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防冒责任-商标防混淆

提问时间:2020-05-07 18:30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5-07 18:30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关于假冒商标问题:假冒商标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企业名称注册条例》,《商标》法律”等《质量法》第53条规定:“伪造产品,伪造或使用他人的名称或地址,伪造或使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产品非法生产和销售,并违法低于产品生产和销售价值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冒仿商标侵权

它是要赔偿并停止侵权。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是侵权者的演员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情况严重,还将承担刑事责任。中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有具体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的规定,关于侵犯专有权使用权的时效规定注册商标是2年。如果起诉超过两年,则在起诉过程中侵权行为仍在继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被告在注册商标有效期内停止侵权行为,并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额中扣除。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日期。2年计算。商标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了赔偿金额:为侵权人在侵权中因侵权造成的利益,或者侵权人在侵权中遭受的损失,包括侵权人的侵权行为。防止侵权支付合理的费用。

如果难以确定涉嫌侵权人的侵权收益或侵权所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应根据侵权情况判给其最高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

假冒商标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1)立即停止销售的订单;

(2)收集和销毁侵权商标;

(3)消除对现有商品的侵权商标;

(4)没收直接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或其他犯罪工具;

(5)如果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或者侵权商标难以与商品分开,则应命令并监督侵权物品的销毁。如果

侵犯了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处以非法营业额的50%以下或利润的五倍以下的罚款。根据情况侵权。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应侵权者的要求,命令侵权者赔偿损失。当事人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如果侵犯了使用公民或法人商标的专有权,“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如果

侵犯注册商标的专有权构成犯罪,则应承担刑事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3年2月22日通过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补充规定》规定如下:

“ 1.如果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而在同一产品上使用同一商标,并且非法所得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况,应处以有期徒刑。不超过三年或拘留。同时或单次罚款;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

售卖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如果非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以同时或单处判处。精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罚款监禁和罚款。

2.伪造或未经授权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或出售伪造或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如果非法所得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况,则应处以罚款。按照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3.如果企业或机构犯了前两项罪行,则应处以罚款,并根据前两项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人员进行刑事责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