用程序必须注意证明的时限。 法院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为容易拍照的涉嫌侵权产品拍照,或记录涉嫌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并查封涉嫌侵权的书籍,商标等。易于访问。由于侵权者的阻挠或隐瞒,通常很难获得提取物和其他方法以及被告侵权者的财务帐簿。 5.向行政机关报告以获取证据 向侵权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后,上述部门可以查阅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簿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并通过拍照和录像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对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人,上述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并加封并取样品。 商标权诉讼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收集证据的内容和手段应合法 根据中国法律,双方提供的证据必须合法。实际上,证据主要在以下情况下是非法的: ①收集或提供对象是非法的。 ②证据收集程序不合法。通过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例如暴力,威胁,欺骗,诱饵和购买。 ③内容是非法的。就是说,不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虚假和未经证实的事实材料是非法证据,因为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是没有意义的。 2.注意证据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各种证据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客观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相互确认,而不是相互孤立。其次,当事方应收集与认证对象一致的证据。实践表明,证据过于分散而无法轻易削弱证据,而相互矛盾的证据并非由法院裁定。因此,在收集证据之后,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它们的内部关系,删除不相关的证据,并确保证据是针对性的。 3.注意证据的客观性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收集证据,都必须基于客观性,只有客观和真实的证据才能证明这一点。篡改或伪造证据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