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忘老鹅商标-吃不了兜着走的商标

提问时间:2020-07-01 02:49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7-01 02:49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家在勉县:吃不完的兜着走

家在勉县:吃不完的兜着走

原创 今日君 今日勉县

5月19日

新闻.美食.娱乐.便民.策划.推广.活动

家在勉县:吃不完的兜着走

在宴席上打包,勉县民间俗称为包“盐水帕子”。即在婚丧嫁娶的大型酒宴中,不但就餐的人可以随意挑选食品打包带走,而且在未开宴之前,主家都要先给每位参宴者准备一份熟食干品,让先行打包后才正式开宴。

勉县宴席:吃不完的兜着走

◎晏济亚

在宴席上打包,勉县民间俗称为包“盐水帕子”。即在婚丧嫁娶的大型酒宴中,不但就餐的人可以随意挑选食品打包带走,而且在未开宴之前,主家都要先给每位参宴者准备一份熟食干品,让先行打包后才正式开宴。打包又根据酒宴的性质不同,给每位入席者要配发一方专用的或红或白的布让其包裹,人们把这方布称作“盐水帕子”。后来,礼节渐渐简化,或用红纸或白纸代替了。就餐者如若随身携带一方手帕或包裹食品的袋子,在就餐过程中,不需要主人打招呼,直接拿出自己的帕子来自行将菜品打包,也是准许的。而且,这种自己将菜肴打包拿回家的方式非但不算失礼,反而被视为是懂教义,知礼仪,守孝廉的行为。

在宴席上打包回家,既不浪费食材,还深受酒店欢迎。许多人认为,这种作法是借鉴了西方饮食文化特征才在近年来兴起的,是标准的“洋玩意儿”。殊不知,在宴席上打包回家,是中国最古老的饮食文化精髓之一,源发于中国春秋时期的郑国,后来长期扎根于南郑(汉中)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得到了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最后被定型为民间宴席中的美食打包礼仪,民间俗称为包“盐水帕子”。

《左传》上有一篇著名的历史记载,即《郑伯克段于鄢》。记述了郑武公之妻武姜,因生大儿子郑伯时难产,则误认为此子大逆不道而怀恨在心,且时时陷害,欲置于死地。生小儿子共叔段是顺产,则认为他是一个大孝子,既偏袒娇惯,还欲寄于厚望,以国相托。郑武公驾崩后,其妻武姜趁乱欲纵涌共叔段继位。公叔段也认为自己已是王位的继承者,即在京城内外为所欲为,上欺良臣,下凌百姓,引起了文武群臣及百姓的不满。最后众臣民自发拥戴郑伯,率众将共叔段追杀于鄢地。由郑伯继承国君后取号为郑庄公。国事平息后,郑庄公将从头至尾操纵公叔段篡位的母亲武姜关进地牢,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因武姜是共叔段和郑庄公兄弟二人的生母,庄公虽平息了国事,安居于郑国王位,但不免因自己将亲生母亲关进地牢而不快。时遇大臣颖考叔进见,郑庄公赐于饭食,颖考叔每见佳肴美味而单独放在一边而不舍得食用,庄公很疑惑不解,就问其原因。颖考叔说:“臣能食用大王赏赐的饭食已深感荣幸,但家中还有年逾八旬的老母,从未吃过大王所赐食物,欲打包回家,让老母也能享受到您的恩赐”。庄公被此番孝廉之举所打动,深有感触的说:“你还有老母亲在堂上,真值得庆幸啊!我虽有老母,但今生是见不上了。”颖考叔问及庄公当初誓言后,觉得既然事出有因,当初说出此话是可以理解的。但国王说的到了黄泉才能相见,黄泉是古人认为人死了埋入地下,即到了黄泉。也就是说,只有母子二人都死了以后才可能见面。现在国王不能见到母亲也很苦恼,说过的话又不能更改,就出主意让挖一地道与地牢连通,让庄公从地道下去和母亲在地牢相见,即实现了“黄泉相见”的诺言。庄公遂采纳将母亲从地下迎接了出来,不计前嫌,达到了“其乐也融融”。

颖考叔为孝敬老母亲在郑庄公面前夹菜打包受到国君感动,郑庄公不计前嫌,救出老母亲且孝敬如初,成为美谈。为了纪念颖考叔和郑庄公的美德,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因袭着饭桌上打包的习俗。同时,凡举行酒宴,主家都要提前给客人准备好打包礼品,且在享用酒宴正餐菜品的时候,客人也可以随意挑选食品带走。此举既可以表达客人对自己长辈的尊敬,又能表达主人对客人的长辈未能到场享用酒饭的尊敬和歉意。久而久之形成了举办酒宴固定格式的惯例和传统风俗。

汉中古称南郑,是汉民族最早开化的地方,也是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发祥地。尤其是春秋时期,郑桓公被北方的犬戎族杀害,郑国人东奔离西,四处逃窜,部分难民南逃到汉中,偏安一隅而定居后,始终以南郑为号,以郑人自居。这些流民因袭了郑国人的生活习俗,也传承了郑国的饮食文化。对于颕考叔在国王饭桌上夹菜打包回家敬母的做法,崇尚备至并效仿有加。从而使在酒宴上打包的习俗传承了下来。后来,受汉文化饮食特点的影响,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完善,达到了形式和内容,食物与教义的尽善尽美,形成了汉中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世代传递达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直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汉中境内的很多地方,仍保留着宴席打包的原型。

勉县是古代南郑辖区内的首善大县,也是汉文化发祥发展的重要地域,在千百年来对汉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也较好的继承了郑文化的优秀成分。其中把宴席上打包这一特殊的饮食文化也完好无损地承袭了下来。

随着时代的向前推进,生活的快节奏和礼节程序的简化,酒宴中打包带走的形式已不再呈现。但现在提倡将酒宴中多余的食物打包带回家,减少物质浪费,构建节约型社会,则是对几千年来酒宴中的包“盐水帕子”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应当加以推广。近年来,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人们在举办婚丧嫁娶等大型洒宴时,大都习惯于在酒店里举行。酒店也会随时为顾客准备的有食品袋,让客人打包食品。在平日的私家宴席上,客人也可以随时将食品打包。宴席结束,对于没有吃完的菜肴,没有喝完的酒水,都可以打包带走。在这一做法上,人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勉县无论大小的酒店,都非常便捷地为顾客提供的各种方便。是否还在传承因袭两千多年前郑国人的饮食习俗?是否在全新地继承发展中国的孝悌仁爱思想?还是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倡导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可能各种成分都 有,都应该发扬光大,世代传承下去。这也是大美勉县人尚德、向善、真诚、纯朴的民风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专栏作家:晏济亚,勉县退休干部,汉中市作协会员。曾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沔水渔歌》,校注清光绪末年沔县知县王声扬撰《沔县乡土志》,有多篇作品发表在中省市报刊杂志。

栏目主持:张鸿雁 栏目编辑:张鸿雁

当你看完有俩个选择

1、把他传播出去 2、就当没看过

点个“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发信息发广告】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