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茶壶紫录商标-瓷器摆件 商标哪一类

提问时间:2020-06-25 04:38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6-25 04:38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江苏观宇2019春季拍卖会“古壶”专场拍品鉴赏

江苏观宇 江苏观宇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2019-04-02

江苏观宇2019春季拍卖会

3501-清中期 无款铺砂四方壶

江蘇觀宇

此壶泥色深沉,壶体长方高身似砖,直挺不板,铺砂以显层次之感,线面干净利落,给人以坦荡之势。四方锥形嘴斜上胥出,耳形方把曲中显直,刚毅有势,桥形钮压盖,平嵌壶口,口平盖紧,严丝合缝,整体透出直线的力量美,韵味独到。

容量:480ml

尺寸:W14cm×H13cm

无底价

3502-民国 茶席道具九件套

江蘇觀宇

此拍品为一套,一件樱木茶盘,其内收纳八件茶具清玩,极为雅趣。杯组深腹,圈足,胎体轻薄玲珑,胎质洁白细腻,线条洗练流畅,造型简约端庄。纤巧怡人,隽秀婉丽,风韵清雅。搭配砂壶的细腻古朴,毫无违和之感,形成此套组鲜明的特色。

尺寸不一

无底价

3503-清 功夫茶具套组

江蘇觀宇

尺寸不一

钤印:【底款】宜兴紫砂

【把款】昌记

款识:【底款】壹公

无底价

3504-清晚期 友廷款紫泥汉扁壶

江蘇觀宇

壶作汉扁式,形体扁圆,底部圆润而丰满,肩部折线圆棱,口与肩平顺斜倾。平盖微坡,盖边呈反弧线,钮是壶身的缩影,圈把圆凝而有张力,嘴侧肩与把形成一条贯穿全器的流线,生动而沉稳,质朴而大气。盖内钤“友廷”椭圆小章;把下钤“为记”、“自制” 叶形章。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已有创作,乃受曼生壶式影响而衍变形成。邵友廷此式的改良与创作,对后来程寿珍制作汉扁影响颇大。

邵友廷,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把下木章“真记”。所制之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容量:550ml

尺寸: W20cm×H8cm

钤印:【盖款】友廷

【身款】为记

款识:【身款】自制

估价:15,000-20,000

3505-清晚期 阿曼陀室款牛盖莲子壶

江蘇觀宇

牛盖莲子壶为紫砂光素器中经典壶式之一,因盖钮拱形,犹如牛鼻而得名,近代紫砂名家多有制作。拍品身作溜肩直筒形,平底直腹,阔口出唇,弯流较短,圆环状柄粗壮有力。平盖,上置牛鼻宽带拱形钮。全器形制简练,线条挺括,胎质细腻,色泽典雅,壶身镌刻的“招鹤下云眠青松 竹溪刻”,字迹潇洒而旷放,苍劲而老练。壶底钤印“阿曼陀室”。

吴月亭,清代道光宜兴紫砂制壶高手,字竹溪,生卒年不详。为杨彭年后辈,善制壶,工雕刻。曾与邵二泉合作,由月亭制壶,二泉镌铭。月亭制器,常钤“竹溪”、“竹溪吴月亭制”印章。有的为月亭刻,署“竹溪刻”三字。

容量:320ml

尺寸: W17cm×H5cm

钤印:【底款】阿曼陀室

著录:《宜陶之旅》第176页,李佑任陶艺公司发行,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六月一日。

估价:15,000-20,000

3506-清道光 诗句孟臣款朱泥梨形壶

江蘇觀宇

此壶用泥细腻,梨形壶,造工讲究,小巧玲珑,既美观又实用。宝珠钮,壶盖至腹线条流畅圆润,环柄、弯流,搭配得当。壶底写泥曰“一片冰心在玉壶 孟臣制”。

容量:130ml

尺寸: W11.8cm×H6.8cm

款识:【底款】一片冰心在玉壶 孟臣制

估价:20,000-25,000

3507-清晚期 君德款朱泥君德壶

江蘇觀宇

最早描写工夫茶法的文献是清俞蛟的《梦庵杂着•潮嘉风月记》,文曰:“工夫茶,烹冶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符合文中所形容“圆体扁腹,努嘴曲柄”的朱泥壶式,君德式也是其一。此壶,壶身呈梨形式,线条上敛下鼓,饱满圆润,平底微捺,底钤“君德”楷书,笔力遒劲。壶流与壶把制作纤巧秀丽,宛若美人纤纤玉手。壶泥色朱黄,胎质细密,雅艳动人,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阳羡砂壶图考》:尝见传器,仅镌楷书“君德”二字,造工极精。碧山馆藏君德小壶一柄,双釉皮,底镌“雍正年制”四字,下刻“君德”两字,悉为楷书。

容量:200ml

尺寸:W13.5cm×H7cm

款识:【底款】君德

参阅:《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第238、239页,图195,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年10月10日。

估价:20,000-25,000

3508-清晚期 锦堂发记款朱泥笠帽壶

江蘇觀宇

笠帽壶式,形貌儒雅,胎体轻薄,呈色明艳,式度凝练而饱满,弯流与曲把线条皆流畅和谐,以气口为中心,做数圈同心圆,环环相扣,层层过度,宛如湖中投石,涟漪不绝,盖内造型尤见柔美。盖墙镌刻“锦堂”,底款双刀镌刻“锦堂发记”。

容量:200ml

尺寸: W12.5cm×H8cm

款识:【底款】锦堂发记

【墙款】锦堂

估价:20,000-25,000

3509-清中期 诗句孟臣款朱泥莲子壶

江蘇觀宇

广东等沿海功夫茶区皆喜用宜兴所产朱泥小壶,盖因其殷红象征吉祥,又以其容量不大,适合功夫茶俗。此壶形制俊雅,身如宝珠,细砂隐隐然,莹润斑斓,宝光熠熠,壶钮亦作同式,一湾流前敛后移,把下留有耳垂。纵观全器,泥色朱红温润 ,形制充实饱满,配件线面遒劲,展示了在小小的壶身内又有雄健之美。壶底刻写“泉流直下三千尺 孟臣制”。

容量:130ml

尺寸:W10.5cm×H7cm

款识:【底款】泉流直下三千尺 孟臣制

估价:25,000-30,000

3510-民初 顾德根制朱泥石瓢壶

江蘇觀宇

“石瓢壶”为砂壶款式中的一件经典之作。全器以硬朗鋬环最为突出,呈三角形,直中见圆,刚柔并济;一弯流从壶腹自然生出,前胥后移,出水流畅;平盖桥钮制作精细,壶底三足鼎立。壶底钤印“德根”方章,盖内亦钤有“德根”长方章。此壶制作时意在追求线条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与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刚柔相济的气度。

顾德根(1895-1960),江苏宜兴人,民国时期知名紫砂艺人。

容量:180ml

尺寸:W12cm×H6cm

钤印:【盖款】德根

【底款】德根

估价:30,000-35,000

3511-民国 冯桂林制紫泥传炉壶

江蘇觀宇

此壶式方中有圆,圆中寓方,要求比例恰当、珠圆玉润,实属不易。壶面呈四方,鼓腹饱满,棱角浑朴有致,一面镌刻“贪泉不及廉泉清跂匋”,用笔灵活,篆刻技艺高超;另一面刻绘山石小景,用小斧劈皴表现金石质感,气势刚劲,寥寥几笔,已见意蕴。三弯流式胥出,壶把昂扬,盖呈方形圆角,唇边厚实,盖面平弧微穹,中心钮滴似如算珠。四足承平底,底内四字“金鼎商标”楷体围绕炉鼎式标识而成的章款,盖内钤印“桂林”。

冯桂林(1902-1946),宜兴周铁镇人,为江苏省立陶器厂“利永陶工传习所”第一批艺徒,师从范大生、程寿珍等名师。冯氏是我国近代的紫砂壶名家,曾被誉为一代英才。冯桂林特别擅长制作松、竹、梅等题材式壶。他技术全面,善制各款紫砂壶,花货、光货皆能。

容量:600ml

尺寸: W20cm×H11cm

钤印:【底款】金鼎商标

【盖款】桂林

题识: 贪泉不及廉泉清 跂匋

参阅:林彦礼,《莲房汲砂:竹石居珍藏明清紫砂》,台北,2015年,编号104。

估价:30,000-50,000

3512-清乾隆 浣亭款朱泥变体思亭壶

江蘇觀宇

此件思亭掺砂,全器线条转折流畅,动人心魄。胎身扎实稳重。流嘴上引微呈三弯,鋬环似耳状,嵌盖中竖顶珠钮,下腹圆鼓,卧足呈内圈,口径甚小,为典型清早期成型手法与风格。壶身把下刻写楷体“浣亭”。

容量:130ml

尺寸: W11cm×H8cm

款识:【身款】浣亭

参阅:《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第127页,图83,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年10月10日。

估价:42,000-45,000

3513-清乾隆 邵聪贻制紫泥合菱壶

江蘇觀宇

菱花壶式起源于晚明,是传统壶型中较为难制者。壶呈紫泥胎,以菱花为造型,身呈扁圆形。盖、口、肩、腹及圈足均作菱花纹,器身如上下两朵菱花相合之状,朴素古雅,别致有趣。壶盖上置一莲钮,口、盖花瓣对合严密,不失毫厘。筋纹由上至下贯穿全器,器型规整,颇见功力。底钤“邵聪贻制”方章。

邵聪贻:清乾隆时期制壶名工,属邵氏一脉,所见传器多筋囊器。

容量:470ml

尺寸:W19.5cm×H9cm

钤印: 【底款】邵聪贻制

参阅:《明清紫砂珍赏》第48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4月。

估价:60,000-80,000

3514-清晚期 俞国良制愙斋款段泥三叉提梁壶

江蘇觀宇

此壶取材段泥,栗色如古金铁,砂质隐现。直嘴,桥钮,三叉提梁,整器气势古穆宏大。壶身由东溪镌刻铭文,盖内“国良”款,壶底“愙斋”阳文方印,可知为吴大澄订制之物。

俞国良 (1874—1939),又名祖琳,无锡锡山人,晚年定居宜兴蜀山木石村(今宜兴市丁蜀镇),紫砂界一代宗师。穿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代表作有各式传炉壶、线圆壶、仿古壶等,被各地博物馆珍藏。宜兴紫砂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对民国时期紫砂艺术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赵松亭,字支泉,艺名东溪,另有艺古斋为订壶用章,清代光绪年间宜兴紫砂名工,宜兴人。工制砂壶,风格秀雅,工艺卓越,饶有古风。曾为吴大澄制壶,南京博物院藏“赵松亭平盖扁鼓壶”一具,壶身铭:“湘江水,洞亭春,松火新煎瑟瑟尘。癸巳(1893)仲冬东溪仿古。”盖铭:“支泉”篆文小方印,底钤“愙斋”篆文方章。

吴大澄,字清卿,号恒轩。尝得古铜器“尊”又号“征斋”。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历官广东、湖南巡抚。书画、篆刻皆精,喜收藏,精鉴定。大澄好壶艺,曾请宜兴紫砂名师黄玉麟、赵松亭(东溪)、吴月壶等造壶。大澄制壶不多,颇精。多以“征斋”篆文方印为识。。

容量:350ml

尺寸:W14cm×H14cm

钤印: 【底款】愙斋

【盖款】国良

题识: 点瓶中之诗句 东溪

估价:50,000-80,000

3515-清乾隆 徐恒茂制朱泥笠帽壶

江蘇觀宇

此壶形貌优雅,身稳肩柔,砂质细腻,浆面润泽,呈色明艳,式度凝练。身筒气韵饱满,弯流与曲把线条皆流畅和谐,以圆立钮为中心的笠形盖帽颇具特色,犹如明季儒生。盖墙落“恒茂”二字,壶底写刻“四时佳兴与人同。孟臣制。” 壶身形虽小,却小中见大,颇有精神。

容量:150ml

尺寸:W12.5cm×H8cm

款识:【底款】四时佳兴与人同 孟臣制

【墙款】恒茂

估价:65,000-75,000

3516-民国 朱可心制竹鼓壶

江蘇觀宇

器型为竹形鼓身,中腹微束,浅刻双线,嵌盖弧形,延阶向下折肩处呈两道凸形与一道凹形线圈,俯视宛若水中涟漪,壶底亦复如是。流、钮、鋬均塑以竹节,盖面贴饰竹叶,竹节刚劲挺拔,竹叶俊秀飘逸。此壶以竹为形并塑造而成,用线条作为壶体的装饰,表达出秀逸、刚柔相济、丰满厚实的气韵。壶底中钤“凯长”方印,壶盖亦钤有“凯长”印款。壶身一面刻绘折枝梅花,疏密、留白等,皆有章法,且梅花孤傲高阶秉性与竹相匹,自古梅、竹为文人所赏、所用,在此更显壶之文化底蕴;另一侧金石味书法“饮之清心,扫石品题。口玉”。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14岁时拜汪生义为师,与吴根云结为师友。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制作云龙鼎和竹节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荣获“特级优奖”,1953年12月“全国民间艺人观摩大会”携作品云龙壶、圆松竹梅壶参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世界陶瓷展览。其作品松鼠葡萄壶、松竹梅三友壶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巡回展”出国展出,并获一等奖。1959年他费时4个多月精心仿制南京博物院珍藏圣思桃杯获殊荣。创作旺盛期,设计制作了如意壶、云玉壶、高峰咖啡具,迎宾酒具、万寿壶、碗梅壶,可心梨式壶等,许多式样成为紫砂工艺陶畅销产品。1964年他精心仿制陈鸣远包袱壶,达到紫砂技艺炉火纯青的地步。朱可心首创一种壶式,多种装饰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七十年代初期,前后设计制作了《色柿子壶》、《彩蝶壶》、《高壶》、《报春壶》、《劲松壶》、《翠松壶》。1973年,首创一种壶形,多种装饰和新形式,在状如 心形状壶 上,分;别雕青松,翠松,寒梅,古柏,碧桃等装饰,深受中外人士欢迎。

容量:580ml

尺寸: W19cm×H8cm

钤印:【底款】凯长

【盖款】凯长

题识 :饮之清心,扫石品题。

估价:65,000-75,000

备注:附证书

3517-清中期 诗句逸公款朱泥神灯壶

江蘇觀宇

此壶选泥精细,泥色殷红。壶身上敛下收,壶腹饱满,扁珠钮,壶盖与壶口衔接严实且过渡自然,流、把粗壮有力,整器端庄稳重之气尤足,平底刻“诗人云破月来时 逸公制”

容量:200ml

尺寸: W14cm×H6.5cm

款识:【底款】诗人云破月来时 逸公制

估价:50,000-60,000

3518-民国 半匋制双色大松桩壶

江蘇觀宇

此壶作松桩式,紫泥塑胎,壶体表面仿松树老皮,瘿疤嶙峋,蜿蜒虹虬。直流、壶钮、壶执塑以枝干状,形制奇趣。盖面及壶身的松针疏密有致,以绿泥点染,逼真自然。全器形制奇巧,泥色搭配合理,极富天然之意趣。盖内钤印“半匋”,壶底钤“苍松半匋制”款识。整器展现了紫砂泥极强的可塑性与丰富性,大胆而富有个性。再观此壶枝干之复杂构成,当属半匋制器中的精品。

邵仲和,号“半匋”,宜兴人,生于1921年3月。曾祖父邵权寅为邵大亨的哥哥,既是制壶高手,又是经营能手。其祖父邵惠如为清末的秀才,也得家传颇懂经营之道。其父邵咏裳、其本人亦是制壶、经营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邵仲和自1937年到1955年公私合营前,一直是“利永陶器公司”的老板。作为资方合营后,邵仲和长期从事紫砂一厂的营销管理工作,直至退休。

容量:930ml

尺寸: W25cm×H20cm

钤印:【盖款】半匋

【底款】苍松半匋制

估价:32,000-35,000

3519-清乾隆 日省堂款粉彩矮宫灯壶

江蘇觀宇

此壶包浆莹润,流扳壮硕有力,盖面拱起,粉彩装饰于宝珠纽周围,适宜而醒目;壶身彩绘山水画,画工简洁明快,色彩淡雅秀丽,品味稚拙质朴,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特有的加彩装饰工艺。全壶亮丽中不失娴静淡雅之感,是一件陈设与审美均佳的作品。壶底钤印“日省堂”。

容量:300ml

尺寸:W14cm×H8cm

钤印: 【底款】日省堂

估价:35,000-40,000

3520-清中期 朱泥高潘壶

江蘇觀宇

此壶身似高梨,壶把似秋水式。造型简朴,骨肉亭匀,为朱泥光素造型中的佳器,看似素面素心,确显现出匠人纯熟深厚的技艺。此壶盖墙有款“潘”字,即世称之“潘壶”。由于潘氏名声远播,世人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

容量:130ml

尺寸: W9.5cm×H8cm

钤印:【墙款】潘

参阅:《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第228页,图184,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年10月10日。

估价:25,000-35,000

3521-清中期 紫泥高潘壶

江蘇觀宇

砂质细腻温润,造型简朴,骨肉亭匀,为紫砂茗壶光素造型中的佳器,看似素面素心,确显现出匠人纯熟深厚的技艺,紫砂小品中以高潘壶式为稀有,再者以紫泥为贵。此壶盖墙刻款“潘”字,即世称之“潘壶”。由于潘氏名声远播,世人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

容量:130ml

尺寸:W11cm×H8cm

钤印:【墙款】潘

参阅:《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第228页,图184,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年10月10日。

《宜兴茶具-中国雅趣品录》第164页,图80,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1991年10月。

估价:50,000-60,000

3522-清乾隆 无款澄泥犀纹砚

江蘇觀宇

仿制宋德寿殿砚式,紫砂澄泥质,色泽灰褐,沉静凝重,直角长方形,砚面瓶形砚堂,瓶口为墨池,瓶身为受墨处,犀纹地,造型严整,雕琢有致,无过多纹饰,简约大方,品相完好。

明代高濂《遵生八鉴》中载有“宋德寿殿犀纹砚”图样,因其样式典雅古朴,故而为明清制砚者所喜好,多有仿制。据文献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后,清廷曾分别以端石、歙石、澄泥大量仿制古砚,用来赏赐宗室大臣,每套六件。有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唐八棱砚、仿宋德寿殿犀纹砚、仿宋天成风字砚、仿宋玉兔朝元砚。

尺寸: W14cm×H8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房四宝·纸砚》,第135页。

《西清砚谱古砚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第422页,图93。

《御制文二集》卷三十九。

《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第200页,北京圣彩虹制版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8月第2版第1次印刷。

估价:75,000-85,000

3523-明末清初 月牙白釉印花文盘

江蘇觀宇

月之白色,并非正白,其色度会因月之盈亏,天气的湿度,温度,以及观察者所处位置的光线散射情况而不同,色调亦可在冷暖之间转移。宜均的月白釉带有这种变化,施釉浅薄处色调偏暖,在米黄与牙色之间,而釉厚色调反而转冷,茶白色底闪烁青蓝之光,正如月之迷幻。此件拍品为紫砂与钧釉结合,独具一格。拍品紫泥施釉,器形秀美,长方形制,釉色肥厚均匀,釉面光洁、开片自然。盘内釉水与印版勾勒的花纹图形,相映交融出别样艺术效果,格外古朴雅致。

尺寸: W28cm×H15cm

参阅:《宜窑逸色—印如精舍藏明清宜均器物选辑》第60—78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5年7月20日。

估价:80,000-100,000

3524-清早期 大彬款紫泥宫灯壶

江蘇觀宇

壶紫泥为胎,作宫灯式,式度典雅,壶身浑圆与壶钮同式,盖面隆起为压盖,短颈圈足,直流与圈把方圆并济,每处过度皆圆滑规整,简洁明了。整器比例协调,不附加装饰,仅以器形身线的变化或开光加强装饰效果,凸显细腻的泥质,崇尚“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此造型有别于一般常见宫灯式,包浆莹润。壶底镌刻诗文“且作山水之主人 大彬”。

时大彬(1573—1648),字少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鹏之子。是紫砂鼻祖供春之后知名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一代巨匠。其作品朴雅坚致,当时即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之说。

容量:600ml

尺寸:W17cm×H12cm

款识:【底款】且作山水之主人 大彬

估价:50,000-80,000

3525-清早期 孟臣款朱泥笠帽扁腹壶

江蘇觀宇

此器形貌优雅,身筒扁圆,饱满;笠帽式壶盖平压于壶口,上接圆形壶钮,与壶身相协调。盖内制工严谨,线面交待清楚。三弯流口处理尖薄利落,出水极佳。圈把外圆内扁,易于把持。从砂料、制工、形制风格推断此壶创作年代应在清初之际,年份久远,加之此壶壶身较小,更为难得。壶底钤有“孟臣制”、“庚寅年”。

孟臣,惠孟臣,传为明天启、崇祯间宜兴制壶名手(一说孟臣为清康熙、雍正间人)。江苏宜兴人,生卒不详,孟臣名号有君德、思亭等,孟臣是晚年自号,为时大彬后一名手。孟臣制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笔法类褚河南。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日·奥兰田《茗壶图录》、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等著录中皆对孟臣开篇详加叙述。

容量:180ml

尺寸: W13.5cm×H6cm

钤印:【底款】孟臣制 庚寅年

著录:《莲房汲砂》第43页,唐人工艺出版社,2015年7月25号。

估价:90,000-100,000

3526-清乾隆 葛子厚制紫泥四方梨形壶

江蘇觀宇

此壶造型秀美,器形有别于一般常见之梨形式,作四方形。方中寓圆,线条流畅,过渡衔接自然,紫泥为胎,泥料上佳,器表光素无纹,底部钤印“明月松间照,孟臣制”。右上方落一门小椭圆章“子厚”。构思精巧,古典、大方之气尽显,展现了作者高超制作技艺。

葛子厚【清】,乾隆时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月不详。《阳羡砂壶图考》云:“子厚,乾隆间人,缪颂宜兴,子厚为造壶”。又“听泉山馆藏朱泥小壶一把,泥质细腻,莹洁可玩,款署‘子厚’,书迹流利可喜”。

容量:200ml

尺寸: W13cm×H8cm

钤印:【底款】子厚

款识:【底款】明月松间照 孟臣制

估价:200,000-250,000

3587-民国 邵全章制紫泥小石瓢

江蘇觀宇

石瓢壶式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喜。此石瓢小壶,选上佳紫泥为料,光滑细腻,壶身呈“金字塔”式,重心下垂,比例适度,壶体小而不失气度,光芒内敛、韵味深沉、高雅端庄。壶嘴为短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顺畅,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直线。壶钮外圆内扁、便于使用。盖内有“全章”方印,壶底钤“七七老人”、“邵全章”一大一小阳文方印,把下钤“全章”椭圆形印章。

邵全章[清],清末民初宜兴紫砂高手。宜兴上袁村人,出身陶器世家,祖父、父兄均为制作紫砂能手。为当代紫砂名师徐汉棠四舅。早年曾与当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合制高档茶具,技艺精到。后改行制作工艺陶和研究工作。

容量:130ml

尺寸: W12cm×H15.5cm

钤印:【底款】七七老人 邵全章

【盖款】全章

【把款】全章

估价:10,000-12,000

3588-清中晚期 朱泥小品二把

江蘇觀宇

此二件均为朱泥小品,一为扁君德,流弯曲前引欲昂,出水有力,壶把纤细,如莹莹玉手。壶体精雅温润,意态朴雅可人。壶底有“逸公”款,盖内钤印“”。另一把梨式泥质明润,色泽古穆,比例得当,骨肉亭匀,制作颇见功力。弯流嘴胥出,展现柔美之姿,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朴雅得当。壶底刻写“春花与秋月 孟臣”。整组搭配协调,求同存异,通过在同一空间中创造一种气质相同之美,给人的感知提供无限可能性。

容量:50ml 50ml

钤印:【底款】逸公

【盖款】桂

款识:【底款】春花与秋月 孟臣

估价:15,000-18,000

3589-民国 紫砂老象棋一副(32颗)

江蘇觀宇

估价:15,000-18,000

3590-民国 吴记款心经茶具一组(九件套)

江蘇觀宇

此组拍品,器身刻字,以心经为主体,紫砂为载体,竹节编织成托盘,禅味十足,格古清雅,尽显技艺与艺术,堪称佳作。

尺寸不一

钤印:【底款】吴记

估价:15,000-20,000

3591-清乾隆 王南林制满彩茶叶罐

江蘇觀宇

此罐圆盖隆起,圆肩,腹部向下收,平底。盖顶粉彩花卉一朵,绽放艳丽,盖面及罐身外表绘绿彩,盖边绘蓝边一圈,罐身肩分别自上而下饰皮球花纹。釉彩之上绘四时花卉,罐底中央抑压“王南林制”四字篆书款。品相完整。

王南林,号南林,家羽后身,即自诩为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乾隆时期著名陶艺家,技艺精工善制各式茗壶、花盆、摆件等紫砂器,且件件结构匀称,喜用紫砂团泥制作成品如古金铁,曾奉旨制作紫砂器进献清宫;有诸多作品传世,北京博物馆等有馆藏有王南林制、御制字样传器可证;是清代紫砂著名大师之一。

尺寸:W15cm×H17cm

款识:【底款】王南林制

参阅:《王度宜陶珍藏册-紫泥》第246页,奇园国际艺术中心出版,1993年10月。

《荆溪紫砂器》第222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年4月。

《紫砂情韵-沙志明紫砂鉴赏》第6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

估价:18,000-20,000

3592-民国 范大生制紫泥松鼠葡萄壁瓶一对

江蘇觀宇

壁瓶,以挂于壁面而名,又称“轿瓶”、挂瓶。器型为常见花瓶尊等竖部的一半,靠壁一面平坦有孔,以利于悬挂于墙壁上。此对瓶紫泥为胎,以松鼠葡萄为主,辅以葡萄叶于两侧,松鼠攀附在枝干,似塑似画,分外传神。对瓶捏塑对称,且变化有序。侧面皆钤印“大生”。

范大生(1874~1942)字绳武,宜兴紫砂名艺人,世居宜兴丁蜀镇。师从紫砂艺人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壶,鱼化龙等壶,浑机有臻,名噪一时。曾受聘于“宜兴利用陶业公司”、“吴德盛”、“铁画轩“等陶器公司制壶,茶壶作品曾参加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均获奖。

尺寸: W13cm×H20cm×2

钤印:【身款】大生

估价:20,000-30,000

3593-民初 墨缘斋意堂制朱泥水平壶

江蘇觀宇

此壶造型极为小巧可爱。壶身圆润饱满,配以直形嘴,耳把圈足,压盖珠钮,线条流畅优美,形制匀挺柔和。水平壶的壶嘴与壶把重量须严格相等,故能在水中保持平衡。此壶触感细润,色泽光洁纯正,兼具精巧与实用性,实为水平壶中之珍品。壶底阳文印章“墨缘斋意堂制”。

“墨缘斋”为顾景舟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时书斋的题名。“墨缘斋意堂制”多见于顾景舟早期初制水平壶常用印款。此类小品壶,造型虽习见于同时期商品壶。然而,观顾老所作,做工精细却仿佛信手拈来,技艺娴熟,形神俱备。亦可由此看出顾老坚实的制壶技艺,诚可宝玩。

容量:70ml

尺寸:W9.5cm×H4.5cm

钤印:【底款】墨缘斋意堂制

参阅:《当代紫砂名陶录》第60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6年5月20日。

《紫韵雅玩-中国紫砂精品珍赏》第121页,天地方圆杂志社出版,2008年10月15日。

《壶锦》第11页,锦锋公司出版社,1985年。

《砂壶选粹》第29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

《朱泥壶的世界》第172页,壶中天第出版社,2011.9。

估价:12,000-15,000

3594-清晚期 朱泥调砂半月壶

江蘇觀宇

朱泥壶色泽鲜红,泥料中掺熟料似细鲨鱼皮,又称“梨皮砂”,窑烧火候得宜,胎肉厚实。壶身为半月形,自壶口向下渐放,圈把线条优美,弯流前引。壶盖饱满富有张力,底部平整大器。全器小巧精致,精神奕奕,意态清雅可人。品相保存良好,实为妙品。盖内钤“水平”二字。

容量:70ml

尺寸: W9.5cm×H5.5cm

款识:【盖款】水平

参阅:《朱泥壶的世界》,第144页,(台北)壶中天地杂志社,2011年9月第三版。

《朱泥宝记》,第95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3年8月1日。

估价:15,000-20,000

3595-民国 程寿珍制紫泥磨光仿古壶

江蘇觀宇

此壶紫泥为胎,壶面光洁,口盖厚唇,短颈溜肩,扁身挺腹,平底内圈足;弯流胥出,鋬环敞阔,壶盖隆起,中竖扁珠钮。仿古壶为程寿珍代表作之一,可谓集历代光素器精华之大成。此壶底钤有“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盖内钤“寿珍”,把下钤“真记”。

程寿珍(1857-1939),别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名艺人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擅长制作掇球壶等仿古壶式。程寿珍一生勤劳多产,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一生所制紫砂壶不计其数,流传民间甚多。程寿珍中晚年仅制掇球、仿鼓、汉扁三种壶式,钤印有“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程寿珍善仿制邵大亨的掇球壶,分别于 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2 年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优秀奖,名重一时。此后所制掇球壶,底钤有“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

容量:600ml

尺寸:W20cm×H11cm

钤印:【盖款】寿珍

【底款】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

款识:【把款】真记

【壶内底款】 寿珍

估价:20,000-25,000

3596-民国 程寿珍制紫泥磨光汉扁壶

江蘇觀宇

此壶形体扁圆,腹部圆润而饱满,肩部折线,向口部渐渐收缩。平盖厚而拙,钮似壶身,圈把与弯流连成一线。整器制作手法,过渡自然,悟其内涵则气韵生动,实为把玩品茗之佳作。壶肩刻写“丹砂妙戏 茗柯实理 饮水知甘 皆大欢喜 陈韬铭 汤涤书”,盖内印款“寿珍”“葵酉”,壶内底部亦钤印“寿珍”,把下“真记”,底款“茗史老人七十生辰制”。印款种种,皆符合寿珍一贯的落款方式。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已有创作,寿珍总结前人经验,反复推敲演变,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式与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程寿珍(1857-1939)),宜兴川阜上袁村人,号冰心道人。程寿珍师承其养父邵友廷,技艺娴熟,壶式掌握精准,擅长制作掇球壶、仿古壶等式,至晚年仍勤于创作。1915年其作品为利用陶器公司征集,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获得头等奖。1921年,蜀山开办“陶工研习所”,聘请程寿珍担任技师。1934年,受聘为江苏省宜兴陶业职中技师。1935年,宜兴县长亲自登其家门,送上伦敦会展奖状。

容量:480ml

尺寸: W20.5cm×H8.5cm

钤印:【盖款】寿珍

【底款】茗史老人七十生辰制

款识:【盖款】葵酉

【把款】真记

【壶内底款】 寿珍

题识:丹砂妙戏 茗柯实理 饮水知甘 皆大欢喜 陈韬铭 汤涤书

估价:28,000-30,000

3597-民初 王寅春制朱泥扁灯壶

江蘇觀宇

此壶色作枣红,泥细致坚润,工艺一丝不苟,形制端雅绝伦,气定神闲。广腹矮身极难制作,体态丰腴雍容,但觉怡人,壶流柔顺优美而不掩劲节,盖微隆,即神气所聚。底钤“荆溪惠孟臣制”,把下钤印“寅春”。

王寅春(1897-1977)江苏镇江人。著名陶瓷艺术家,被誉为近代紫砂名家七大艺人之一。制壶技法以纯属、快捷著称,善制光素、筋纹诸器。曾经“吴德盛”介绍,被聘至上海古董商龚怀希处仿制明清紫砂古壶,以明清名陶人之筋纹器作品为主。制器敦厚朴实,雍容大气,很难有人企及。

容量:80ml

尺寸: W10.5cm×H4.5cm

钤印:【底款】荆溪惠孟臣制

【把款】寅春

估价:30,000-50,000

3598-清中期 允公款朱泥高潘壶

江蘇觀宇

高潘壶式,而式度更为端雅。一弯流,鋬环似耳挺阔,盖似笠帽,中竖圆珠,鼓腹下敦,底呈内圈落款“允公”,壶把印有叶形章。全器做工精细,大方得体。

允公传为明代宜兴制壶高手。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八壶精舍藏“朱泥壶”一具,在中、小之间,如半截球形,底镌楷书“山水主人,允公”六字,敦朴工致,兼而有之。甚类万历间物,亦可贵也。之后不少紫砂也落上了允公款,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落款的形式。

容量:130ml

尺寸:W10cm×H8cm

款识:【底款】允公

参阅:《荆溪紫砂器》第141页图169,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年4月。

估价:50,000-80,000

3599-清中期 无款朱泥菊瓣壶

江蘇觀宇

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有:“菊入手而疑芳”筋纹器的基本概念来自瓜果花瓣,尤其是菊瓣、菱瓣的对称结构最为典型,一般是将壶体的俯视面划分为若干等分,以壶钮为中心向四方放射而出,利用各式的线条将规律流畅的筋纹,整合成一套精准严密的整体结构,其造型规律要求“上下印对,身盖齐同,分割精准,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此拍品流嘴俊挺,壶把坚挺,造工精准,细节结构巧妙,韵致精美,展现筋纹器的律动美学。

容量:180ml

尺寸: W12cm×H8cm

著录:《荆溪朱泥》第135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年10月10日初版。

估价:55,000-60,000

3600-清早期 荆易弌式款朱泥壶

江蘇觀宇

泥色朱红,壶似梨形,烧造呈梨皮砂,为朱泥中的珍品,此种泥质烧成后颗粒隐约,十分讨喜。整造型优美,雅艳动人,骨肉亭匀。圆珠钮,鼓盖,口盖留唇,严丝合缝;直流微曲,壶环把纤纤,把下署款“香”,腹身圆满,身桶较高,内圈足,底钤“荆易弌式”。此壶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宜兴傍临荆溪,故古称荆邑。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其位荆溪之北始改名“阳羡”。此壶底印“荆邑”,当谓荆溪阳羡,据《金石索》:“昜,古币文,平阳安阳之阳,借昜为阳也。”所谓“荆昜弌式”是以强调此壶为宜兴出品的名壶。

容量:150ml

尺寸: W11.5cm×H7.5cm

钤印:【底款】荆易弌式

【把款】香

估价:60,000-70,000

3601-清中晚期 月泉款圆竹段壶

江蘇觀宇

此器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质赭红,纯正温润,壶身手感极佳。竹节式直流搭配刚劲有力的竹段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鲜明特点,盖内钤“月泉”章,看似素心素面,确彰显了制壶者的深厚技艺,十分稳重,非良工巧匠不可为之。

容量:380ml

尺寸:W14.5cm×H9cm

钤印: 【盖款】月泉

估价:30,000-50,000

3602-民国 北岩刻粉黑浆插屏(配原装老花梨座)

江蘇觀宇

此件插屏器型周正,正面刻绘傲骨腊梅,刀法流畅自然,却不失力度,画面布局合理,民国刻绘风格尽展,是一件值得珍藏的佳作。

邵云如:(1879-1930)江苏宜兴人,清末民初陶刻专业的开山宗师,系邵赦大之子。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书画家,紫砂陶刻名家。邵云如的作品署款主要是:“北岩”“旭岩”“岩如”“云如”“逸然轩主人” “岩如主人”“岩如逸人”“筠儒”“筠如”“聚莲老人”。

尺寸: W43cm×H61cm

估价:60,000-80,000

3603-清乾隆 邵旭茂制执把大壶

江蘇觀宇

此壶巨大而线条饱满,雍容大度,气宇轩昂。高颈溜肩,壶盖与壶口直连,圈耳把神采奕奕,三弯壶嘴舒展自然。壶体饱满圆润,因用料上乘而显温润光泽。底内圈与壶内工艺均佳,底钤“荆溪 邵旭茂制”。

邵旭茂,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宜兴紫砂制壶名手。荆溪人,邵旭茂善作素器大壶,以造型见长,所作均雍容大度,极富气势。亦善练泥,细而不腻,紫而不姹。

容量:2900ml

尺寸:W29cm×H19cm

钤印: 【底款】荆溪 邵旭茂制

估价:80,000-100,000

3604-清早期 黄石斋藏紫泥笠帽宫灯壶(附原共箱)

江蘇觀宇

笠帽宫灯式,形貌优雅,犹如明季儒生,头戴笠帽,两袖清风,纵情山水。此壶紫泥为胎,泥色坚致,呈栗色。短颈、溜肩、敦腹、底承圈足,比例协调。壶流与壶把伸展得益,丰腴中蓄存骨力。盖内造型尤见柔美,壶钮似莲花造型,简洁修饰,犹见神韵,可见作者之技术高妙。整器通身光素不附加任何装饰,仅以器身线条变化加强装饰效果。

黄道周,字幼平,福建漳浦人。又号石斋。他博学多才,深究经学,雅好诗文,精天文、历数,又善书画。天启二年(1622)与王铎、倪元璐同榜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容量:980ml

尺寸:W21cm×H15cm

共箱题识 : 其品格并奇 古色在大彬用卿之间 真可宝爱也

估价:120,000-150,000

3605-清晚期 吴月亭刻四系罐

江蘇觀宇

此器造型优美,规整端正,线条自然流畅,胎色细腻温润,盖与身保存完整,盖顶端内施釉,釉质晶莹、肥厚,盖面刻写金文,器身刻写“制就水精出巧,辛丑夏月竹溪生刻”刀工老道,清秀俊逸。整体观赏此器浑厚凝练,又内含儒雅气质,拥有非凡气度,实为难得精品传世。

吴月亭,字竹溪。嘉庆、道光时人,咸丰元年尚在世。为杨彭年的后辈,工制壶,善书刻,刀法流利,尤善紫砂铭刻。

尺寸: W22cm×H14cm

题识: 制就水精出巧,辛丑夏月竹溪生刻

估价:42,000-45,000

3606-清早期 荆溪陈氏元华款紫泥调砂钵

江蘇觀宇

此器上大下小,圆润饱满,鼓腹收底,承穹形罩盖于其上,衔接自然。钵以紫泥调砂制成,古朴大气,胎体深红,珠光内敛。黄砂点点,掺落期间,灿若星辰。此种清初的调砂工艺,观之粗犷,抚之细腻,体现了紫砂的最高装饰境界-以砂饰砂。盖内钤印圆方篆文“荆溪”、“陈氏元华”二章,工整清晰。此类清早期砂钵本不多见,偶现于市亦多失盖,此钵保存完整,赏用皆宜,配原共箱。

尺寸: W16.5cm×H12.5cm

钤印:【盖款】荆溪 陈氏元华

估价:50,000-60,000

3607-清晚期 万泉款段泥方砖壶

江蘇觀宇

此壶选黄褐色段泥为胎,烧成后胎色褐中泛微紫,砂砾隐现,质感绵糯。壶体长方高身似砖,直挺不板,线面干净利落,给人以坦荡之势。四方锥形嘴斜上胥出,方把刚毅有势,方柱钮压盖,平嵌壶口,口平盖紧,严丝合缝,整体透出直线的力量美,韵味独到。盖内钤“万泉”阳文篆书方印。

蒋德林,清嘉庆至同治年间宜兴制壶高手。字万泉,江苏省宜兴蜀山人,生卒不详。所制砂壶,色泽光润,形制素雅,名闻一时。据光绪《宜兴县志》记载:德林“百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曾著录万泉传器三持。

容量:530ml

尺寸: W16.5cm×H14.5cm

钤印: 【盖款】万泉

估价:80,000-100,000

3608-清乾隆 无款金砂柱基壶(附原共箱)

江蘇觀宇

此壶,腹身呈圆筒,身筒上下沿边贴饰细纹一周,壶钮与身筒似,双唇压盖厚而严密,直颈,直流与耳把上端成一线;整体衔接自然巧妙,比例协调,曲中有直,若君子之态,能屈能伸;此壶粒粒金砂布满全身,熠熠生辉,彰显神韵,有朴素不失华丽,稚拙不失精巧之美,把玩实用皆宜,百看不厌。

容量:420ml

尺寸: W16.5cm×H9.5cm

估价:80,000-100,000

3609-清晚期 无款宜钧釉四方签筒

江蘇觀宇

此器四方形,四足露胎,器身外壁施以薄釉,由上至下做渐变色,如单色虹划过,清秀典雅,驻足于秀丽,肩部两侧装饰象牙状,在似与不似之间,耐人寻味。

尺寸: W18cm×H73cm

估价:30,000-50,000

3610-清乾隆 宜钧釉太平有象半米瓶

江蘇觀宇

此器整体造型端庄秀雅。瓶以紫砂为胎,外壁施钧釉,釉层均匀肥厚,釉汁流淌自然,釉色青蓝相合,亦有黄、紫渐变效果静谧空灵。通体不加任何多余装饰,仅在肩部随形雕饰象头耳环与壁契合,寓意颇深。所谓象,瑞兽,厚重稳行,能驮宝瓶,故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之说,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汉书·王莽传》:“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陆游曾赋诗曰:“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大象已然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祥瑞象征。而瓶与“平”同音,寓意四海升平。因此,历代帝王皆以铜、玉、瓷等不同材质御制“太平有象”器型,置于案台之上或陈设于厅堂之中,以求“四海升平、吉祥平安”之福瑞。

尺寸: W25cm×H46cm

估价:35,000-40,000

3611-清早期 无款天青釉四方花觚

江蘇觀宇

唐人器物尚白,宋人器物尚青,宋代的艺术家皇帝徽宗赵佶,不满定窑器物芒口裹金、银方可使用,嫌其落俗,故使人发展出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般的汝窑器物,从此天青色,便亦成为中国施釉器物的主色调之一。天青在色调上可偏绿,亦可偏蓝,宜均的天青釉色更接近于天蓝,有蓝中略泛紫光者,可谓美绝,釉色中或带有白色乳浊细纹,状如蚯蚓走泥。

明末清初的天青釉宜均器物取色往往淡雅,釉面多开片,此器型仿青铜觚,呈四方形,器身分三段,口部及足部均外撇,呈方形喇叭状,腹部方正而凸出。造型优美别致,天趣自然,釉色呈天蓝,隐隐间有白色乳纹游走,恰似“天光云影共徘徊”之象。

尺寸:W17cm×H43cm

参阅:《宜窑逸色—印如精舍藏明清宜均器物选辑》第82—107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5年7月20日。

估价:50,000-80,000

3612-清中期 大方款满彩烛台一对

江蘇觀宇

此对烛台尺寸硕大,烛台分为三段烧造,后拼接而成,有两层托盘,上层托盘为放置蜡烛所用,中层托盘为蜡台,下层为覆锺式器座。通体满彩装饰,惟妙惟肖,画法细致,胎质坚硬,全器色彩明艳夺目,装饰富丽华贵,工艺繁复,瓷白彩艳,胜似染宣。

尺寸: W14cm×H36cm

钤印: 【底款】大方

估价:75,000-80,000

3613-清早期 介溪款朱泥大壶

江蘇觀宇

此件朱泥为胎,形制特殊,与传统高梨型比稍作变化,近乎九十度的垂直长流,流口稍收,壶柄作内平外圆,底部铭文以细笔刻就,笔致文雅,书卷气十足,不着一丝匠气,款曰:“且喜年华去复来 介溪”,意境悠远,颇见豁达的人生哲理,给人无限想象空间,迥异于一般朱泥器切茶切水的铭文风格。

容量:250ml

尺寸:W13cm×H10cm

款识:【底款】且喜年华去复来 介溪

参阅:《荆溪紫砂器》第29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年4月。

估价:100,000-120,000

3614-清中晚期 申锡制二泉刻段泥高升方壶

江蘇觀宇

壶为段泥,由申锡制作,二泉作铭,展现了壶之文人意趣。壶素面素心,不施釉彩,古朴雅致。此壶壶体以泥片镶接法成形,约呈四方梯柱,底部块面大于壶口面,稳重大气。壶口为平面,四方盖以嵌盖式与壶口相合,钮亦为梯柱,底部略大,便于揭盖提拿。壶鋬为四方形,与对侧弯曲的壶流互补。整体气势刚正,线面衔接自然,非技术高超者所能成。壶身一面铭文“不争不剖,惟虚能受,抱注有常,何必酒浆。沤罗盦铭 二泉”,款,布局疏密恰当,落落大方。壶盖内有“申锡”二字阳文款,壶底有“茶熟香温”四字阳文篆书方印,金石意趣十足。

申锡(1821-1861),字子贻,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人,当年因游宜兴玉女潭有“帝命主苏山,功成有申锡”之句,而取此义,名为申锡,笃志壶艺,且善雕刻。制品喜用白泥配制,精者捏造,巧不可言,若寻常之品,每用模制。鉴赏家能辨之。所制壶,壶底多钤“茶熟香温”闲章阳文篆书方印,盖内有“申锡”阳文楷书小印。把捎下有“申锡”二字篆章。申锡常和瞿子冶、朱石梅等文人合作。

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

容量:1130ml

尺寸:W18cm×H15cm

钤印: 【底款】茶熟香温

【盖款】申锡

题识 : 不争不剖,惟虚能受,抱注有常,何必酒浆。沤罗盦铭 二泉

估价:160,000-200,000

3679-民国 无款加彩茶叶罐, 清早期 贴花贡盘一组

江蘇觀宇

此茶叶罐,紫泥制成,身呈椭圆形,盖亦成椭圆状与身呼应,整体造型轮廓清晰,线条柔美,稳重端庄之中不失素雅柔美之气,惹人喜爱。罐身一面及盖顶加彩花卉达到装饰效果,布局得当,清新典雅,尤为美观,罐身另一侧点彩绘写“吾 清莲生主人作”。贡盘精炼硃砂材质,器胎均匀规整,折沿式,出唇,弧壁,底呈圈足。盘口祥云纹一圈,盘内花鸟小景一圈贴于壁上,中心贴祥云一朵,寓意吉祥富贵;盘外贴绘花卉枝叶围绕与盘内相呼应。此盘制作工艺精湛,简洁素雅,足可宝玩。

尺寸不一

题识:吾 清莲生主人作

估价:8,000-10,000

3680-清晚期 无款朱泥瓮形壶

江蘇觀宇

此壶身形玲珑有致,形如瓮体,骨肉挺匀,壶嘴前引胥出,优雅含蓄;壶盖与壶身相接无瑕,维系完美流畅的器形,神完气足。泥色殷红泛桔,泥质细而不腻,细砂隐现期间。

容量:120ml

尺寸: W9.5cm×H7cm

估价:12,000-15,000

3681-清晚期 友兰款段泥瓮形壶

江蘇觀宇

此壶做瓮形,段泥胎,质地紧密而细润,色泽柔和淡雅。器型上敛下收,壶腹凸显,弯流微微外撇,圆条执把,流把二者尽显秀丽。整器尽显儒雅端庄之气度,神形犹若佳人,遗世而独立。内圈足钤印“人生乐 孟臣”及“为记”叶形章,盖内落款“有兰”。

邵友兰生于清乾隆末年,殁于同治初年(1795),为清中期紫砂名家。道光年间曾为清宫制作过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他的传器。邵氏与“符生邓奎”、“邵二泉”等名家同时,常有印记留在制器上。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带边框的,“友兰秘制”盖内钤“友兰”、“真记”楷书小章。壶身常见有铭刻,一般署“二泉”及“竹坪”。

容量:220ml

尺寸:W12.5cm×H8cm

款识:【盖款】友兰

【底款】人生乐 孟臣

钤印:【底款】为记

估价:15,000-18,000

3682-清晚期 友兰款紫泥莲子壶

江蘇觀宇

壶作莲子式,骨肉亭匀,泥色温润,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是紫砂茗壶光素造型中的佳器。壶身筒圆润如宝珠,壶钮亦呈扁珠状,一弯小流前敛后移,壶把圆弧有力,整体比例得当,看似素面素心,却体现出壶艺家纯熟深厚的技艺。壶身铭刻“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头书。留佩”壶底内圈钤有“鼎盛监制”,盖内落印“友兰”。

邵友兰生于清乾隆末年,殁于同治初年(1795),为清中期紫砂名家。道光年间曾为清宫制作过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他的传器。邵氏与“符生邓奎”、“邵二泉”等名家同时,常有印记留在制器上。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带边框的,“友兰秘制”盖内钤“友兰”、“真记”楷书小章。壶身常见有铭刻,一般署“二泉”及“竹坪”。

容量:380ml

尺寸: W15cm×H9cm

钤印:【底款】鼎盛监制

款识:【盖款】友兰

题识: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头书。留佩

估价:18,000-20,000

3683-清晚期 柏亭款朱泥调砂思亭壶

江蘇觀宇

思亭壶在清代初期出现,为清代陆氏所创作的款式,风格柔美,在紫砂壶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诸家同为清代制壶好手,坊间流传着一句谚语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虽历经百世却仍受文人雅士所喜爱。此件思亭朱泥小品质地致密,泥色纯正,包浆莹润,砂砾隐现,壶身如葫瓢,弯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丽,圆珠钮,二湾流嘴,圆包底刻有“思亭”,盖内款识“柏亭”。整体气氛古意盎然,气质典雅。

容量:130ml

尺寸: W10cm×H8cm

款识:【底款】思亭

【盖款】柏亭

估价:15,000-18,000

3684-清晚期 友记款紫泥磨光水平壶

江蘇觀宇

紫泥砂质淘洗细腻,窑烧得宜,方能水磨出皎洁如镜面。壶整体式度尤佳,壶流挺直,出水佳,口盖留唇,盖面微拱,盖墙有“加工水平”楷书,壶把下钤有“友记”椭圆章。口宽身扁,契合“宜扁宜圆”之说,为茶道家珍爱。壶底承圈足,沉稳庄重,底刻有“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孟臣”,刀工遒劲,字迹工整,可见功力极深,非平庸无奇之刻,佳品亦是如此。

容量:150ml

尺寸:W12cm×H7cm

款识:【底款】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孟臣

【墙款】加工水平

钤印:【把款】友记

参阅:《朱泥壶的世界》第187页,壶中天第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三版。

估价:15,000-18,000

3685-民国 范大生制段泥合桃壶

江蘇觀宇

壶作五瓣筋囊式,等分均匀规则,壶身鼓腹,囊块圆浑饱满,每瓣口与盖严密相合,制作精湛。弯流作盈巧处理,把从凹瓣中胥出,两者相得益彰。钮座塑桃实,叶瓣分别贴饰于盖面,韵味质朴,合桃乃范大生代表作。壶身一侧铭刻“候蟾背之芳香 观蛎目之沸涌 北岩作”。另一侧镌刻人物山水图式,画工简洁,转折提笔,运用自如,有返璞归真之势,盖内钤有“大生”楷体印款,把款“承甫”。

范大生(1874-1942),字绳武,号承甫,世居宜兴丁蜀西望圩村。师从紫砂名家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鱼化龙”等壶,作品生动传神,富有情趣,享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美誉。曾受聘于宜兴利永陶业公司、吴德盛陶号、上海铁画轩等陶器公司制壶。值得一提的是,他精心创作的大型陶塑“雄鹰”曾在1935年英国伦敦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容量:480ml

尺寸:W18cm×H9cm

钤印:【盖款】大生

款识:【把款】承甫

参阅:《古韵清流—宜兴紫砂古器珍品》第115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估价:20,000-30,000

3686-民初 程寿珍制紫泥汉君壶

江蘇觀宇

此壶作扁鼓式,衍变自曼生壶式,亦受嘉道文人壶影响。壶以细腻紫泥制作,泥色殷红,流把与肩连成一线,整体线面明畅,修饰讲究,一气呵成。盖内收嵌入壶口与壶底呼应。壶身一面镌刻“南洋劝业会宜兴出品”,壶肩亦刻写“漫烧石鼎试新茶 跂陶刻”;壶身另一侧刻绘藤蔓攀爬于壶肩,藤条几处生出肥硕叶瓣,以刻带笔,流畅文雅,不见其色,犹具笔墨意趣。整器素雅大方,自成一格,大家风范,殊不多见,得者宝之。 盖内及壶底钤印“寿珍”、“ 乙酉 南洋劝业会纪念品”。

程寿珍(1857-1939),别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名艺人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擅长制作掇球壶等仿古壶式。程寿珍一生勤劳多产,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一生所制紫砂壶不计其数,流传民间甚多。程寿珍中晚年仅制掇球、仿鼓、汉扁三种壶式,钤印有“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程寿珍善仿制邵大亨的掇球壶,分别于 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2 年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优秀奖,名重一时。此后所制掇球壶,底钤有“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

容量:480ml

尺寸: W18cm×H8cm

钤印:【盖款】寿珍

【底款】乙酉 南洋劝业会纪念品

估价:25,000-30,000

3687-民国 吴云根制长方盆

江蘇觀宇

此器包浆浑厚,型制规正,盆型简单,比例恰到好处,盆腹立面线条微微外鼓,方中带圆,盆型稳重,四角云足。色泽红润,口部及底部颜色较深,尽显因年代久远而历练出的沧桑之美。胎质密实,给人一种厚重沉稳之感。整器观之,素面光洁,不做任何修饰,做工精细,制作精良,外表轮廓之线条,似行云流水,柔和美丽,极具视觉审美效果。此器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大方典雅、简约古朴的气息,令人心中顿生羡意,久久不愿离去。吴云根又名芝莱,宜兴紫砂名艺人,擅长光素器、筋纹器制作。盆底吟有“宜兴吴芝莱制”、“吴德盛制”款。

吴云根(1892-1969年),字芝莱,宜兴蜀山人。14岁拜清末紫砂名家汪春荣(生义)为师,与壶艺大师朱可心、壶艺名家汪宝根为同门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工艺大师。

吴德盛制,吴德盛陶器行由吴汉文于1916年设立,店址位于宜兴县城中蛟桥旁。吴汉文号跂陶主人、岩如主人等。1921年,吴德盛陶器行以“金鼎商标”图文字样注册其品牌商标,此后出品之紫砂器具底部都有“吴德盛制”方形和“金鼎商标”圆形等几种形式的章款。

尺寸: W31cm×H9cm

钤印: 【底款】宜兴吴芝莱制 吴德盛制

估价:20,000-30,000

3688-清晚期 福字款铺砂马槽盆

江蘇觀宇

形制长方,俗曰“马槽盆”。盆口周围环回纹装饰,身腹直而不滞,由紫砂精炼而成,铺砂点素,色泽浑厚,素面清雅。造形为唐宋以来传统制式,制作规整,线条流畅,有端庄大气、朴素无华之感。盆保存完好,包浆自然,历经百年实属不易。

尺寸: W24cm×H13cm

款识:【身款】福

估价:20,000-30,000

3689-清中晚期 诗句逸公款朱泥方拙壶

江蘇觀宇

此壶体态俊雅挺秀,盖与壶身密合无缝,圆肩、圆直筒,耳形把内方外圆,短直流出水流畅,圆珠钮恰似壶身,整器造型结合完美,可谓“小壶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壶之古朴可爱也”。内圈底刻写诗句“明月一天凉似水 逸公”。

容量:130ml

尺寸:W10cm×H8cm

款识:【底款】明月一天凉似水 逸公

估价:20,000-30,000

3690-清晚期 龙印款朱泥水平壶

江蘇觀宇

此款式小品朱泥非同寻常,扁灯高腹,玉立婷婷,娇美的发色映衬四处金边,华美异常。剑流细把扁珠钮,精致有型,是清晚期赏玩实用的品茗利器。盖内楷体“水平”,壶底双圈龙印款。

吴月亭,清代道光宜兴紫砂制壶高手,字竹溪,生卒年不详。为杨彭年后辈,善制壶,工雕刻。曾与邵二泉合作,由月亭制壶,二泉镌铭。月亭制器,常钤“竹溪”、“竹溪吴月亭制”印章。有的为月亭刻,署“竹溪刻”三字。

容量:250ml

尺寸: W13.5cm×H8cm

款识:【盖款】 水平

钤印:【底款】 龙印

估价:38,000-40,000

3691-清早期 无款紫泥狮钮斗方壶

江蘇觀宇

此壶泥色纯正,弯方嘴,弯耳把,曲中有直,前后呼应;盖上一狮做壶钮,捏束精到,狮子憨态可掬,眉目毛发皆细腻柔顺,狮球可灵活转动,别出心裁。整器古朴典雅,工艺精到,雄健而严谨的形制,流畅规整的线条,端庄秀美的权衡比例,蕴含精、气、神、韵之美。

容量:1100ml

尺寸: W23cm×H14cm

估价:20,000-30,000

3692-清乾隆 无款乌泥菱瓣壶

江蘇觀宇

菱瓣壶为典型的筋纹器壶式,工艺繁复,形制优美,简洁古朴。此壶紫泥为胎,泥料细润,形制端庄,口、盖、钮与壶体纹理配合精确,一弯秀嘴在菊瓣中生展,贴切润韵,端把下置飞垂,秀姿优雅,身、盖、钮三者之权衡比例恰当,筋纹贯气,如出一辙。口盖吻合,配置精密,宛若层层菊瓣含蕊待放,极其生动。

容量:830ml

尺寸: W20cm×H14cm

估价:22,000-25,000

3693-民国 顾德根制段泥供春

江蘇觀宇

供春传为明代正德年间制壶名手,清代梅调鼎的《阳羡茗壶赋·序》:“余从祖拳石公(吴颐山),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缶,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世所称供春壶也。”传供春的主要代表作品便是树瘿壶。清代周树《台阳百咏》:“台湾郡人,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供春树瘿壶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不少名家大师制作此款壶型。此壶造型一说似树瘿,壶身理纹缭绕,取瓜蒂形为盖,朴质轻巧,握把舒适,出水流畅;寓物象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盖内“德根”方印。

顾德根,世居宜兴川埠潜洛,自幼习艺,艺成后以制壶为业。民国初期,顾德根以制紫砂花货为主,《竹节》、《竹鼓》、《竹段》为常制作品。

容量:680ml

尺寸:W18cm×H11cm

钤印: 【盖款】德根

估价:20,000-30,000

3694-民国 储铭制紫泥仿古壶

江蘇觀宇

仿古壶是紫砂器中最经典的壶型之一,也是对壶艺家最具有挑战的壶型。其要以最简单的点线面来表达最丰富的造型内涵,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少少胜多多的至高境界。故紫砂史上虽代有名家演绎,而能成名器者寥若成星。此壶,紫泥为胎,口盖厚唇,短颈溜肩,壶腹的饱满充盈程度,平底内圈足;弯流胥出,鋬环敞阔,壶盖隆起,中竖扁珠钮。全器线条柔和流畅,比例协调,收展有度,表现了紫砂茶器的简洁素雅之美。盖内有“储铭”方章,浅圈足内阳文印款“龙溪山人”。

储铭,号龙溪山人,清末宣统年间受聘“宜兴阳羡陶业公司”,得壶界推崇获“南洋功业会”优胜奖,其代表作有“如意仿古”、“矮石瓢”、“线圆”等。为近代壶艺泰斗顾景舟之业师。

容量:430ml

尺寸:W17cm×H9cm

钤印:【底款】龙溪山人

【盖款】储铭

估价:20,000-30,000

3695-清晚期 邵权寅制紫泥六方合欢壶

江蘇觀宇

此六方壶集光货与筋器特点于一体,壶以紫泥制成,方流微曲,钮、盖、身皆呈六面贯通式,形体挺秀,棱角清晰,力度透彻,将方器的几何线条塑造得十分漂亮。壶身合两泥片制作成扁融状,壶身折腰,将壶腹对分。短流,圈把带飞翼。壶身一侧印:“一片白玉金,中有十分香,制砂名壶松竹花”落款阳文篆体“赦”“大”一圆一方两章,另一侧修竹弄影,摇曳恣意,书卷气息醇厚,极具文人壶风。盖内钤“郝记”小印,把梢下有“权寅”椭圆小印,壶底钤“阳羡廷来氏制”回文圆印。

邵权寅,一字权衡,又号赦大,宜兴川阜邵氏世家,为邵文金、邵文银后人,约生于道光,殁于光绪。《宜兴县志》有传。邵权寅先制壶,后经营,晚年于光绪15年创立权寅陶器店,所用印款为“权寅赦记”四字楷书方正回文边框印。

容量:150ml

尺寸: W13cm×H7cm

钤印:【盖款】郝记

【把款】权寅

【底款】阳羡廷来氏制

题识:一片白玉金,中有十分香,制砂名壶松竹花。

估价:25,000-28,000

3696-清中期 逸公款朱泥合欢壶

江蘇觀宇

朱泥壶盛行于闽粤,亦以惠孟臣与惠逸公“二惠”者多见,约定俗成,“孟臣壶”、“逸公壶”也成了朱泥壶的代名词。壶身用两器皿对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欢,寓意合而则欢。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扁珠钮,内圈足,底内落款“逸公”。此壶以朱泥掺砂,骨胎均匀,制作精巧,窑烧火候得宜,呈细致梨皮状,十分讨喜。

容量:150ml

尺寸:W13cm×H6.5cm

款识:【底款】逸公

估价:30,000-50,000

3697-清乾隆 周文彩制笠帽宫灯壶

江蘇觀宇

此壶体硕,气势磅礴,紫泥胎,胎土夹杂微小颗粒,若隐若现,宛如点点星光隐藏其中。壶作笠盖莲子式,器身圆润蕴蓄,神采奕奕,相较于壶身的简约,壶盖着墨较多,盖缘平整,中央鼓起如笠,钮座、钮颈、钮珠、气孔依序筑起,拾阶而上,圆融一气。圈足内钤印“ 周文彩”方章。全器虽形制简单,但做工严谨,发色古雅,气韵轩昂,简中显贵。

容量:1000ml

尺寸:W22cm×H13cm

钤印:【底款】周文彩

估价:32,000-35,000

3698-清晚期 二泉刻永茂款双圈直筒壶

江蘇觀宇

此壶泥质细密,身形为标准的圆柱体,造型简练、大方,秀丽挺拔,宽口嵌盖,盖上设桥钮置双圈于两侧,直流笔挺,执把修长,两者交相辉映,匀称自然,趣味盎然。整器整器制作严谨周正,拥有质朴沉稳的世相,构成极具精气的神态,是一件经实的雅室文房佳品,美妙绝伦。需于泥,壶身铁笔镌刻“需于坭,介于石,洌寒泉,永贞吉,二泉。”挥洒自如,钢笔俊逸,颇具文气。平底内印“邵二泉制”双圈花印,盖内椭圆小章“永茂”款。

关于双圈壶,世传一段佳话:1992年冬,顾景舟与书画名家刘海粟合作创制一把双圈壶(夙慧壶)。刘海粟雅好壶艺,尝与宜兴名陶合作,名画、名壶,誉为双绝,此器壶身由海粟题字“夙慧”;另面刻绘梅枝,题“眉寿”,再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继清代陈曼生之后,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话。完成此次合作之后数载,两老相继辞世,结束他们璀璨的艺术生命,徒留后人伟喝缅怀。

邵二泉,清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镌壶铭,且善制壶。曾为陈曼生造壶。邵景南壶多数请邵二泉刻字。

容量:900ml

尺寸:W17cm×H15cm

钤印:【底款】邵二泉制

【盖款】永茂

题识:需于坭 ,介于石,洌寒泉,永贞吉,二泉

估价:38,000-40,000

3699-清中晚期 壶公冶父款段泥三兽壶

江蘇觀宇

此种壶形造为三兽壶常见的多为紫泥胎,包括故宫博物院所藏也均为紫泥胎,段泥为胎实属少见。拍品壶型常见于清代晚期,因其以守宫作鋬,龙首为流,伏螭作壶钮故取名曰“三兽壶”。壶身造型是仿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盛行的式样,将平面线刻与浅浮雕相结合,样式古朴,气韵典雅。壶公冶父篆书方印底款。

子冶,瞿应绍(1780-1849)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容量:420ml

尺寸:W17.5cm×H10cm

款识: 【底款】壶公冶父

参阅: 《宜兴紫砂图典-故宫博物院编》第80-81页。

估价:30,000-50,000

3700-清中晚期 子冶刻钟形锡罐

江蘇觀宇

此锡罐做钟形,呈金属色泽,古朴浑厚,器身一侧刻花草纹,摇曳生姿,温文尔雅,另一侧刻写行书,落款子冶制,刀法虬劲有力,稳重沉着,可见作者对此工艺之擅长。底落款“子冶” 二字。

瞿子冶,本名应绍,一字陛春,初号月壶,晚号瞿甫,又号老冶。清道光间知名文人,嗜好壶艺,擅画梅竹双清,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尺寸: W10cm×H9cm

款识:【底款】子冶

估价:28,000-30,000

3701-清中晚期 诗句孟臣款紫泥梨形壶

江蘇觀宇

梨形壶为清乾隆时期流行的壶式,多以朱泥为之,紫砂器少见。此梨形壶以紫泥为胎,胎质尤佳,壶体鼓腹饱满,丰润硕美。三弯流,环把外圆内平,盖顶扁珠钮。全器比例协调,截盖与壶身完美相接,过渡圆融,保持优美流畅的器形线条,浑然大气。圈足内以刀代笔刻写“酒醉诗成日未斜 孟臣制”。

孟臣,惠孟臣,传为明天启、崇祯间宜兴制壶名手(一说孟臣为清康熙、雍正间人)。江苏宜兴人,生卒不详,孟臣名号有君德、思亭等,孟臣是晚年自号,为时大彬后一名手。孟臣制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笔法类褚河南。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日·奥兰田《茗壶图录》、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等著录中皆对孟臣开篇详加叙述。

容量:120ml

尺寸: W11cm×H6.5cm

款识:【底款】酒醉诗成日未斜 孟臣制

估价:22,000-25,000

3702-清晚期 江记孟臣款朱泥卧狮壶

江蘇觀宇

此壶,泥质朱红,鲜艳欲滴,小巧精致,甚是典雅美观。壶体六道凹筋葵花式,花口,圆腹,直流,环柄,盖以卧狮为钮,狮两前爪交叠抱球而卧,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底钤“江记孟臣”圆章。

容量:140ml

尺寸: W10.5cm×H7cm

钤印:【底款】江记孟臣

估价:20,000-25,000

3703-民国 永安百货定制花盆

江蘇觀宇

此器为永安百货定制,其创办于1907年6月28日,是香港其中一间历史最悠久的连锁百货店,既是香港第二大华资百货公司,亦是早年上海南京路四大华资百货公司之一(当年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被合称为后四大公司)。器身段泥涂绘花卉,文字,整器硕大,稳重端庄、高贵典雅,保存完整,实属不易,可谓赏用皆宜的佳品。

尺寸: W55cm×H28cm

估价:10,000-20,000

3704-清中晚期 彭年款满彩贡碗

江蘇觀宇

器胎均匀规整,塑撇口碗式。器表通体施白地釉嫣红花卉纹,图式枝叶繁茂,连绵不断,故具“生生不息”之意,碗内壁及圈足内施青釉,且足落款“彭年”。此碗制作工艺精湛,华丽典雅,非大户人家不可得。

尺寸:W17cm×H7cm

钤印: 【底款】彭年

估价:20,000-30,000

3705-清中期 杨彭年造段泥回纹圆壶

江蘇觀宇

此壶段泥制成,圆扁形壶身,穹形壶盖,圆扁壶钮。壶嘴呈一弯短流,对应以粗圆手把,皆与壶身浑然一体。壶身中束回纹,增加层次效果,壶身正面刻诗句“焙茶千里冰泉香”,反面刻“崧甫二兄大人清玩漱玉外史 闻甫作,底钤印“杨彭年造”。此器浑厚饱满,尽显古朴隽永之韵味,收藏、实用皆宜,可为案头品茗之佳器。

杨彭年,清嘉庆、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生卒不详。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庆间陈曼生做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与瞿应绍、朱石梅、邓奎等人合作制壶,所做之器皆为佳品。

容量:400ml

尺寸: W16cm×H8cm

钤印: 【底款】杨彭年造

题识: 焙茶千里冰泉香 崧甫二兄大人清玩漱玉外史 闻甫作

估价:70,000-90,000

3706-清中期 杨彭年制汪鸿刻阿曼陀室款紫泥汲直壶

江蘇觀宇

汲直壶為曼生壶式之一,此件汲直壶泥色赤褐、火候极到,宽口,短直流,直筒形壶身,垂耳把手平行于壶身,区别于传统流线形,更显简洁,壶腹,铁笔镌刻:“直其正也,汲其清也,古之遗而令之程也。云巢属 延年铭。”章法高妙,书法娴熟老练,细品独具艺术欣赏价值,文人氛围浓厚。整器造型筒练至极,质朴无华,线面挺括而丰富,泥色沉稳而含蓄,造型极具表现的张力。把下款“彭年”,壶底钤有“阿曼陀室”方章。

彭年,杨彭年,清嘉庆、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生卒不详。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庆间陈曼生做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与瞿应绍、朱石梅、邓奎等人合作制壶,所做之器皆为佳品。

阿曼陀室,为陈曼生房室名,在陈曼生自书的尺牍书页上,钤有“阿曼陀室”印章。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尝疑‘阿曼陀室’为曼生室名,而苦乏左证。去春因研究曼生书法,叶子次周出其尊甫所藏曼生墨迹尺牍十数通,牍尾赫然有‘阿曼陀室’印章,始知曩者所疑果获证实。或疑曼生去任(溧阳县宰)后,以‘阿曼陀室’印贻彭年,姑备一说。”。

汪鸿(1768—1822年),字延年,号小迂,安徽休宁人。客陈曼生(一七六八-一八二二)幕。画花乌、山水,皆秀出时流,与钱杜、改琦、张铿、郭频伽、曹种水诸人友善。盖皆桑连理馆旧交。其所学得力于陈鸿寿,花鸟尤长,大约以恽寿平、华端为法。亦工铁笔,凡金、铜、瓷、石、砖、瓦、竹、木之属,无一不能奏刀,亦无一不精妙。兼能修古琴,吹洞箫,自度曲,分刊节度,穷极幼眇。《墨林今话、画人新咏、广印人传》。

容量:410ml

尺寸: W14.5cm×H10cm

钤印:【把款】彭年

【底款】阿曼陀室

题识:直其正也,汲其清也,古之遗而令之程也。云东属 延年铭。

参阅:《书.画.印.壶:陈鸿寿的艺术》第222页、272页,深圳宝峰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年12月初版。

估价:380,000-450,000

3707-清早期 无款朱砂军持

江蘇觀宇

军持本为佛教僧侣饮水、洗手之器,伊斯兰教信徒亦广泛使用,朱泥制器非常少见。十七世纪,海上贸易之路开通,宜兴紫砂也随瓷器、丝绸、茶叶传至欧洲,以茶叶罐、茗壶为主,其他陈设器较少,且多为欧洲宫廷或贵族订制,风靡一时,至今欧洲各大博物馆仍有收藏。当时为适应国外市场,外销朱泥多以贴花、镂空器为主,仅少数器物饰有中国传统纹饰,拍品即为一例。

拍品形制新颖奇巧,全器分层贴花装饰,配以龙首壶盖,壶流亦塑一龙首从水波中伸起,捏塑精细生动,中国元素极为浓厚。颈肩处圆弧形起台,与口沿和圈足的弦纹相呼应,为全器造型增添变化。长颈贴塑双龙戏珠、螭龙、云纹,腹部贴塑折枝梅花,版模纹饰清晰,精致细腻,颇具意境。器形规整周正,色泽深红艳丽,品相保存良好,为难得的清康熙朱泥佳作。

容量:480ml

尺寸:W13cm×H18cm

参阅:《文荟菁英-和正斋宜兴紫砂藏珍》,第106、107页 图29,(台北)唐人工艺出版社,2012年3月1日初版。

估价:110,000-120,000

3708-明晚期 月牙白釉缠枝纹梅瓶

江蘇觀宇

月之白色,并非正白,其色度会因月之盈亏,天气的湿度,温度,以及观察者所处位置的光线散射情况而不同,色调亦可在冷暖之间转移。宜均的月白釉带有这种变化,施釉浅薄处色调偏暖,在米黄与牙色之间,而釉厚色调反而转冷,茶白色底闪烁青蓝之光,正如月之迷幻。

传世月牙白釉的宜均器物似乎集中在明末和清末两个时期,谢博士的藏品也印证了这一点,月白釉缠枝莲梅瓶釉面开片古雅,同类器物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有收藏,罕有流传民间者,可谓此中重器。此件白釉梅瓶,撇口厚唇,短颈,瓶身上丰下敛,圈足外撇。整器满釉,釉色牙白,冰裂开纹,胎质致密,修胎规整;器身腹部有花纹点缀,在胎色与釉色映衬下,典雅别致,颇如管家风度。足心有釉,圈足无釉,漏釉处可见胎。此器无论是插花还是做为陈设,均是难得的雅物。

梅瓶在宋代被称为“经瓶”。宋代皇帝设讲经制度,定期请大学士等熟悉四书五经的官员任讲官,设讲筵。每次讲经结束后,皇帝总要设宴款待执行讲官及参与这一活动的众官员。装酒的瓶子,就是这种“经瓶(梅瓶)”。经瓶(梅瓶)的形制在明清时期已逐步定型,成为官窑的固定品种。在宋元时期梅瓶主要用于盛酒,到了明清两代梅瓶主要用于陈设、观赏之用。

尺寸: W31cm×H53cm

参阅:《宜窑逸色—印如精舍藏明清宜均器物选辑》第60—67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5年7月20日。

《紫砂器》第23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估价:320,000-350,00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