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一、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又称之为“反向假冒”;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二、商标权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至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七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受理后法院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十五日内进行答辩。 4、证据交换,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侵权人在知道权利人起诉后,就会存在消灭证据之心,所以权利人可以要求法院保全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5、开庭审理,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自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 需要具体看商标的指定小类。因为防水相关的部分小类有指定交叉检索情况,属于跨类别近似商品。1类商标偏化学制剂,19类偏铺装材料。(水剂基本上都是1类,涂抹过水剂的卷材成品算是19类,生产过程不算,看最终成品裁量侵权)但现在还存在一个问题,现行分类表里边2类0205群组有防水涂料,所以可能AB公司都在将商标是用在了未注册的商品上。这个情况,不能贸然说B公司侵犯A公司商标权,需要严格对产品进行审查后才能判断。主要是因为AB公司都未跟随分类表的修订,对商标指定注册类别进行更新,对产品线拓展进行补充注册。另外,这两个商标都超过5年,已经没有了无效的基础。从商标图形或文字近似的角度是没法做侵权判定的(驰名商标除外,从描述来看,补充注册都没做好……驰名情况猜测排除)。仔细比对商品吧,个人觉得俩都没权利的可能性更大点,文中粗体字部分。只能说,两家的确权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导致维权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