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商标侵犯什么权利-冒用商标起诉能赔钱吗

提问时间:2020-05-27 11:34
共1个精选答案
迅法网商标注册 2020-05-27 11:34
最佳答案

相关小视频

冒用他人商标被发现,已赔钱给商标持有人,是否还要负法律责任

首先商标侵权案件我国采取的是不告不理的政策。其次如果已经和商标持有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并且冒用他人商标所盈利的数额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数额的话,是不负法律责任的。

注册的商标被别人使用了,这种情况该如何起诉对方品牌侵权?该如何要求赔偿?

未经权利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视为商标侵权,那么被侵权后,商标权利人可以提起商标侵权诉讼。商标侵权可向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或者工商分局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科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请求处理的,要出具书面请求。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的事由、请求的法律依据、请求人的名称、地址、侵权人的名称及侵权行为发生地等内容。外国人或外国企业要通过委托有涉外代理权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利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审判机关对某一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尽快的加以认定。诉讼法中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为证据。因此我们在收集证据时,也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寻找与案件有关,并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商标侵权投诉应提交的书面材料:(1)、投诉书。列明被投诉人、被投诉人地址、侵权事实、投诉要求、法律依据以及投诉人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投诉日期、代理人相关文件。(2)、营业执照。交复印件的需原发照机关加盖公章。(3)、商标注册证。交复印件的需经商标所有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盖公章。(4)、侵权证据,包括侵权实物、商标标识、有关票据或照片等。为商标侵权案件的专业性较强,商标权利人自行取证还是有难度的,此时便可以委托代理机构进行取证。这些人不仅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熟练的诉讼技巧。侵权金额的判定《商标法》第63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台理开支。回答仅供参考,如果对商标转让、注册或者对知识产权有任何其他问题,鱼爪可以与你一起共同讨论。鱼爪专注知识产权服务多年,经验丰富,打造大型服务平台只为客户安全保障。服务签署权威合同提供法律保障,行业上万服务案例,关注鱼爪知乎企业服务专栏,不定时更新各种行业知识内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更多的帮助。

冒用注册商标如何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抄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假冒注册商标是否构成刑事罪,非法经营数袭额、违法所zhidao得数额的认定至关重要。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二十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十五万元的;假冒注册商标超过两种以上,并且非法经营数额超过十五万元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十万元的,属于刑法第213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额是指行为人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营业金额,包含销售金额和未销售商品的库存金额。违法所得数额是指在除去成本后行为人所得到的利润。可见,当侵权人被刑拘后,重点应当从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入手,看是否存在非罪的可能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超市的货冒用别人的商标,厂家告我们侵犯商标权怎么办?要求赔偿一万五千元,已经起诉到法院,我该怎么

您是实际的商标侵权,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处罚

商标被人侵权冒用了,我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2113的许可,同一商标必须与该注册商标用于同一产品。情节严重的,对5261个单位处有期徒刑,不超过4102年。同时或单次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假冒注册商标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非法经营额和非法收入额的确定非常重要。违法经营金额超过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15万元的;假冒注册商标有两种以上,违法经营额超过十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十万元的,视为犯罪。第213条规定“ 1653是严重的”。非法交易额是指犯罪者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交易额,包括回售量和未售商品库存量。非法收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可以看出,在扣留侵权者之后,重点应该放在非法活动的数量和非法收入的数量上,以查看是否存在非犯罪的可能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产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同时或单次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