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第十三条对驰名商标的保护_注册 编者的话 商标评审作为商标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商标授权确权公平、公正和商标专用权保护充分、有效的关键环节,备受企业和社会公众关注。新《商标法》施行以来,围绕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重点和部署,面对权利人、代理人和社会公众对商标评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对案件质量与效率的新期待,国家工商总局商评委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从2014年5月新法施行至2016年3月,商评委共受理各类评审案件19.85万件,审结完成19.04万件。除因法定事由需要延期审理的案件外,其余案件全部严格按照审限要求完成,有力推进了新《商标法》施行到位。 新法施行以来,商评委强化依法授权确权的示范引导作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原则和标准,依法审结了一批在审理上显示出较高水平、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对今后案件法律适用具有较强借鉴作用的典型案例,充分保障了当事人合法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彰显出商标评审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在商标行政授权确权领域的执法权威性与公信力。本刊曾在4·26特刊集中刊登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4个案例,受到高度关注与好评,但限于篇幅,很多案例评析并未展开,不少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因此,本报自今日起,在每周二7版《大案点评》栏目陆续刊登由商评委精选并授权本报独家首发的典型案例,供广大读者学习借鉴,敬请关注。 新《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该条款为驰名商标提供了一种强于一般注册商标的保护制度,即禁止他人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注册或使用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的驰名商标。 ◎基本案情 申请人(原异议人):拜尔斯道夫股份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原被异议人):乐清市美佳集成吊顶有限公司 (一)当事人主张 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辩。 (二)商评委审理与裁定 商评委经审理查明: 2.引证商标一由申请人于1992年1月16日申请注册,1993年1月10日获准注册,核定使用在第3类化妆品等商品上,经续展商标专用权至2023年1月9日。引证商标二由申请人于1996年5月27日申请注册,1997年8月28日获准注册,核定使用在第3类身体及美容护理用化妆制剂等商品上,经续展商标专用权至2017年8月27日。 3.除引证商标外,申请人还在第3类、第22类、第24类、第25类、第27类、第28类、第41类、第44类商品及服务上在先申请注册了NIVEA、 及图、妮维雅NIVEA及图等商标。 商评委经审理认为: 综上,依照新《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商评委裁定被异议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重点评析 妮维雅商标异议复审案体现了在商标评审案件中对驰名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的理念。新《商标法》第十三条是对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条第三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3号)第九条第二款规定:“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被诉商标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而减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贬损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或者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的,属于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上述司法解释引入了反淡化理论,该解释所确立的驰名商标的损害情形不以混淆为前提,而是以驰名商标本身受到减弱、贬损或不正当利用为要件。对驰名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目的在于避免驰名商标之显著性的弱化及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或服务上唯一、单向和固定联系的破坏。 目前,对于驰名商标保护应适用反淡化原则,商评委与司法机关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就反淡化原则的适用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从商标评审案件审理实践来看,依据新《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对已注册驰名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在先驰名商标有较高的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熟知。2.在先驰名商标有较强的独创性或显著性。3.系争商标与在先驰名商标标识相同或明显构成摹仿、翻译。4.系争商标在指定商品或服务上的使用,可能会弱化驰名商标显著性、贬损或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