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将于( )施行。 B.2009年10月1日; 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分别修改了几次,近几年还会修改吗? 版权法:1990年通过,2001年第一次修改,2010年第二次修改。当前版本为2010年版本。 专利法:1984年通过,1992年第一次修改,2000年第二次修改,2008年第三次修改。当前版本为2008年版本。 商标法:1982年通过,1993年第一次修改,2001年第二次修改。当前版本是2001年版本。 此外,商标法的第三版于去年发布,目前尚不知道何时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的内容 据章建华说,《商标法》的第三版有望进一步阐明“案件识别和被动保护”的原则,例如禁止在广告中使用“驰名商标”。 加大商标侵权处罚力度 对《商标法》的前两次修订涉及对商标专有权的保护,这次也不例外。解决商标侵权的处罚不足问题被列为《商标法》第三版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之一。 据章建华说,《商标法》的第三版有望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商标侵权的刑罚并加强对商标专有权的保护: 首先,增加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侵权类型。商标侵权应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作为企业名称或产品名称,以帮助他人实施商标侵权等。 第二是增加法定侵权赔偿金额。预计侵权赔偿的上限将从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第三是加大对重复侵权的处罚。两次以上商标侵权的,从重处罚。 第四是减轻被侵权人的举证责任。预计《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将明确规定,如有必要,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帐户,资料等。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解释 参考:《中华民国商标法》第三修正案草案 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修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 (2013年8月30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如下: 1.第4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并并修改为:“如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获得在其商品或服务中使用商标的专有权,生产经营活动,局申请商标注册。 ” 2.将第6条修改为:“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批准注册的商品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3.在第7条的第一段添加一个段落:“申请商标注册和使用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4.将第8条修改为:“任何可以区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与其他人的商品的符号,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符号,颜色组合和声音等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都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 ” 五,将第10条第1款的第一至第三项修改为:“(1)国家名称,国旗,国旗,国歌,国旗,军事标志,军事标志,军事歌曲,奖章等与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和徽标相同或相似,且与地点的特定位置名称相同,或与标志性建筑物相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013年8月30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如下: 1.第4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并并修改为:“如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获得在其商品或服务中使用商标的专有权,生产经营活动,局申请商标注册。 ” 2.将第6条修改为:“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批准注册的商品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3.在第7条的第一段添加一个段落:“申请商标注册和使用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4.将第8条修改为:“任何可以区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与其他人的商品的符号,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符号,颜色组合和声音等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都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 ” 五,将第10条第1款的第一至第三项修改为:“(1)国家名称,国旗,国旗,国歌,国旗,军事标志,军事标志,军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歌曲,奖章等与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和徽标相同,相似或相同,并且该地点的特定位置的名称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和图形相同 “(2)与该外国的名称,国旗,国旗,军事旗帜等相同或相似,但该国政府批准的除外; “(3)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标志等相同或相似,但得到该组织批准或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将第一段的第七项修改为:“(7)具有欺骗性,公众容易误认商品的质量和其他特征或原产地。” 6.在第11.1条第二段中将“仅”修改为“仅”。 将第一段的第三项修改为:“(3)其他缺乏鲜明特征的人。” 7.在第13条的第一段中增加新的一段:“当商标是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并且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犯时,他可以要求保护良好的商标,根据本法规定的已知商标。” 8.将第14条修改为:“应根据当事方的要求,将驰名商标识别为在处理商标案件中需要承认的事实。在识别商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著名商标: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了解程度; “(2)商标的使用期限; “(3)商标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范围和地理范围; “(4)商标被保护为驰名商标的记录; “(5)使商标著名的其他因素。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商标注册审查以及商标侵权案件的调查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根据本法第十三条要求其权利,商标局可以:根据案件查处的需要,对驰名商标作出决定识别。 “在处理商标纠纷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根据本法第13条的规定主张权利,则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根据商标申请的需要确定驰名商标的地位。案件。 “在商标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根据本法第十三条主张其权利,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确定驰名商标。视情况需要而定。 “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得在商品,产品包装或容器上,或在广告,展览和其他商业活动中使用”驰名商标”一词。 9.在第15条中增加第二段,即第二段:“申请同一产品或类似产品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先前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如果另一人与上一段所指定的没有合同,业务关系或其他关系,并且知道该另一人的商标存在,并且另一人提出异议,则该商标不会被注册。 10.将第18条修改为:“商标注册或其他商标事项的申请可以自己处理,也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 “对于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和处理其他商标事宜,他们应委托合法成立的商标代理机构来处理。 11.在第19条中增加一条:“商标代理机构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处理代理人委托的商标注册申请或其他商标事务;在此过程中学习到的代表的商业秘密有保密的义务。 “如果客户所申请的商标未按本法规定进行注册,则商标代理机构应明确告知客户。 “知道或应该知道客户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15条和第32条规定的情况的商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其授权。 “除了为其代理服务申请商标注册外,商标代理机构不得申请其他商标的注册。” 12.在第20条中增加一条:“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应严格按照公司章程执行招募成员的条件,并处罚违反行业自律规定的成员。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应吸收他们。会员及会员的纪律处分应及时向社会公布。 ” 13.在第21条中增加一条:“商标的国际注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订立或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建立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4.将第19条和第20条合并为第22条,并修改如下:“商标注册申请人应根据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写使用商标的商品的类别和名称。申请注册。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在一项申请中针对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同一商标的注册。 “有关文件,例如商标注册申请,可以书面形式或以数据形式提交。”检查。在消除暂停原因之后,应重新开始检查程序。 ” 23.将第34条更改为第36条,并修改为:“在法定期限到期时,当事方将拒绝对商标局拒绝该申请的决定进行审查,拒绝注册,或查看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复审决定不起诉人民法院的,该申请决定,不注册决定或者复审决定生效。 “对于未确定异议后被批准注册的商标,商标注册申请人获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应从初步审查的三个月有效期开始计算从商标公告的有效期开始,在作出注册决定之前,商标对同一或相似商品使用他人相同或相似商标没有追溯效力;但是,商标注册人应当赔偿用户恶意使用所造成的损害。。 ” 第二十四章将第四章的标题修改为“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和许可”。 25.将第38条更改为第40条,并修改为:“如果注册商标过期且需要继续使用,商标注册人应在期满前十二个月内遵守规定进行更新程序;如果在此期间无法处理,则可以延长六个月。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从商标的上一个有效期后的第二天算起。办理续展手续的,应当撤销注册商标。 “商标局应宣布注册商标的续展。” 第二十六条,将第39条更改为第42条,并在第2和第3款中增加两段:“如果转让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应将其视为同一商品在市场上注册的相似商标,或者在相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相似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商标局不会批准可能引起混乱或其他不利影响的转让,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第二十七条,将第40条更改为第43条,并将第三段修改为:“如果允许其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则许可人应将其商标许可报告商标局备案,通过商标局的公告。未经申请,商标许可不得针对善意的第三方。 ” 28。第五章的章节名称被修改为“注册商标无效声明”。 第二十九条,将第41条和第43条合并为第44条和第45条,并修改为: “违反本法第10条,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或通过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注册的注册商标第44条,该局宣布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请求商标审查委员会宣布注册商标无效。 “商标局决定宣布注册商标无效,并应书面通知当事各方。如果当事方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满意,可以在15日内向商标审查和裁决委员会申请审查。从收到通知之日算起的天数。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各方。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如果您不同意,您可以在收到通知后30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其他单位或个人要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布注册商标无效,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书面通知有关各方并作出答复。在一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的决定或宣布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各方。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可以延期三个月。如果收到了该案件,则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内将案件提交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另一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注册商标的第45条违反了第13条第2款和第3款,第15条,第16条第1款,第30条第3款第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布注册商标无效。对于恶意注册,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得期限为五年。 “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在收到宣布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后书面通知有关各方,并在一定期限内答复。商标评审委员会应维持注册商标的维持。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宣布裁定注册商标无效,并书面通知当事人。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双方不同意商标审查和裁决委员会的裁决,则他们可能会收到以下通知:自该日起30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另一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在根据前款的规定审查无效请求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在先权利的确定必须基于由人民法院审理或由法院审理的另一起案件的结果。行政机关。如果消除了中止的原因,则应恢复复查程序。 ” 三十,删除第42条。 31.在第46条中增加一条:“法定时限届满,当事各方不得申请对商标局宣布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进行复审,也不得向商标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裁决委员会保留注册商标或声明的决定如果关于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不起诉人民法院,则商标局的决定或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裁定有效。 ” 32.在第47条中增加一条:“根据本法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宣布无效的注册商标,应由商标局宣布。从一开始就认为专有权不存在。 “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的决定或裁定,判决,裁定,调解文件和商标侵权案件,由人民法院在商标无效之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并执行有关处理的决定以及已执行的商标转让或许可合同不具有追溯效力。但是,由于商标注册人的恶意意图对他人造成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如果未按照前款的规定退还商标侵权赔偿金,商标转让费和商标使用费,这显然违反了公平原则,则应全部或部分退还。 ” 34.将第44条更改为第49条,并修改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商标注册人更改注册人本人的注册商标,名称,地址或其他注册发生问题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商标局应当撤销其注册商标。 “如果注册商标已成为其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由于无正当理由而连续三年没有被使用,则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商标。注册商标,商标局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该决定应从开始的九个月内作出。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 35.删除第45条。 51.将第58条更改为第66条,并修改为:“为了防止侵权,将来可能丢失或难以获得证据时,可能会发现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方在依法起诉之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 52.在第68条中增加一条:“商标代理机构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以上的罚款。元,但少于1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在处理商标事项的过程中伪造或更改或使用伪造或更改的法律文件,印章或签名; “(2)通过诽谤其他商标代理机构或其他方式来招揽商标代理业务,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破坏商标代理市场的秩序; “(3)违反本法第19条第三和第四款的规定。 “如果商标代理人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其记录在信用档案中;如果情况严重,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也可以决定停止接受其对商标代理业务的处理并发布公告。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并侵犯客户合法权益的商标代理机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根据组织章程,由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处分。” 五十三,将第62条更改为第71条,并将“行政制裁”更改为“纪律处分”。